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看透了,现在找工作比登天还难!"上周末和老张在街角咖啡店碰面时,他第5次把咖啡杯重重磕在桌上。
这个38岁的前采购主管失业半年,简历投了300多份,面了20多家公司,要么嫌他年龄大,要么薪资腰斩。
看着老张发际线后移的额头沁出汗珠,我突然意识到:当传统职场通道关闭时,或许该换个思路赚钱。
失业后不上班,去做这4个冷门生意,年入20万没问题,一个人就能干。
它们不需要店面、不压货、不用雇人,特别适合想轻资产创业的朋友。
一、看病陪诊服务。
在妇幼医院蹲点三天,我发现候诊区80%的孕妇独自产检,70岁大爷颤巍巍举着CT片找科室。
具体操作分四步:
1. 服务设计:分基础陪诊(120元/次)和VIP套餐(500元包月)。
前者包含取号排队、科室引导、代取报告;后者增加用药提醒、复诊预约、家属同步服务。
2. 获客渠道:打印200份传单贴在社区公告栏,重点标注"代子女尽孝";在妈妈群发体验券,承诺"孕妇专属绿色通道";和社区诊所合作,每推荐1单返30元。
3. 服务升级:购置便携折叠椅、保温饭盒(装术后营养汤),准备病历收纳袋。
这些细节让客户觉得专业,愿意加钱定制服务。
4. 风险规避:签订服务协议时注明"非医疗建议",随身携带录音笔留存沟通记录。
建议购买第三方责任险,年费800元保额50万。
二、儿童绘本摊。
在幼儿园门口,下午4点家长接孩子时,80%会被摊位吸引停留5分钟以上。
王姐摆摊卖绘本,月均利润1.8万,秘诀在于"三要三不要":
1. 选品要精准:进价8元以内的硬壳绘本,按年龄分级摆放。
3岁前选触摸书、发声书;4-6岁选习惯养成类;悄悄备些奥特曼卡片作赠品。2. 陈列要心机:用彩色地垫划分阅读区,摆上动物坐垫。重点书撕掉塑封,内页用便签标出"此处会发出声音"、"这页可以摸到羽毛"。3. 转化要自然:现场给孩子讲《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讲到哈克迪克钻牙洞时,突然合上书:"后来怎样了呢?让妈妈带回家讲给你听吧。"
4. 三不要原则:不卖超20元的书(家长决策快),不在雨天出摊(绘本易损),不主动推销(让故事自己说话)。
三、简历医生。
帮朋友修改简历时发现,82%的人不会写项目成果。
现在的简历优化服务客单价398-998元,复购率35%。
关键在于"问诊式服务":
1. 深度问诊:设计包含26个问题的诊断表,比如"你经手的项目帮公司省/赚多少钱?""有哪些事只有你能做到?"
客户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就找到自身优势。
2. 数据重塑:把"负责客户接待"改成"日均接待32组客户,转化率18%,位列部门前5%"。用STAR法则重组经历,每个模块控制在3行以内。
3. 隐形增值:赠送各行业HR邮箱清单,附赠3套不同风格的自我介绍模板。用文档制作成长档案,客户跳槽时可付费更新。
4. 精准获客:在招聘会门口支易拉宝"简历复活服务",在社交平台上私信最近更新简历的用户,发对比视频"修改前VS修改后收到5个面试"。
四、景区文创。
在西湖断桥,游客停留拍照的17秒内,65%会购买便携商品。
"三秒成交法",让景区摊位日均流水突破3000元:
1. 选品逻辑:体积小于手机(方便携带),单价15-30元(冲动消费区间),具备强场景关联。比如雷峰塔卖刻字小铜锁,古镇卖姓氏书签。
2. 场景话术:"您站在这个位置拍,能拍到三潭印月全景"(建立信任),顺势递过书签:"把此刻印在专属签上,扫码能听景点故事"(制造稀缺)。
3. 组合策略:设置39元福袋,内含随机3样小物,利用赌性心理。备足充电宝,游客借还时推荐"边逛边听的语音讲解U盘"。
4. 库存秘诀:与周边作坊合作,首批拿货压到3元/件。用可擦写挂牌明码标价,根据人流量随时调整,避免游客比价。
其实,《矛盾论》早就点破生意的本质:“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
总有人抱怨“小生意不体面”“摆摊丢人”,这恰是《实践论》批判的教条主义:“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
那些抱怨大环境的人,往往输在“既要又要”——既不愿放下身段调研,又幻想空手套白狼。
反观真正赚到钱的人,都在用“持久战”思维深耕垂直需求,这就是普通人最该抓住的“时代裂缝”。
下次当你为生计发愁时,不妨翻开《毛选》看看,丢掉虚幻的焦虑,走进人群、扎进市场,你会发现:照亮前程的从来不是空谈大势的聚光灯,而是敢于在众目睽睽下吆喝的勇气。
小编辛苦了,虽没用但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