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视频,又看到大山在海外演出的片段。
想起这位"最懂中国"的老外,忽然感慨万千。记得那年春晚,一个穿军大衣戴大盖帽的金发老外,一开口就是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把全场都给整懵了。
这位叫大山的加拿大人,就这样闯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谁能想到,这一闯就是20年。
从90年代初期开始,大山就成了春晚的常客。跟姜昆搭档演出《名师高徒》,和潘长江合作《一张邮票》,几乎场场都能引爆全场。说相声这活儿,老外能学会就不错了。可大山偏偏玩出了新花样。
他把相声和脱口秀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台上说着京味儿十足的包袱,台下讲着地道的中国典故。这哪是简单模仿,分明是把中国传统艺术玩出了新高度。
可就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冯巩说了句话:"你得走出舒适圈"。这句话像颗种子,在大山心里生根发芽。
2006年,他默默收拾行囊离开中国。很多人不理解,都以为他是金盆洗手。殊不知,这位"洋相声演员"压根没打算收手,而是找到了更大的舞台。
离开中国后,大山先是当上了上海世博会的加拿大总代表,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到了2015年,他自创了《大山侃大山》脱口秀节目,把相声和脱口秀完美融合。
2017年,他带着这门"新艺术"杀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喜剧舞台,又是一番惊艳。说起来好笑,这位老外对中国文化的痴迷,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他爷爷当年在中国当医生,跟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中国情结",就像传家宝一样传给了孙子。大学时期,大山就选了中国研究的课程。那些让老外头大的汉字声调,在他眼里跟玩积木似的简单。
后来到北大进修,又跟着姜昆学相声。这份执着,连姜昆都被打动了。1990年,他在辽宁演出时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甘霖。一场演出团队的小摩擦,让他展现出过人的情商,三言两语就化解了矛盾。
这一手"调解功夫",直接把甘霖的心给拿下了。如今的大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说相声的"洋师爷"。
在新媒体平台上,他的短视频充满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用相声的方式讲西方故事,用脱口秀的格调说中国典故。这种"混搭风",意外地受到了两边观众的追捧。
回头看看大山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化交流史"。他像座会说话的桥,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中国,也让中国人领略到了一种别样的幽默。当年那句"走出舒适圈"的建议,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从一个单纯的艺人,到如今的文化使者。大山用20多年证明:有时候,离开不是结束,而是为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