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婚姻和爱情之间,只隔着一座廊桥的距离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18-08-01 21:12:26
他们的爱情,不为世俗接纳,该影片,却受到无数好评

时隔二十二年,她依然记得,他在那个黄昏的午后,走出卡车来问路,她还能看见哈里颠簸着驶向乡间公路,然后停下。

她十几岁就跟着那美国籍的男友从意大利一个无名小镇来到了美国,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对她来说,这是美国便足够了。

她和他结婚,生子,守着祖辈留下来的农场,一待就是十几年。而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她却慢慢意识到,这儿没有她少女时候的梦想。

那年夏天,丈夫要带着孩子们去远方镇上待上一周,她在后来给孩子们留下的日记本里写道,

“那天早上早早起床做饭,巴不得你们早点离开。”

她终于可以有七天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生活了,虽然她清楚地知道,当一个女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着,生活的起点,同时也意味着,终点。

然后,在那个黄昏的午后,那个她等了一辈子的人驾着灰蒙蒙的哈里朝着她颠簸而来,他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想向她打听去曼迪逊桥的路。

她带他去了曼迪逊桥,他对曼迪逊桥以及周围景色的赞叹让她在极短的时间就认识了这个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热爱的浪子。

那天晚上,他们一起吃饭,散步,喝酒,聊天,却唯独不谈生活。他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她,他的阅历,让她重新燃起了年少时的梦想。

最后,他突然问道,你想离开你丈夫离婚吗?

不!她突然站起,像被激怒了一样,在房间来回踱着步子。他急忙道歉,为自己的无礼,然后识趣地收拾起行囊。

她焦急地看着他要离去的样子,懊恼地说着,我太激动了,是我弄僵了气氛。男子走后,她自责到了极点。一天之前,她还不相信,这个世界会有这么纯粹的感情,现在她终于知道,他便是她一直缺失的少女时期的全部梦想。

那天晚上,她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俩人共同喜爱的诗人的诗句,邀请他共进晚餐,然后驾着车,像初恋的少女一样,将这张纸贴在了廊桥上。

第二天,她心不在焉地耕地,时刻挂记着家里的电话。

干完活,他刚好打电话来,他说,收到叶芝的诗,他放在口袋没来得及看,因为,光线在变,他要把照片拍好,然后邀请她一起去另外一个地方拍摄。

她高兴得像个小孩,挂了电话,她驾车去买了新裙子。

回来时,又接到他的电话,他说,他看到她之前和他说的夫人了,如果他们两个的见面会给她也带来同样不好的影响,就别去了。

她沉默了一会,说,她不在意。

那天晚上拍摄回来,她换上了那件新裙子。

她推开房门,小心翼翼地走进他的视野,他呆在原地,心猿意马。

那天晚上,他们在一起了,他终于知道,他之所以一直漂泊,就是在向她靠近。而他曾经确也离她很近,她出生的意大利的那个小镇,他曾经去过,靠近教堂的位置,他们彼此都坐过。

她说,带我走吧,去你去过的地方。虽然他们都知道,再过两天,她的丈夫孩子回来,她又会回到从前的生活。

最后一个晚上,她彻夜未睡。早饭的时候,她问他,在你交过的女友中,你是怎么和她们保持联系的?

他怒了,她解释道,我是不想坏了你的习惯。他要被她气哭了,终于对她说出,这样真切的感情,一生只有一次。

他要她和他一起走,她拒绝了。当他伤心离去,她又急忙追了出去。可是,除了看着他的车渐渐远去,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如她所说,她的丈夫是个好人,他不该遭此报应。爱情的魔力虽无法抗拒,可是因爱情而放弃责任,那么,爱情的魔力也会消失,而爱情也会因此而蒙上一层阴影。

也许她是对的,爱情之所以让人着迷,正是因为它的纯粹,如果在这样的感情中加入太多柴米油盐,便少了那份浪漫和魔力。对女主而言,婚姻和爱情之间,正隔着那一座廊桥的距离。

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本不为世俗接纳,观众却一片好评,或许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座“廊桥”,只是很多时候,被重复琐碎的生活蒙蔽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