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战区无兵可用,川军无处可去,李宗仁:部队再烂也比草人强吧?
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这话听着粗犷,但透着一股子狠劲儿。说这话的是抗日名将李宗仁。1938年初,其他战区都不愿意接收川军,李宗仁却一口答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会儿抗日战争刚全面打响,川军响应号召,派了不少部队去前线。可川军装备差、纪律松散的名声在外,各战区都不想要。刘湘、邓锡侯这些川军将领带着部队翻山越岭,好不容易到了前线,却到处碰壁。阎锡山不给补给,程潜直接说不要这种烂部队。川军都快走投无路了,这时候李宗仁伸出了橄榄枝。
川军被人嫌弃,无处可去。李宗仁却看出了他们的潜力。虽说川军装备差,但是有血性。在淞沪会战中,川军第20军就打得很勇猛,给李宗仁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觉得,只要好好对待川军,就能激发出他们的战斗力。
李宗仁这么做挺冒险的。接收一支烂部队,意味着要多花心思在后勤和指挥上。但当时兵力紧张,李宗仁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开玩笑说诸葛亮扎个草人都能吓跑敌军,川军再差,总比草人强吧?
这话听着像玩笑,其实透露出李宗仁的无奈和智慧。国家危难之际,每一分力量都得用上。就算是草人,也得物尽其用。李宗仁这种胸襟和远见,让川军将士很感动。
川军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令孙震心里忐忑地去见李宗仁。没想到李宗仁二话不说,马上下令给川军补充装备。这下可把邓、孙两人乐坏了。之前他们求了半天,蒋介石和阎锡山都没给补给。李宗仁倒好,十分钟就把问题解决了。这么果断,这么公平,川军将领心里都敬佩得很。
邓锡侯感慨地说李长官对我们川军这么好,我们一定要为他拼命!孙震也表示有李长官这样的统帅,我们川军一定全力以赴!
李宗仁这么做看着简单,其实意义重大。他用实际行动消除了川军的疑虑,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一支部队能不能打仗,不光看装备,更要看士气。李宗仁显然深谙此道。
1938年3月,日军矶谷师团占领了邹县,准备向南打滕县。李宗仁实在是没兵可用了,只好把川军调上战场。
没想到,就是这支烂部队,在滕县给了日军一记重拳。川军第122师拼到最后一个人,硬是阻击了日军四天半,让敌人损失了7200多人。
这场仗为中国军队争取了宝贵的集结时间,也大大削弱了日军的实力。可以说,没有滕县之战,就没有后来的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得知122师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沉默了好久。他拿起电话,向蒋介石报告说我122师从王师长到普通士兵,全都战死了,没有一个投降,太惨烈了!
这场仗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川军的看法。川军用血肉之躯证明,他们不是烂部队,而是真正的抗日英雄!
滕县之战后,蒋介石对川军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他开始重视这支之前被他看不起的部队。
4月15日,传来了台儿庄大捷的好消息,歼灭了2万多日军。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局部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李宗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不是滕县死守,哪来的台儿庄大捷?台儿庄的胜利,是滕县那些牺牲的将士们换来的!
这番话不仅是对川军的肯定,也是对那些曾经轻视川军的人的有力回击。从此以后,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李宗仁的这句话,不仅改变了川军的命运,也为中国的抗战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在民族存亡之际,每一份力量都是宝贵的。李宗仁的远见卓识,让烂部队变成了抗日劲旅,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段历史给我们上了一课。在危急时刻,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发现被忽视的潜力,把烂部队变成精兵强将。李宗仁不拘一格用人才,用行动赢得了川军的信任和效忠。他的胸襟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川军将士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的牺牲,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李宗仁和川军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告诉我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团结一致、发挥每一分力量有多么重要。李宗仁的用人之道,川军将士的忠勇精神,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段历史,值得我们一遍遍回味,从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