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才高八斗、名留青史的文学大家,与司马光、苏轼等一众文坛巨擘相交甚笃。
他也是极具争议的改革家,两度拜相推行变法,试图力挽狂澜,却以失败落幕。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来自江西临川的才子 —— 王安石。
天赋异禀,崭露头角
公元1021年,王安石诞生于江西临川的一个小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王益堪称学霸,23岁便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优良的家族基因赋予了王安石聪慧的天资,他自幼热爱读书,且拥有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的非凡能力,宛如天才神童。
中学课本里我们学过的《伤仲永》,或许正是王安石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对天赋与成长的深刻思考。
成年后的王安石并未如方仲永那般泯然众人。
公元1042年,年仅21岁的他一举考中进士第四名。
原本王安石被考官列为榜首,却因试卷中的某句文字犯了忌讳,惹得宋仁宗不悦,最终与状元之位失之交臂。
考中进士后,王安石放弃了留在京城任职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地方担任知县。
这一任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间,他将地方治理得井然有序。凭借出色的政绩,此后他又相继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任职。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让王安石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执政经验,也使他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初谏未纳,蛰伏待变
彼时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
内部积贫积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外部则饱受辽和西夏的侵扰,国势摇摇欲坠。
王安石虽不贪恋仕途高位,但内心一直渴望能有所作为,改变国家的现状。
公元1058年,他向宋仁宗呈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奏书中,他言辞恳切地主张推行新政,革除旧弊,以实现富国强兵。
在位已久、求稳怕乱的宋仁宗,宁可维持现状,也不愿轻易尝试变革,最终并未采纳王安石的主张。
这次挫折虽让王安石备受打击,但也为他日后的变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君臣携手,变法图强
公元1068年,宋神宗赵顼即位。
年轻的神宗血气方刚,满怀治国壮志,早闻王安石大名的他,即位不久便立即召见王安石,共商变法事宜。
一番深入交谈后,宋神宗与王安石这对志同道合的君臣搭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一场改变北宋命运的变革之旅。
公元1069年,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一场规模宏大的变法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此时的王安石48岁,阅历丰富,雄心勃勃,终于迎来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不久之后,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保甲法等一系列新法陆续颁布实施,史称 “熙宁变法” 或“王安石变法” 。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在不增加百姓赋税负担的前提下,充实国库,增强国家实力。
随着变法的逐步推进,北宋国库收入实现了由亏转盈,甚至积累了可供朝廷 20 年财政支出的储备。
在军事上,“熙河开边”更是让北宋一举拓地千里,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这些成果来看,王安石变法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变法遇阻,功亏一篑
随着变法的深入,新法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客观来讲,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偏差,甚至演变成扰民、损民、加重民众负担的行为。
以募役法为例,实施后百姓叫苦不迭。
就连担水、理发、茶饭之类的小买卖,若不交免役钱都不许经营,部分商人甚至以死抗争。
保甲法推行时,民间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和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压力,发生了多起自残事件,有的百姓甚至砍下自己的手臂。
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最差的当属青苗法。
青苗法原本规定,在青黄不接时,以较低利息给农民贷款,秋收后再连本带利收回,旨在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避免他们遭受高利贷的盘剥。
但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获取利息、增加官府收入,强行摊派贷款,一些并不需要贷款的农民也被强行要求借贷,官员们将借贷变成了谋取私利的手段,利民政策反而成了扰民之举,既不合理又加重了农民负担。
由于青苗法涉及广大底层农民,最终引发了民怨沸腾。
公元1072年,东明县甚至发生了1000多农民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件。
自新法实施以来,王安石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当时许多朝廷中的贤臣也纷纷反对变法,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
变法的推行,使得王安石众叛亲离,昔日相交十几年的好友司马光与他反目成仇,针锋相对。
曾有师生情谊的欧阳修不惜丢官也要抵制新法,就连他一手拉扯成人并送上仕途的弟弟王安礼、王安国,也与他意见相左。
其实,这些人并非完全反对变法,有些人只是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纠正变法中的错误。
但王安石性格倔强,毫不妥协,被人称为 “拗相公”。
他坚持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对于变法中的偏差拒不纠正,还将所有对新法有意见的言论一概斥责为奸邪之论。
这使得他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愈发紧张,变法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公元1074年,变法推行五年后,天下大旱,灾民流离失所。
有人借机将灾祸归咎于新法,大臣郑侠绘制了一幅《流民图》,描绘百姓的困苦,抨击新法,并请求罢免王安石。
同时,宋神宗的祖母、母亲也纷纷指责王安石变法祸乱天下。
宋神宗在巨大压力下,不得已免去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不过第二年,宋神宗又重新任命王安石为宰相,继续推行变法。
新法实施过程中问题不断,反对者声势浩大,王安石复相后并未得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矛盾重重、分裂严重,新法的推行举步维艰。
一年后,心力交瘁的王安石又遭遇长子病故的沉重打击,身心遭受重创,于是辞去宰相职务,隐居江宁。
恩怨释怀,身后争议
文豪苏轼曾因上书指责新法而与王安石产生过节。
当苏轼突遭 “乌台诗案” 大祸时,已经隐居乡里的王安石却上书为他鸣不平。
离开了官场,摆脱了党派纷争,王安石与苏轼以文相知,一笑泯恩仇,成为好友。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势力上台,新法被全面废除,史称 “元祐更化”。在神宗去世的第二年,王安石也郁郁而终,享年 66 岁。
王安石变法40年后,北宋灭亡。
不少人认为新法加剧了社会矛盾,将北宋的灭亡归咎于王安石。
这也导致后世对王安石的评价褒贬不一,分歧巨大。
从南宋到清朝,官方和史学界大多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南宋学者罗大经直接将王安石与秦桧并列;明代 “三才子” 之首的杨慎,不仅认为王安石是奸臣,更将其评为 “古今第一小人”。
直到近代,王安石的风评才有所好转,肯定他变法的人越来越多。
梁启超先生称王安石为 “三代以下唯一完人”,是百年难遇的英杰。
王安石一生,不讲究吃穿,不近女色,常年身着一件破衣衫,甚至不爱洗澡、不常洗脸。
苏洵曾描述他 “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黄庭坚评价他 “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乃一代伟人”。
自古以来,改革对于既得利益者而言,无疑是砸人饭碗、断人财路,这也导致改革者大多难以善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固步自封往往只有死路一条。
王安石就像那个时代心怀理想的孤独行者,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而不悔。
他的变法虽存在自身的缺陷和问题,但其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激励着后人在追求进步与变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