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非:从南京前首富到老赖,玩坏千亿集团,600亿负债怎么办?

世汀汀 2025-04-27 16:57:19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很大程度上,现今的首富就是未来的“首负”。

他曾经是南京路上的电脑大王,靠着卖电脑揽下400亿身家,成为南京首富。

然而,自以为有着敏锐眼光、精明头脑的他,却开始了肆意扩张,挥霍无度,导致短短几年的时间,便从南京首富沦为负债600亿的老赖。

不懂电脑的电脑大王

谁说卖电脑就一定要懂电脑,在袁亚非的眼中,卖电脑只是一门生意,他不需要明白电脑配件的安装和维修,更不需要负责对买家的售后维护。

因为不懂电脑的袁亚非心里只装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将电脑卖给更多人。

1987年,袁亚非大学毕业,作为那个年代非常稀缺的大学生,他在一毕业就被分配了工作,顺利进入国企并端上了铁饭碗。

然而,袁亚非一直有一颗躁动的心,从小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厌烦了三点一线,他想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

恰逢那个年代国家刚刚步入改革开放,许多体制内的成员选择下海经商,这让从没有经商经验的袁亚非感觉,如今的中国市场处处是蓝海,别人能行我也行。

从体制内辞职之后,袁亚非靠着手中的积蓄做起了“倒爷”,主要业务就是将国外商品弄到国内,然后赚差价。

还真别说,随着沿海地区工厂的拔地而起,国民消费能力以肉眼可见的上涨,倒卖国外进口商品的袁亚非更是靠着不菲利润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段时间里,袁亚非可谓是来者不拒,他倒卖过服装、家禽、甚至就连生活用品这样的小物件也有。

年轻的袁亚非带着满满的激情以及满满的荷包,内心愈发的渴望找到一个大项目,从而一战成名,成为人人艳羡的商业传奇。

摸索排查了一段时间后,袁亚非发现电脑配件市场异常火爆,而且这个东西和电视机还不一样,它的市场饱和度非常低,有着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认准这一商机后,袁亚非果断的压上了全部身家,在南京市置办了一家门面店,开始倒卖电脑。

但问题也来了,当时的国内民众对电脑一无所知,几乎每个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全是买的“整机”。

这种售卖方式虽然让袁亚非有了更高的利润,但也正因为民众对所谓的整机电脑缺乏感知,导致店铺内的顾客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人会说这家店铺装修的这么好,东西一定很贵。

为了打开知名度,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袁亚非决定将一部分进货资金投成广告,通过电视和各大商场的宣传迅速在南京站稳脚跟。

广告效益确实帮袁亚非的电脑城打开了客源,但前期过多的投入,也让袁亚非捉襟见肘,他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张店铺。

不得不说,能做大生意的人各个都不简单,明明可以细水长流的袁亚非却大胆的租下更多的店面,电脑和配件则全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赊账”。

那时候就有人说,袁亚非全靠空手套白狼,若不是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早就跌的粉身碎骨了。

然而,正是袁亚非的果断和决绝,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甚至用十几家连锁店将整个南京的电脑市场份额全部吃下。

眼看电脑城发展的这么好,袁亚非也没有见好就好,开始借鉴沃尔玛和麦当劳的连锁经营模式,将分店开到国内的各个城市。

靠着不菲的利润以及响亮的名号,袁亚非的三胞集团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服务公司。

之后,袁亚非的三胞集团选择和宏图高科合作,退出了宏图三胞公司,开始借助资本市场的高杠杆,快速扩张。

一路买买买

被外界称之为“电脑大王”的袁亚非,在事业成功之后,他觉得钱在自己眼里就是个数字,唯一的乐趣就是想办法让他增加或减少。

2004年,袁亚非花费2.6亿元拿下了宏图高科的控股权,成功获得资本入场券。

此后的几年里,袁亚非的电脑城生意越来越红火,他开始着手进军电脑配件的供应链,完成了从售卖到生产的闭环。

2011年,袁亚非花费6亿元买入了南京新百17%的股权,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

2014年,袁亚非以超过市场价4个亿的代价,从首富李嘉诚手里买下来南京地标建筑,即便他知道多和李嘉诚搞搞价格能帮自己省下不少钱,可袁亚非却更愿意让外界感慨一句:“有钱”。

除此之外,袁亚非还十分热衷与收藏,出了购买各种天价艺术品之外,甚至还特意购买了一家拍卖行。

没办法,有钱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毕竟咱们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财富,在人家眼里不过就是一笔零花钱。

可袁亚非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在公司赚钱的时候怎么花费都无可厚非,但在公司主业务“电脑城”事业出现危机之后,他依旧坚持买买买。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便是袁亚非花费重金收购美国新奇特巨头、英国老牌百货公司。

如果你以为袁亚非是想要靠这些公司挽救基本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背负了十几亿元的债务,而且全部都是企业能够质押的股权。

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这个时候的袁亚非主业务已经崩溃,他想要用收购来保持自己的形象,从而能够继续用名下企业进行贷款。

所以,越是即将破产的档口,袁亚非越要高调收购所谓的大品牌。

电脑业务去哪了?

身为电脑大王的袁亚非,在电脑城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怎么说不行就不行,是不是过于儿戏了呢?

其实,电脑配件业务之所以快速崩溃,袁亚非的挥霍无度只是一方面原因,而时代的变革才是杀死它的主力军。

首先,袁亚非经营多年的汽配城在南京有着不小的根基,即使人们对电脑越来越熟悉,却依旧有不少后来者选择去那里购买电脑。

但袁亚非的买买买模式,搞得各大电脑城没有了现金流来源,货物的更新和周转出现问题,顾客自然越来越少,恶性循环之下电脑城名声就臭了。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平台的兴起让原有的电脑城模式毫无反手之力,毕竟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商品不仅便宜,就连配件的各项指标也完全透明,全然不用担心被坑。

总的来说,袁亚非靠着时代风口崛起,又在风口改变风向后迅速落地,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首富到首负

2018年,三胞集团总规模为880亿,但负债规模却高达600亿,现金流负债15亿。

为了拯救公司,袁亚非选择变卖私人财产,但在巨大的窟窿面前却无济于事,挣扎到2022年之后,名下五家公司被注销,总负债600亿,成为了失信人员。

从南京首富变成南京首负的袁亚非,靠着之前的光环四处贷款,而银行和机构也更愿意相信一个拥有无限辉煌的客户,所以每次大富商破产之后,总会跟着巨额的负债。

参考信源:和讯新闻2022-04-17《袁亚非:从南京前首富到老赖,玩坏千亿集团,600亿负债怎么办?》

参考信源:齐鲁壹点2023-03-24《三胞集团“澄清”宏图三胞破产,口水仗背后的电脑产业升级战》

参考信源:同花顺财经2025-01-16《5年财务造假累计480亿,公司被强制退市,实控人被市场禁入》

4 阅读:639

世汀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