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 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关系和解,几乎就是一场外交奇迹,奠定了中国中东战略的巨大成功。但是,我们还不能小看了美国人中东政策的回旋能力,或者就是对沙特关系的自我修复能力,甚至是美国对沙特长达几十年影响力。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拜登政府似乎身段变得柔软,想把沙持看成是贱民国家,改变为合作伙伴。近日,沙特与美国展开内幕谈判的情况不断被爆料,这就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中国的利益。
按《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美国与沙特的谈判核心内容有几点:一、帮助沙特发展民用核技术;二、沙特与以色列恢复正常关系;三、沙特必须继续使用美元结算石油;四、沙特不得允许中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东;五、沙特放弃使用华为5G技术,并限制与中国不断发展的关系。
到现在,关于这个谈判内幕也没有得到任何权威消息的证实,但是其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我们真怀疑拜登出现痴想症。
第一,沙特与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最核心的障碍是巴勒斯坦的地位问题,或者说是以色列强占领土问题。如果以色列不愿意做出让步,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如果以色列愿意让步,中国也可以成为调节人。前一阵传出内塔尼亚胡访,不就是带有这个目的吗?所以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筹码。
第二、沙特想发展民用核技术,就算没有美国,中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同样可以提供支持。
第三、沙特是否继续使用美元结算石油,取决于对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依赖,以及是否需要获得大量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在沙特与伊朗关系缓和之后,美国的安全保障就不值钱了。而且现在沙特与美国都是石油出口国,存在竞争问题。而且沙特需要大量人民币用于支付中国企业的工程款,可以说是刚需。
第四、沙特是一个主权国家,是否使用华为技术美国管不了,这种要求在阿联酋哪边都得不到回应。
第五、拜登要求沙特保证与中国在军事上保持距离,问题是中国与沙特的军事合适从来就一直有距离,根本不存在结盟或公开驻军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看待美国媒体发布的沙美谈判内幕时,一定要理性分析,而不是简单的认定沙特会损害中国利益。当前,沙特向中国靠拢,并讨论以人民币出售石油的可能性,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因为中国是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从波斯湾的石油比美国多得多。而且,沙特已经成为上合组织正式对话伙伴,还想成为金砖组织成员国,沙特与阿拉伯联盟推动多极世界的战略已经确定。
就算我们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在谈判过程中不尊重沙特的诉求,只会自取其辱。实际上,就算沙特继续使用美元结束石油,也不可能解决美国国内的巨额债务问题,更不可能控制其他 OPEC+ 成员使用人民币结算。
另外,如果从更长远的未来看,沙特当前最大的危机就是石化能源地位接受清洁能源的挑战,而整个国家发展要完成转型,就得再工业化,或者发展旅游、金融等行业,而真正能帮助沙特走完石油时代的只有中国这个大客户。所以,沙特王室出于国家利益,不会放弃发展与中国的友谊,选择中国就是拥包未来,与美国只需要稳定关系就够了,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