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从南京去无锡旅游,赏樱花。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鼋头渚樱花节。






水中掉落的樱花花瓣。



赏樱楼。











中日樱花友谊林。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鼋头渚樱花是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日本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和中国无锡鼋头渚樱花谷)。占地面积为539公顷,景点级别为AAAAA级。
鼋头渚樱花节,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著名诗人郭沫若曾感慨道:“太湖佳绝处 , 毕竟在鼋头”。鼋头渚风光,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素有“太湖第一名胜,中华赏樱胜地”的美誉。作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 之一,无锡鼋头渚樱花谷内有3万多株、100个品种樱花树, 樱花节期间,樱花如云似霞、满树烂漫,春风轻拂、落樱飞舞,美不胜收。

南禅寺夜景。


南禅寺,又名福圣禅院,地处无锡老城南隅,古运河畔。南禅寺始建于南梁太清元年(547年),初名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建塔(后名妙光塔);北宋崇宁三年(1023-1031年)重修寺院,赐额“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有“江南最胜丛林”之称。南禅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分为东西两路,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妙光塔等建筑。
2012年,南禅寺所处的无锡南禅寺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无锡博物院。


无锡博物院(下辖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碑刻陈列馆、程及美术馆、张闻天旧居、周怀民藏画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截至2022年,无锡博物院馆藏文物34750件/套,珍贵文物1449件/套,以古代书画、历代紫砂、惠山泥人,以及无锡近现代革命文物和民族工商业文物为主要收藏文物,尤以明清书画藏品较为出名,同时也是清宫旧藏散佚文物主要收藏博物馆之一。其镇馆之宝包括有吴王僚剑、倪瓒手迹《苔痕树影图》、朱元璋行书手谕、杨凝式《韭花帖》(内府藏本)等等。
2020年12月10日,无锡博物院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审。

秦邦宪(博古)旧居。




秦邦宪旧居,又称“博古旧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宁路112号,始建于清光绪末年(约1907年);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秦邦宪(博古)曾于民国五年(1916年)至民国十年(1921年)期间在此居住。
秦邦宪旧居原为秦邦宪族人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是一组典型的晚清江南家族宅院建筑群,共有东西两轴七进院落,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秦邦宪一家租住的是“既翕堂”西轴第四进平房,总面积89平方米,东西厢房分别为书房和卧室,中为客堂,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秦邦宪旧居内设有“秦邦宪生平事迹陈列”展。
2013年3月5日,秦邦宪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安寺。



皇亭。

无锡城市原点。


通灵桥。
崇安寺(又称锡金公园)梁溪首刹,吴会名胜,1600多年的崇安寺自古以来,就是无锡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崇安寺,始建于1905年的公花园是中国最早期的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园,誉为华夏第一公园。崇安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齐名的江南四大特色街区。是国家4A景区。

阿炳雕像。

阿炳故居。



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艺名阿炳,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1933年,创作并开始演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杨荫浏教授赴无锡,用进口携带式钢丝录音机为阿炳录制了3首二胡曲与3首琵琶曲。同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华彦钧虽然只给后人留下了6道器乐曲,但这些作品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音乐史的民族器乐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地位。
阿炳故居,为原雷尊殿道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图书馆路30号,阿炳出生于此、逝世于此,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原有房屋二十余间,包括雷尊殿、火神殿、一和山房三组建筑。现存雷尊殿三间和辅房六间,共有九间。晚年,阿炳屈居在道馆最东面的一间小平房内(图书馆路30号的一间)。这间平房为硬山顶,约20平方米,是阿炳和妻子董彩娣的居室也是他们相继去世的地方,内有小阁楼现仍保持着原状。雷尊殿旧址及其他附房大都保持着原状。另八间辟为阿炳生涯和音乐成就的展览。展陈中,故居空间被重新划分为生平厅、民乐厅、起居室、音乐赏析厅和文创厅五个部分。故居之西侧广场被命名为二泉音乐广场,居中有雕塑家钱绍武雕塑的阿炳铜像,一侧有《二泉映月》乐谱的浮雕。阿炳故居见证了阿炳的一生,成为研究、纪念阿炳艺术成就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6年5月25日,阿炳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惠公园(锡惠名胜区)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占地90公顷,是一座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锡惠公园有天下第二泉、寄畅园、惠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锡惠公园始建于1958年。
锡惠公园是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寄畅园,又名凤谷行窝、凤谷山庄、秦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面积15亩,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无锡市唯一的明代古典园林,与瞻园、留园、拙政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
1988年1月13日,寄畅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风貌河段。
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

钱钟书故居,又称“钱锺书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新街巷30号-1、32号,是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锺书在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钱钟书故居总占地面积139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6.4平方米,属江南庭院式民居
去参观时没有开放。


张闻天旧居。






张闻天旧居位于无锡市崇安区汤巷45号,是一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仿西班牙式红色小楼,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张闻天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30年代重要领导人张闻天(1900-1976),1975年8月25日从肇庆迁居于此,1976年7月1日病逝。1990年9月12日,“张闻天旧居”举行开放仪式,以示纪念。

顾疏秀纪念馆。

顾毓琇纪念馆,前为顾毓琇故居,位于无锡崇安区学前街3号。顾毓琇故居,始建于清末,是世纪文化老人顾毓琇先生的出生地。
故居原五进五开间,计740多平方米,2004年,顾毓琇故居正式启动修复保护工程。改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保留了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现存五开间四进。纪念馆着重从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科教泰斗、文坛大家、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五个部分详细记述了这位学术大师的动人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他在物理学术、文化艺术、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高深造诣和杰出成就,充分体现了无锡钟灵毓秀的文化特质和尚文重教的人文精神。
顾毓琇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1915年,被父亲送到清华学校,苦读8年后,于192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电机工程科,1925年获得学士学位;1926年2月,他发表的《四次方程通解法》一文受到学院的注意,同年获电机硕士学位;1928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顾毓琇是该校电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1929年归国后,顾毓琇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与教育行政工作,20余年。他先后担任过我国当时许多著名大学的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及校长。如曾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政治大学校长、教育部次长等职,50年代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任教授,后在美国定居。从1926年至1961年间,顾毓琇发表的学术论文达60篇之多。由于他对电机理论的突出贡献,他于1972年荣获兰母金奖。在1946年至1996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日子里,他年年当选为国际应用力学个人名誉理事。他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科学家。
顾毓琇是中国电机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生前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资深院士,曾获得该学会颁发的“兰姆”金质奖章、千禧奖章和杰出贡献奖。顾毓琇还是一位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佛学家于一身的文理大师。作为教育家,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和电机系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教育部政务次长等职,江泽民、钱伟长等曾是他的受业学生。


王兴记馄饨,江苏无锡著名的小吃,创始于1912年。该小吃皮薄爽韧,汤汁浓醇,肉馅鲜美。成立于一九一三年的“中华老字号”无锡王兴记是全国首批“中华餐饮名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