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杭州某医院复诊室里,28岁的李菜菜正对着镜头展示小腿上的手术疤痕。这个曾被诊断为骨髓炎(俗称"不死癌")的姑娘,用700天完成五次高风险手术,更以惊人毅力日打三份工攒出50万手术费,如今已能自由奔跑在西藏高原。
那么,她究竟是咋做到的呢?
确诊时刻:出租屋里的生死劫2021 年那个冷到骨子里的冬天,刚当上电商美工的李菜菜,本想着在新工作里大展拳脚,却突然感觉腿骨疼得像被千万根针扎!

跑到县城医院一检查,医生看着核磁共振片,一脸严肃地说:“可能得截肢。” 啥?骨髓炎这病,全球治愈率还不到 30%,患者一辈子都得和反复感染、骨质坏死作斗争。
李菜菜当时就懵了,自己咋这么倒霉,生活还没开始,就掉进这绝望的大坑里。
回到那月租 800 元的出租屋后,李菜菜开启了人生最黑暗的三个月,止痛药一把把地吞,可还是疼得不行,只能像小动物一样,在地上爬着去取水。
最无助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家里的三只猫。“有一回疼晕在地板上,醒来发现猫咪在舔我脸上的冷汗。” 李菜菜回忆起来,眼眶都有点湿。
为了以防万一,她还给挚友设了个 “生命警报”:要是连续 12 小时联系不上她,就赶紧叫救护车。
生存之战:轮椅上的"三栖打工女王李菜菜可不是轻易会被打倒的人。
2022 年初,积蓄见底的她,做出了一个 惊人的决定:坐着轮椅重返职场!

她为此申请了残疾证,摇身一变成了轮椅上的 “三栖打工女王”。白天,在临海杜桥镇发传单,风里来雨里去;晚上,又回到家化身 “键盘战士”,居家客服、电商美工、短视频剪辑三头抓。

她每天都过的很忙碌,每天 05:00 - 09:30,在自家首饰网店打包 200 个快递,靠着这个小店,一个月能赚 8000 多。
14:00 - 16:00,专心剪辑 4 条带货视频,一条 20 元,一天也能赚 80 元。
17:00 - 01:30,在线当客服,处理 300 多个订单,一个月下来收入 6000 多。
最牛的时候,她一个月能赚 1.8 万,这比患病前工资翻了三倍!不过这来之不易的钱,还没焐热就全都被拿去和病魔 “战斗” 了。
她的记账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治疗开支,抗生素每个月就得花 2000 元,做一次手术,就得 5 - 8 万。为了省住院费,她手术后三天就出院,还在 YouTube 上看视频,自学换药,纱布和碘伏都是从拼多多批发来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25%的豪赌:无影灯下的重生契约到了 2023 年 11 月,第五次手术成了李菜菜命运的转折点。

主刀医生再三提醒她:“成功率只有 25%,要是失败了,就得坐一辈子轮椅。”
李菜菜躺在手术台上,麻醉生效前,盯着无影灯,心里立下誓言:“要么站着直播带货,要么坐着教残障人士就业!”
这场手术持续了 6 个小时,削去了她 3cm 腿骨,植入的人造骨还得 18 天康复监测。
当她在病床上,颤抖着抬起左腿的时候,主治医师都激动得眼眶泛红,这可是近五年他经手的首例非截肢治愈案例!
术后,李菜菜在直播里,大大方方掀起裤管,展示那条 30cm 像蜈蚣一样的疤痕,笑着说:“现在左右腿差 4 公分,但我能穿带跟靴子了!” 这条视频当天就冲上抖音热榜,播放量破千万!
破茧成蝶:从"重生日记"到互助基金如今的李菜菜完成三重蜕变,她用打工攒的钱,在台州买了首套房,把卧室改成直播间,转型成健康博主,给大家科普骨髓炎知识,粉丝都有 51万了。

她还一个人跑去西藏,拍 “重生 Vlog”,在高原上奔跑的镜头,成了大家心中的励志符号。
在她的爆款视频里,在布达拉宫广场跳跃的画面,配着这样的文字:“疼到骨裂时,我把眼泪酿成酒;如今站在雪山前,这酒竟成了庆功香槟。”

这视频太励志了,带动 5000 多个病友发起了 #疼痛酿蜜计划 #,她还在筹备骨髓炎互助基金,目前已经收到首笔企业捐赠 50 万元了。
网友热评李菜菜励志的事情也是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发表评论:
有网友说:“我月薪 3000 还天天喊累,菜菜姐让我羞愧。建议写入中学教材!这才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也有网友跟帖:“她直播时说‘能呼吸就值得微笑’,治好了我的抑郁症。”

有网友留言:“我曾经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一蹶不振,觉得世界都灰暗了。可看到菜菜姐的经历,我真的无地自容。她面对如此可怕的病魔,都能积极乐观地去拼搏,我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还有网友祝福写道:“菜菜姐,感谢你的坚韧和乐观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希望你未来的日子充满阳光,互助基金能够帮助更多像你一样的患者。”
写在最后李菜菜,这个把出租屋当成 “生命作战室” 的姑娘,硬是把生活给的酸柠檬,调成了让百万网友点赞的莫吉托!

从蜷缩在隔断间等死的绝望女孩,到站在雪山之巅的健康博主,李菜菜用 700 天,演绎了一场什么叫真正的 “向死而生”。
正如她在日记里写的:“命运给的烂剧本,也能演出奥斯卡级逆袭。”
希望大家不管生活有多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本文内容数据源自医院病历、直播记录及公开采访,如有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