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白宫近期进行了一场低调却意味深长的人事调整。国家安全委员会至少三名核心成员被解职,包括情报主管布莱恩·沃尔什、立法事务高级主管托马斯·布德里和国家安全高级主管戴维·费思。面对外界问询,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仅以“不对人事问题发表评论”回应,这一态度反而加剧了外界对此次人事变动背后原因的猜测。与此同时,国防部也陷入震荡。多名匿名官员透露,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幕僚长乔·卡斯珀即将离职,另有多位高级官员被停职。消息人士指出,国防部高层出现明显的权力真空与领导力危机,一位国防部高级官员甚至直言:“五角大楼已处于完全崩溃状态,这充分暴露了防长的领导能力缺陷。”
特朗普(资料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曾多次询问幕僚“北京方面是否来电”,这种持续关注的背后,是其关税施压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焦虑。白宫办公厅主任格里尔发现异常的时间节点,正是关税措施生效后的第三天。当美方团队仔细研究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时,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简短的200字声明:“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这种简明扼要的回应,与美方预期中激烈的谈判或抗议形成鲜明对比,让准备了详尽谈判方案的美国鹰派措手不及。贸易代表万斯在内部会议上的急躁反应——“他们连争论都不愿与我们进行”,生动展现了美方团队的困惑与挫败感。
一位白宫高级官员公开承认:“特朗普政府显然高估了关税对中国的影响,截至目前,中方始终未主动发起任何沟通。”这一表态被视为中美此轮关税对峙的关键转折点。事实上,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这种等待已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从1月到4月,美方期待的电话始终未曾响起,这不仅意味着关税施压策略的失效,更显示出中美双方在战略思维上的根本性差异。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方面保持战略定力的背后,是清晰的政策逻辑与长远的战略考量。中国始终将国家核心利益与战略稳定置于首位,不会因外部压力而轻易改变节奏。面对美国的关税手段,中国既不惊慌失措,也不盲目妥协,而是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应对。这种态度源于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坚定自信,以及对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与特朗普政府追求短期政治利益不同,中国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与全球战略布局,这种差异决定了双方在谈判桌上的不同姿态。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政治生态也在经历剧烈震荡。随着“信号门2.0”事件浮出水面,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面临巨大压力。前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乌利奥特在Politico发表评论,对赫格塞思的工作提出尖锐批评,并认为其继续任职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过去一个月,五角大楼频繁出现敏感信息泄露、大规模人事调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正常运转。正如乌利奥特所指出的:“总统需要一个高效的幕僚团队,而当前的混乱局面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五角大楼(资料图)
五角大楼的危机与中美关税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高达145%的关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国防预算被迫压缩。资源分配的紧张加剧了内部权力斗争,而国防部长在经济与军事事务间的艰难平衡,进一步暴露了其领导能力的不足。此外,“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疏远,五角大楼的混乱局面更让盟友对美国的领导力产生质疑。
回顾特朗普执政历程,其一系列政策举措不仅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也在国内面临诸多质疑。从贸易保护主义到外交政策的反复无常,特朗普的施政风格给全球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美国内部的权力震荡与政策困境,不仅影响着美国自身的发展,也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