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讲笑话,众人大笑为何宝钗不笑?答案在林黛玉讲的笑话里

小涵读书 2023-04-30 19:08:03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精读《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讲笑话,薛宝钗不笑有深意,林黛玉讲笑话,薛宝钗大笑有玄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款待她。

为了让大家开心,王熙凤出面捉弄刘姥姥。刘姥姥主动配合,开宴时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王熙凤忍俊不笑,林黛玉、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人笑得前仰后合,薛宝钗却一如平常,众人开怀之际,她为何却不笑不语呢?

1.对于薛宝钗来说,刘姥姥讲的笑话不可笑

刘姥姥讲笑话,大家发笑的主要原因,是笑话通俗易懂,自贬自嘲,贬低自己取宠于众人。

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容易被触发“笑点”,大笑一番。

薛宝钗与众不同,她的笑点是不俗而是雅。

刘姥姥离开后,众人聚在贾惜春房间里商议画画时,林黛玉提议要将刘姥姥画在大观园里,并说出了《携蝗大嚼图》,众人听了,哄然大笑,前仰后合之际,只听“咕咚”一声响,原来史湘云直接笑倒在地。此时薛宝钗也大笑不止,并笑着说:

“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得动不得了。”(《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刘姥姥的笑话俗气可笑,却无法击中薛宝钗的笑点;林黛玉的笑话高级经典,让薛宝钗笑得动不了。由此可知,刘姥姥讲笑话,薛宝钗不笑,源于个人文化修养与众不同。

从文化修养上来看,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不分上下,为何林黛玉能笑,薛宝钗不笑呢?所以刘姥姥讲话,薛宝钗不笑另有原因。

2.林黛玉的讲了一个笑话后,透露出薛宝钗不在刘姥姥面前发笑的真相

薛宝钗作为寄居在荣国府里的亲戚,与同时寄居在荣国府里的林黛玉的身份表面上一样,本质上截然不同。

林黛玉身上流淌着贾母的血液,荣国府上下都把好作为自家人看待;与此同时,却一直把薛宝钗当作亲戚对待。

薛宝钗过生日,贾母出面,王熙凤操办,生日当天,“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庚辰双行夹批:是家宴,非东阁盛设也。非世代公子再想不及此。]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王熙凤带队夜查大观园,从怡红院出来时对众人说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从诸多细节对比可知,林黛玉是荣国府的自家人,薛宝钗始终是做客的亲戚。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以王夫人的亲戚进入;薛宝钗寄居荣国府,也是投奔王夫人的亲戚,客观上,刘姥姥与薛宝钗的身份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笑的笑话,薛宝钗也无法笑出口。

3.薛宝钗做法的启示

薛宝钗的做法,让人怀疑她不天真烂漫,甚至有些工于心计。

薛宝钗不笑,笑点低是一个原因,但工于心计却是主要原因。

薛宝钗为何要工于心计?生活所迫。

薛家是皇商之族,薛宝钗的哥哥薛蟠本该担起振兴家族的重担,但他不学无术,只知吃喝玩乐,家中大小事务均需要薛宝钗筹划算计。

荣国府内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看客下菜。寄居在这样的大家族里,薛宝钗必须谨言慎行,小心翼翼,所以刘姥姥讲笑话,她不能与大家一样开怀大笑。

工于心计让她最终笑到最后。

《红楼梦》第二十回记载:

史湘云到了贾府后,宝玉和宝钗在一起,听到史湘云之名,两人一同前往。脂砚斋在些批注:

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情,有何趣味哉!

从脂砚斋批注可知:宝钗最终不仅如愿嫁给宝玉,还过上了夫妻共同追忆往事和故人的幸福生活。

现实生活中,工于心计的女孩子往往知已知彼,知行知止,知进知退;能够受到长辈们的喜欢,同辈们的认可,晚辈们的尊重。所以薛宝钗的笑与不笑,值得大家学习;薛宝钗的为人处世,值得大家效仿。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0 阅读:34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