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掉300亿个鸡爪,是从哪儿来的?为啥卖不完?能放心吃吗?
鸡爪,这个被外国人嫌弃的“下脚料”,在中国人手中却变成了“美食”,还被称为凤爪,做成卤凤爪、泡椒凤爪等。据统计,中国人一年要吃掉300多亿个鸡爪,熟食店需要用鸡爪,食品加工厂也需要鸡爪,这些鸡爪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从来卖不完?能不能放心吃呢?

我们都知道,一只鸡有2个鸡爪,据数据显示,中国一年的肉鸡产量不到100亿只,算下来也只有不到200亿个鸡爪,那剩下的一百多亿鸡爪是哪儿来的呢?
所以,市场上有这样的传言,说养殖场的肉鸡打了激素,能长出好几个鸡翅、鸡腿,这是真的吗?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有这种“高科技”,绝对不会只用在鸡身上,给猪打一些,不就可以多产几个猪蹄,那才叫有钱赚。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造出“三头六臂”的怪物。
市场上的鸡爪、鸡翅,都是正常的肉鸡长出来的,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放心吃。而且即使是速成鸡,也是自然生长的,并不是因为打激素了才长得快。
目前,市面上的鸡爪有2个来源,一个是我国自己养殖的,自产自销,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

1、国内来源
国内养殖的肉鸡大多数是白羽鸡,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是品种选育的结果,和激素没有关系。这种肉鸡只需要40天就能长到2.5千克,就可以出栏了,所以供应量充足,可以满足中国人对鸡爪的基本需求。

2、国外来源
我国除了从其他国家进口货物,也会进口一些食物,比如鸡爪。
在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他们吃鸡,只吃鸡翅、鸡胸肉、鸡腿,其它部位一概不吃,认为是“贫穷”食物,所以我国就会把鸡爪进口过来,还能给这些国家增加一笔收入。

外国人不吃鸡爪,和特殊的文化和饮食习惯有关,所以当内部供应不足时,就会从外部进口,就可以满足对鸡爪的需求了。现在明白了吧,剩下的100多亿只鸡爪,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来的。过海关时都要进行检验检疫,只有合格的才能进入中国,所以也是可以放心吃的。
据统计,2020年我国进口鸡肉规模达到143万吨,都是通过冷链运输的,确保新鲜。
所以以后别再相信一只鸡能长出几个翅膀、几个鸡腿了,市面上的鸡爪、鸡翅都是没有问题的。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看“新鲜程度”。

有些已经变质,或冷冻了很长时间的鸡爪,商家会用化学药水浸泡来漂白,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如何辨别呢?下面教大家一个方法,牢记3点,保证买到新鲜鸡爪。
1、看颜色
新鲜的鸡爪是粉红色的,肉质鲜亮软嫩。如果不新鲜了或冷冻时间长,颜色就会发黄、变暗,如果颜色特别亮白,很可能是用漂白水浸泡过。

2、捏肉质
新鲜鸡爪的肉质非常有弹性,按一按很软,而且能迅速恢复。如果肉质比较硬,而且按下后无法恢复,质量肯定不好。
3、闻味道
正常的鸡爪基本上没有什么味道,而如果有酸味、臭味,肯定是已经变质了。要是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就是用药水泡过的“化学鸡爪”,千万不要买。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