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篮这操作,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常规赛都快结束了,突然官宣签俩外援,一个叫梅肯,一个叫哈维。你说这是救火呢,还是豪赌?
你说上海男篮缺后卫吗?缺,那是真缺。布莱德索赛季报销,威廉姆斯又被裁了,后场一下子空了一大块。但问题是,这俩新来的,能顶事儿吗?先说这个梅肯,上赛季在深圳打过,场均快19分,看着挺猛。但你得知道,他后来是被对手恶意犯规,赛季报销了。这伤筋动骨一百天,恢复得咋样,谁心里也没底。万一来了水土不服,或者旧伤复发,那不就白瞎了吗?上海男篮这算盘,打得有点悬。而且,CBA可不是养老院,强度在那摆着呢。梅肯能不能适应这节奏,能不能和球队磨合好,都是未知数。毕竟,留给他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三场球。
再说说哈维,澳洲NBL联赛的总冠军后卫,听着挺唬人。三分命中率40%左右,控场能力出色,这描述简直完美。但NBL和CBA,那是俩联赛。就好比说,你在村里是百米飞人,到了奥运会,能不能进决赛都难说。有人可能会说,上海男篮这是病急乱投医,实在没办法了。这话也有点道理。毕竟,常规赛排名不上不下,季后赛资格还悬着呢。签俩外援,死马当活马医,万一真能起死回生呢?但仔细想想,这事儿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CBA球队换外援,那可是常态。赢了,那是外援给力;输了,那是外援不行。反正锅是外援背,主教练永远是英明神武。
上海男篮这次操作,是不是也有点这个意思?万一季后赛表现不好,那就可以甩锅给新来的外援,说他们磨合不够,水土不服。这样,球队管理层和教练组的压力,也能小一点。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不能当真。但CBA的这些事儿,你懂的,水深着呢。其实,球迷们更想看到的,是球队能够踏踏实实地培养自己的球员,而不是总是依赖外援。毕竟,外援再厉害,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靠谱的。话说回来,上海男篮这次引援,也算是给CBA增加了一点变数。梅肯和哈维,能不能打出自己的价值,能不能帮助上海男篮更上一层楼,咱们拭目以待。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篮球是团队运动,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再厉害的外援,也需要队友的支持和配合。希望上海男篮能够真正把他们融入到球队中,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救命稻草。否则,恐怕最终只会失望而归。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外援能力不足时,是否忽略了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和球队整体战术的调整?毕竟,篮球的魅力,在于团队配合,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按小编的说法就是每个队不能有外援[笑着哭]
您那地儿又没篮球队,操这心干嘛呢。
梅肯能力一般,另一个哈维还不得而知
血布是彻底把卢指导的耐心磨没了,再不换,季后赛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