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版的《茶馆》,看了才知道感觉。

澳門導報 2019-07-20 19:12:23

提起老舍先生的《茶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不单单是对艺术的敬仰,更多的应该是怀旧。不久前有机会去看了川话版的《茶馆》,尽管赞誉声一片,但还是觉得有些东西想说说。

2019年7月12至13日,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携手当代具有超强影响力的戏剧导演李六乙执导的四川话版《茶馆》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隆重上演。舞台上,独具地域特色的川西茶楼、四川盖碗茶、成都老字号招牌等布景,一派巴蜀风情,场面蔚为壮观。

《茶馆》是老舍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以人物生活的变化反映社会变迁,以小茶馆映射大社会,以人物语言反映时代特征,是中国戏剧文学颠峰之作,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从2017年开始,集全院精锐力量,在原著的基础上打造了一部原汁原味的四川话版《茶馆》。此次来广东演出的创演团队多达120人,仅舞台布景和道具,就需要用7辆9.6米长的大货车运载,花费三天时间搭建。演员的演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无可挑剔。但就剧本所反应的时代感和地域感的特质来说,已经没有了《茶馆》所具有的“京味儿”。在舞美设计上,布景就地取材于成都,喝茶的道具也从北京大碗茶变成了四川盖碗茶,穿插在剧情中的四川方言吆喝声、“春熙坊”、“德仁堂”等地标性名称都透出了浓浓的“川味儿”。这种感觉似乎与当年沉浸于老舍先生的《茶馆》时的感觉大相径庭。

不过,整台话剧的艺术表达性非常强,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剧中四川传统曲艺金钱板的演绎可以说是整台剧的点睛之笔。

如果说到要如何欣赏,或许将其作为一台纯粹的川版话剧来看,体会感会更好。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

(原创文章,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