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交媒体报道,我们看到了运20B黄漆版本亮相,这一版本最大的特点是换装了WS-20发动机,不再依赖俄式航发,不仅提升了性能,也为进一步提升数量奠定了重要零部件的供应链基础。
从图片上来看,黄漆版本的运20B,相对绿皮版运-20B没有太大区别,应该只是重新进行了底漆处理。而绿皮版一般都是用于测试和试飞用途,而黄漆则意味着已经完成了测试,进入了量产阶段,在黄漆的底漆外面在涂装一层低可视度空军灰涂装,就是运20B的正式外观了。可以说这架运20B,会是运20的第一个完全体,它搭载的WS-20航发,可以真正发挥运20的设计优势,而这个改进还将继续在运油-20上出现,新型号猜测是运油-20B,届时国产运20平台基本上达到了最佳性能。
不少军迷猜测,运20达到完全体后,其平台的利用范围还会更广泛,目前猜测新一代大型战略预警机、大型电子战飞机、核潜艇长波通讯飞机、核战空中指挥中心等,都有可能以运20作为平台使用。以采用伊尔-76平台的空警2000来说,由于机型数量有限,同时需要引进,该飞机的实际数量其实就很难提升,而后期的空警500虽然数字相控阵雷达性能有所提升,是第三代预警机,但使用的运9平台毕竟是一款中型运输机,载运能力和航程以及滞空时间都受到平台的限制,很难成为接替空警2000的战略运输机。而运20换装WS-20的完全体,显然能够适应未来大型特种战机走出去的战术,能够在大洋深处提供更好的飞行性能。
至于长波核潜艇指挥机、核战空中指挥所这类机型来说,西方也是很常见的,比如伊尔80、E-6B“水星”等等,这些机型都是属于战略用途的。而国内在相关技术方面其实并欠缺,唯一需要的就是能够满足性能的平台,而运20的WS-20版定型后,显然就能够解决平台问题,以运20B为基础的战略指挥机型相信也不会太远了。
总体来说,国产运20B目前的发展还是很顺利的,则得益于WS-20这样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的顺利研发。而在过去10年之中,国产各个航发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随着材料技术和加工水平逐渐达到工业大国的层次,国产发动机也迎来开花结果的丰收期。这次运20B的WS-20还只是一个开始,更多小涵道比中推、矢量喷口航发也都在快速发展中,届时国内战略空军的快速发展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