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却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情长达半个世纪。
然而,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农:张喜才。
他用50年的时光磨练书法,又花了8年时间抄写四大名著,将其作为献给中国共产党的礼物。
这样一位普通老人的坚持和付出,究竟有何意义?他的行为是否真的如一些人所说,只是在浪费时间?
一位老农的书法人生1940年,张喜才出生在山西的一个贫困农家。
那时的中国,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更别说读书识字了。
但是,命运似乎对小张格外眷顾。
村里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自发开办了一所私塾,免费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认字。
小张喜才每天跑去老先生那里学习,刻苦用功的他很快就得到了老先生的赏识。
有一天,老先生拿出一支毛笔和几张宣纸,奖励给了张喜才,这个小小的奖励,却成为了张喜才与书法结缘的开始。
然而,好景不长。
两年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张喜才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法的热爱,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在放牛的田野里,在荒凉的山坡上,张喜才常常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这种简陋的“练习”,却为他日后的书法之路打下了基础。
年轻时,张喜才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惊喜地发现有一个书法小组,于是,他立即加入其中,开始了系统的书法学习。
起初,他的进步并不明显,但他却从未放弃,每个月发的津贴,他都省吃俭用,买来笔墨纸砚和字帖,一有空就练习。
三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后,张喜才被分配到一家印染厂工作。
繁重的工作并没有磨灭他对书法的热爱,每天下班后,当其他同事都在休息时,他却坚持练字。
渐渐地,他的字越写越好,成为了厂里有名的“书法家”,经常帮同事们写对联、批条。
退休后,张喜才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书法事业。
他不仅在家里日复一日地练习,还经常背着木桶和大毛笔到公园里“写地书”。
他在地上洒水,然后挥毫泼墨,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有时,还会有小朋友或者其他老年人向他请教书法技巧。
就这样,张喜才在他的小城里逐渐有了些名气,村里的人们经常请他写对联、题字,他也总是欣然应允。
书法,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惊人的决定2011年,已经年过古稀的张喜才,人生中第一次踏出国门。
这次出国旅游的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在国外的一家博物馆里,张喜才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中国历代书法名作的展览,更让他感动的是,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区域,让游客体验中国书法。
当他拿起毛笔,写下几个汉字时,周围的外国游客纷纷鼓掌称赞,还有人用蹩脚的中文说:“一流大师!”
这次经历让张喜才深受触动,他突然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回国后,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能为传承中华文化做些什么?
经过深思熟虑,张喜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用自己最擅长的小楷字体,抄写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立即引来了家人和朋友们的质疑。
有人说他是“痴人说梦”,有人劝他别做这种“无用功”,但张喜才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通过抄写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欣赏到中国书法之美,还能吸引更多人去阅读这些文学巨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喜才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计划:用8年时间完成四大名著的抄写,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
就这样,在旁人的质疑声中,张喜才开始了这段漫长而艰辛的书写之旅。
八年坚持,一字一世界从2011年开始,每天早起,他都会坐在书桌前,拿起毛笔,一笔一画地书写。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首先,四大名著的总字数高达350多万字,即使以张喜才的书写速度,也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
其次,长时间伏案写字对老年人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抄写的第一年,张喜才就遇到了不少困难。
有时候写着写着,眼睛就会模糊,手也会颤抖,有时候坐久了,腰背会疼痛难忍,但是,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初衷,于是咬牙坚持下来。
除了身体上的困难,精神上的压力也不小。
周围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有时会让张喜才产生动摇,但是,每当他看到自己一天天增多的手稿,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在抄写的过程中,张喜才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通过反复抄写这些经典著作,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时候,他会被某个段落打动,停下笔来细细品味。
这种沉浸式的“阅读”,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熏陶。
时光飞逝,转眼间8年过去了。
2019年3月的一天,张喜才终于写下了最后一个字,当他放下笔,看着摆满整个房间的152本手抄本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这152本手抄本,凝聚了张喜才八年的心血。
每一本都是他亲手裁纸、装订、编号、制作封面的成果,虽然过程繁琐,但张喜才却乐在其中,因为这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一份独特贡献。
张喜才的儿女们看到父亲完成的作品,都感到无比惊讶和自豪,他们决定将这个消息分享到网上,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父亲的成就。
带来的争议然而,当张喜才抄写四大名著的消息传开后,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支持者赞叹他的毅力和对文化传承的贡献,而质疑者则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一些网友评论道:“现在是电子时代,谁还会去看手抄本?”还有人说:“与其花八年时间抄书,不如去做些实际的事情。”
甚至有书法界的专家批评张喜才的字迹不够专业,认为这种业余水平的抄写没有太大意义。
尽管有不少批评声,但也有人看到了张喜才行为背后的价值。
当地的民间文化协会会长主动联系了张喜才,表示非常欣赏他这种无私的文化传承精神。
在会长的帮助下,张喜才的故事和手抄本被引入了一些中小学校,用作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
许多学生通过张喜才的故事,不仅了解了四大名著的内容,还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参观张喜才的手抄本展览,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
总结有人认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像张喜才这样专注且长期的文化实践越来越少见,但恰恰是这种坚持和执着,才能真正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不应该局限于专业人士,普通人的参与同样重要。
张喜才虽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或文学研究者,但他的行为展现了草根力量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