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里,无数革命家为了国家告别了温暖的家庭,他们只好将孩子交给熟悉的人抚养。
曾志作为“井冈女将” ,是红军队伍中一位俊俏的女子,17岁时追随毛主席奔赴井冈山,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在这个过程中,曾志参与了战争,也参与了开辟革命根据地,后来与红军党代表蔡协民结为夫妻,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
然而在曾志刚生下爱子26天的时候,井冈山发生了一件事情,曾志和丈夫不得不投入到战争中,孩子也只能托付给当地农民。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曾志都没来得及给孩子起名字,后来养父母给起名为石未发,直到建国后母子二人在相见,那时候石未发也非常理解曾志当年的无奈。
然而那时候曾志想和石未发多待几天,还想要将他接过来生活,但石未发却坚持要回到井冈山,直言:“我的根在井冈山。”
除此之外,当年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事情有很多,被誉为中国“革命五老”之一的林伯渠,他也曾将他的孩子寄养在百姓家中。
全国解放后,林伯渠夫妇想尽办法找回孩子,但孩子在回归家庭后,坚持姓邓而不姓林,因为他的养父母姓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革命家虽然很难过,但还是很尊重儿子,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并未将儿子视为私有财产,毕竟他有着自己的思想。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毛泽东与贺子珍,二人结婚后一直在忙于革命,于1929年、1932年分别迎来了一女一子。
当时因为长征的发生,只能将孩子寄养,一个寄养在龙岩,一个寄养在瑞金,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孩子终究是未能回到父母身边。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毛岸红,小时候曾在父母身边生活了两年,小名毛毛,他深受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疼爱。
但在1934年9月底,红军准备大转移,毛毛只能托付给当地百姓抚养,之后毛主席和贺子珍将全部精力都放在革命中。
直到全国解放后,组织上派人寻找金花和毛毛,尽管找到了疑似孩子的线索,可最终没能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毛主席到了晚年,依然牵挂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在他们身边生活了两年,这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
更重要的是,当年毛毛送人的那天,毛主席并不在身边,当时他刚好身患疟疾,正在接受治疗,没有见到孩子最后一眼。
实际上,贺子珍在送走之前,内心也做了很多挣扎,临走前还把自己的旧军装拆了,给孩子缝制了一件小棉袄。
后来随着战局的变化,毛岸红托付给当地老乡抚养,上面让他们对所有信息严格保密,因此这也造成了后期找不到毛毛。
那时候只有毛泽覃知道毛岸红在哪,但在1935年的时候,毛泽覃为了保护其他游击队员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因为这件事情只有毛泽覃知道,所以毛岸红的下落就成为了一个谜团。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除了疼爱自己的孩子,也非常关注战士们的孩子,那时候延安有托儿所,毛主席没事干就会来看望他们 。
毛主席进入后,他会摸一摸孩子们的被褥,或许是害怕他们冻着,而他一过来孩子们跑过来要糖吃。
或许在那个时候,毛主席会想起他的毛毛,也不知道他是否活着,过得好不好,但当时国家还未建立,毛主席也只能想一想。
进入解放战争,毛岸红一直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心里的一根刺,而贺怡作为贺子珍的妹妹,当年也曾向贺子珍保证过,一定会照顾毛毛。
但我们都知道,战争是不稳定的,关于毛毛的失踪,贺怡觉得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一直在寻找的路上。
在解放前夕,贺怡多次往返江西老区,只为寻找孩子的下落,直到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但当贺怡回去和毛主席比对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都对不上,毛主席最终得出判断,这个孩子并非毛岸红。
贺怡听后很难过,随后再次启程,走上了寻找毛毛的路程,可命运总爱捉弄人,她在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贺怡的去世,本就身体不好的贺子珍更加难过,但她还是不死心,坚信毛毛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贺子珍诚恳地请求当地领导寻找毛毛的下落,之后当地展开了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新消息。
叶坪乡朱坊村的一户姓朱人家,曾收养过一个孩子,说是当年红军干部留下的,后来有工作人员去家里看望这个孩子,和毛主席长得神似 。
据这家人朱盛苔回忆,1934年有个干部抱了一个孩子过来,希望他们能够帮忙照顾,夫妻俩二话没说就收留了。
当时这个孩子没有名字,于是给他起名为朱道来,然而当贺子珍看到朱道来的照片后,当即变得很激动:“这个人就是我的毛毛!”
在这样的背景下,贺子珍便前往江西看望朱道来,见到的一瞬间就抱在了一起,后来医院显示二人的血型完全相同。
后来周总理还将照片转给毛主席,毛主席倒是没有那么激动,但也说了一句话:“这孩子看起来很像毛泽覃!”
就在这件事情似乎有了眉目的时候,一位来自南京的女同志朱月倩站了出来,她表示这个孩子是她的,丈夫是红军烈士霍步青。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道来的养母黄月英也很困惑,后来她拿出了毛毛小时候穿的一件棉袄,这就是当年贺子珍缝制的那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的DNA技术不发达,所以当两位“母亲”出现的时候,事情就变得非常棘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领导寻求毛主席的意见,而毛主席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儿子,但他作为领导,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之后毛主席说了一句话:“不管朱道来是谁的孩子,归根到底都是革命的后代。”
最终,朱道来继续跟随养父母生活,还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但贺子珍心里已经认定朱道来就是自己的孩子,时常关心着他的消息。
1971年朱道来因癌症不幸逝世,贺子珍悲痛万分。
而随着朱道来的离世,他的身世成了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毛主席一定想要让孩子认祖归宗,可惜他是中国的领袖,必须做到公平。
再加上朱月倩的丈夫是红军烈士,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烈士的遗孀心寒,致敬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