这个暑假,你爸妈来帮你带娃没?
本来超长暑假和高温延迟开学,家长就恼火得不行。更恼火的是,上班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老人的“夺命连环电话”。
老人们本意是想帮忙,但两代人总会因为生活习惯、教育理念的不同出现各种问题。年轻的父母们无奈又困惑:平时也算个情绪稳定成年人,怎么老人来带两个月娃就被逼“疯”了?
要说暑假期间上班族家长最怕什么事,家里带娃的老人“夺命连环call”一定能入选前三。
父母一个电话,脑壳里的弦立刻绷紧!
电视剧《安家》
@芳芳 和老公都是早九晚六的上班族,一开始看到婆婆不停打电话过来就紧张,总担心是不是家里有什么紧急情况,孩子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哪怕是重要的会议,也会赶紧出去接电话。
“结果根本没啥急事,就是问我知不知道她儿子在干啥!”@芳芳很无奈地和婆婆讲自己在开会,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或者微信留言:“结果她说‘他在上班,不好打扰他’,意思我每天都在办公室睡觉?”
@小Q 也曾在上班接到过公公婆婆火急火燎的电话,情况和@芳芳 不能说有些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我看手机上好几个未接来电,以为什么急事。结果是家里没电了,让我充两百块钱。我问着急用电怎么不给我老公打电话,他们说‘不想打扰儿子工作’。”
@coco 大女儿六岁,小儿子两岁,现在两边父母在帮着带小儿子。
小儿子从小就特别闹腾,@coco 在工作时接到过好几次妈妈的电话,跟她讲孩子吃饭不听话、不按时午睡、又弄坏了什么东西等“紧急”事情。
@coco 一边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一边处理妈妈的电话,渐渐地,她和@芳芳 一样,从最初的特别紧张变成了有些无奈。
“我也不是没有一边上班一边带过小孩,现在每次接到电话都觉得比我和老公自己带娃还累。”
@coco 找了个其乐融融的晚上,和妈妈正式地聊了聊。
母女俩最后约定好,如果是孩子生病、发烧,或者她身体不舒服打多少电话都没问题,但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就微信留言,她看到了自然会回复。
今年暑假,@杜芳 的公公婆婆主动来到成都帮着带孩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代人就因为给孩子吃饭这件事情爆发了数次争吵。
“他们总觉得我在吃这件事上很严厉,让孩子吃不饱。”@杜芳吐槽到:“明明吃了饭,但就爱给她喂吃的,尤其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零食。”
@杜芳的儿子今年快五岁了,从小脾胃就比较弱,稍微多吃一点,就容易积食发烧、肠胃炎。近一年,儿子已经因为肠梗阻、肠胃炎,去医院住院输液好几次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平时会有意控制儿子每天饭量、肉量,以及食物的品类。
但就在儿子因为肠胃炎上吐下泻去医院的第二天,爷爷又买了零食、面包、冰淇淋给孙子。
“前一天去医院,还是爷爷跟着送去的!”@杜芳不理解。
因为儿子的敏感体质,@杜芳特意做了表格贴在冰箱上——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间可以吃。
她考虑到爷爷奶奶心疼孩子,肯定会想着买零食,便买了不少健康的零食和水果放在家里。可老人偏偏爱买脆香米、小面包那类添加剂多的零食。
“这个年龄的小孩只知道好吃、想吃、爱吃、还要吃,吃多了轻则帮他催吐,严重又要去医院。爷爷奶奶一看她开心,那更使劲儿地喂。我看不下去发脾气,爷爷奶奶情绪特别‘稳定’地回我:‘他饿喃,再说吃点零食又没有影响吃饭’。”
@杜芳 说着说着,拿出了一张儿子肚皮鼓得像气球一样的照片:“看嘛,这个样子了还说没吃饱!”
因为孩子吃饭这件事,@杜芳拉着老公和公公婆婆一起严肃地聊过好几次,但爷爷奶奶还是会悄悄地给儿子买零食。
“吃的时候会叮嘱儿子不要告诉我,被我发现了就说是孩子吵着要吃。”@杜芳很无奈:“明明那些零食,娃娃见都没见过,咋个会吵着要吃?”
回忆起暑假公公婆婆来帮忙带娃的日子,@杜芳叹了叹气:“他们在家确实会承担一些家务,比如洗衣服、拖地、洗碗这些。但这些事我以前都是请家政打扫,要么就是我顺手几分钟就搞定。但因为带娃习惯上的分析,这个暑假要说轻松了多少真不至于。”
她也疑惑,大家的出发点一定都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具体到生活的小事上就能有这么大的矛盾呢?
电视剧《安家》中有这样的情节:海清饰演的母亲,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用平板电脑看动画片。但爷爷奶奶趁她不在时,就会用平板哄着孙子吃饭。
“东窗事发”后,两代人吵得不可开交。
电视剧《安家》
这不是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
自从暑假爷爷奶奶来带了两个月娃后,@Fiona 五岁的女儿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吵着要看短视频。
“早上起来就撒泼打诨,要拿ipad,要玩手机。”@Fiona 迫不得已只能将ipad设置定时限额,哔哩哔哩最多看15分钟。
@跳跳妈妈 也因为老人用电子产品哄娃这件事情伤脑经。
儿子是吃饭不听话的那种小孩,在姥姥姥爷心中吃饭就是第一等大事,为了让儿子乖乖吃饭,什么都可以让步。
比如吃饭时一边抱着ipad看动画,一边喂着吃。@跳跳妈妈 很生气,明明之前不看ipad也能把饭给吃下去。她把ipad收走,没想到儿子比她还生气,嚷嚷着没有ipad自己就不吃饭了。
姥姥姥爷一听这话,赶紧哄孙子、找ipad。
@跳跳妈妈的火“蹭”地一下上来了:“给我气的把ipad当着全家人的面给砸了,我告诉他你爱吃不吃。我爸妈、老公在一旁都也没敢吱声,那顿饭最后吃得还挺乖的。”
她理解老人不清楚短视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意识这样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但这在她看来是原则性问题,不能做丝毫让步。
《2015年家庭发展报告》指出,在全国0-2岁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高达60%-70%;其中,30%的儿童完全交由祖辈照顾。3岁以后儿童上幼儿园,由祖辈直接抚养的比例也有约40%。
2014年中国老龄中心的全国城乡调查数据显示,66.47%的中国老年人曾经帮忙照顾过成年子女的孩子。其中,(外)祖母照顾孙辈占70%左右。
老人帮着子女带娃,不仅在我国是常见的现象,在国际范围内亦是如此。
德国马科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指出,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21亿祖父母,占人口总数的22%。随着“祖父母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祖辈参与儿童照料,将会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祖辈中不乏有与时俱进的带娃好手,可是当隔代教育遇到亲代教育的时候,矛盾总是避免不了的。
年轻父母总不能既要、又要、还要——要轻松、要自由、还要完全掌握孩子教育的话语权。
在摸索中找到代际教育的解法,才是当代年轻父母需要做的事情。
经过和四位老人的长期磨合,@coco 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法:“当着孩子以我的意见为主,不争论对错。但私下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方式方法。”
当全家人达成共识后,@coco觉得不仅仅是自己,老公、双方父母都轻松了不少。
父母和自己对彼此的信任更多,老人不会担心没带好孩子,自己能更好地安排工作和家庭时间,老公不用在矛盾发生时两头不讨好。
不论是何种教育观,都只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争论谁对谁错没有意义,一起商讨怎样对孩子最好才有意义。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法,孩子面前不一定非要是以妈妈的意见为主,了意识爸爸,可以是奶奶。但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他们很聪明的,一旦争吵的次数多起来,他们很清楚谁更纵着自己,有需求应该找谁满足。”@coco补充道:“但我个人还是建议这个角色是妈妈,懂得都懂哈。”
尽管@胖胖 的爸爸妈妈、老丈人丈母娘都居住在成都,但带娃这件事几乎是小两口亲力亲为。
“我和老婆实在都没时间接孩子放学的话,他们会帮着去接一下”, @胖胖强调:“甚至只有接,连送都没有。”
尽管自己和老婆会多操心一点,但一大家人相处地非常愉快。
周中小俩口各自忙工作,老年人安安逸逸地过着退休生活;到了周末就接上两边父母,带着孩子在成都周边找处好风景一起聚一聚,或是就在家热热闹闹滴聊天、看电视。
在他看来,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养娃路上的焦虑不会因为六个人带娃,就平摊到六个人身上,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一份焦虑变成六份。
“别小看两代人磨合教育观念、生活理念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年轻人有条件的话,还是能多管孩子就多管管。当甩手掌柜对老人和孩子都不负责”@胖胖说。
也有家长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但又不想和老人一起带娃,完全可以选择靠谱的托管班。“或许有人觉得挺小一孩子扔在托管班‘可怜’,但实际上这样自己轻松,两边老人都不劳烦,孩子也有专业老师培养学习习惯,是一件三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