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京某菜市场的鱼贩熟练地刮鳞剖腹时,鲜少有人认出这个满身鱼腥味的汉子,竟是荧幕上英姿飒爽的特种兵专业户。 2023年夏天,一组李飞系着防水围裙卖鱼的照片引爆网络,评论区里“作秀”“炒作”的质疑声浪中,这位国家二级演员始终沉默以对——直到近日母亲颤巍巍掏出的记账本曝光,人们才发现这场人生转型背后藏着36年的亲情债。
1987年的江苏南通,16岁的辍学少年在电工培训班里焦躁地拧着螺丝。 李飞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怎么也想不到十年后自己会成为南京军区文工团的台柱子。 当年那个数理化总不及格的“问题学生”,在父母捶胸顿足中扔掉万用表,用三个月恶补考进艺术殿堂时,连考官都惊叹他身上带着“野草般的生命力”。
2009年《狙击生死线》片场,首次触电的李飞在40度高温下匍匐八小时,作战服被砂石磨出破洞。 导演刘猛看着监控器里他充血的眼睛,当即拍板加戏:“这小子眼里的狠劲,是科班演员演不出来的。 ”随着《我是特种兵》系列连拍五部,这个没有经纪团队的愣头青,硬是靠真枪实弹的演技在军旅剧黄金年代杀出血路。
2020年的影视寒冬来得猝不及防。 横店影视城的军械道具库里,李飞摩挲着陪伴他十年的95式仿真枪,微信里躺着三个被资方叫停的特种兵项目。 流量明星裹挟着仙侠甜宠剧席卷而来,这个曾创下单剧重播37次纪录的硬汉,突然发现连试镜通知都变成了“仅限30岁以下”。
“有剧组找我演炊事班长,台词总共三句半。” 李飞苦笑着回忆转型阵痛期。 当他鼓起勇气试镜都市剧商业精英时,投资人在简历上画的红叉几乎戳破纸张——观众早把他和军装焊死在心里。 同期出道的演员开起直播公司,他却默默注销了认证账号:“我这辈子只会演两种人,军人和儿子。 ”
玄武湖边的早市总在凌晨四点苏醒。 72岁的李妈妈数着二维码到账的提示音,身旁儿子正把氧气泵插进暂养池。 泛黄的记账本记录着这对母子的另类片场:2022年3月17日,鲫鱼15斤亏本促销; 5月生日当天卖出198条黄辣丁,收入恰好凑够心脏支架复查费。
三年前父亲突发脑梗那夜,李飞在ICU门口发现母亲偷偷捡瓶子的背影。 这个曾在镜头前纵身跃下直升机的硬汉,第一次意识到光鲜片酬从没换算成父母碗里的热汤。 当母亲坚持要守着三十年鱼摊,他索性搬回老宅:“剧组等戏和等鱼贩开张,都是把日子熬出滋味。 ”
面对“明星卖鱼”的热搜风暴,李飞始终未开通短视频账号。 有MCN机构开出七位数签约费,条件是让老母亲配合拍“孝子人设”短剧,被他用带鱼内脏糊了满脸。 如今他手机里存着300多条试镜录音,鱼摊案板下压着《现代渔业养殖技术》,偶尔给社区消防队义务培训逃生技巧。
当娱记追问是否后悔离开娱乐圈,这个曾经的军旅顶流望着粼粼水池笑了:“昨天帮王大妈留了两条江团,她孙子考上军校了。 ”菜市场的阳光穿过防水围裙照在他身上,恍惚间又见当年《火凤凰》里那个为救战友滚落山崖的特种兵——只不过这次,他守护的是人间烟火里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