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07年中国特有植物,宣布灭绝一年后,为何在重庆又发现了?

随性的漂流者 2025-01-02 18:01:56

最常见也是最多人听的树木最害怕的就是人。

人对树木的伤害相信大家都有一些了解,不同于其他的动物类,人类不仅会无缘无故的砍伐树木,不会因为树木的品种不会去考虑好好的保护起来。

除此之外,人类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破坏树木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让树木因为没有环境条件无法生存,从而灭绝。

中国有着非常多的珍贵植物,这些植物大多数都非常珍贵,甚至可以说它们是比金贵的。

因为在某种情况或者说某种时机下,如果这些植物被人类砍伐或者说毁坏之后,有可能就会被人类永远想要再生长出来的事情。

这些植物中也有中国特有植物-崖柏,但是崖柏就以它独特的生长理念和生存条件深受大家的喜欢。

在1892年的时候,有一位法国产教士根据其独特的特征找枯朽的崖柏树梢,奇迹般的发现了崖柏,并从此崖柏走上了植物发展中的传奇。

消失107年 崖柏缓缓归来。

1892年这名法国传教士首次发现了崖柏并采集标本,经过七年的漫长旅途,在1899年的时候才正式发表了崖柏命名论文。

崖柏这个名字就是这名法国传教士为它命名,其中有伯伊西神父的一部分,同时还有柏树的后半部分。

自此之后崖柏来到人们的视线中,成为了植物学界中一个无比新的植物物种。

和其他植物不同的是,崖柏是在悬崖陡壁上生长起来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东段的大巴山以及四川盆地边缘地带。

主要分布到四川、陕西、重庆、湖北境内等地区,它们最多同时出现在海拔千米以上,极少出现在海拔二千米以上。

但是即便如此,崖柏的生命力依旧顽强,并且主要是以杜仲木的悬崖石隙和岩缝生存。

还记得前不久被宣布已经灭绝107年了,它们为何又出现在重庆境内呢?

1998年在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崖柏,当时重庆境内的人们都为之疯狂,11月份前往考察的人数已经高达七万多人。

因为崖柏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因此当时在重庆境内发现的这株崖柏也迅速被运回法国作进一步研究。

然而根据后来对比计算,这株来自重庆的崖柏仅仅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崖柏中的70倍多一点,而这70倍还只是重庆一处发现,并且只有重庆极小区域范围内才会生长。

后来又被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其角度和生物学分类上认为重庆境内的这株崖柏应该是1840年代发现于四川的一株新样本。

崖柏别名又叫悬崖杜仲木,是一种常绿乔木,通常高度为10~30米之间,胸径普遍达50厘米左右以上,有单干或多茎现象,这是因为主干会被原生代谢物不断分泌出来的物质覆盖住后再慢慢凝固成块状,再加上时间长后主干变得更坚硬了。

为了防止风吹雨打造成损坏再加上这些原因就反演成了多茎,或者说为了防止营养过度消耗导致死亡,衰老等导致死亡,也就形成了多茎的现象。

要知道悬崖环境可是最适合杜仲木生长的地方,众所周知的道理就是风大雨多,时不时就会来场雷雨,对于植物来说,并不是说好就能保证一定下雨,也不是说好就会有阳光。

在极好的条件下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植物都是极容易吸引人眼球的,不仅容易引起动物注意,也容易被人类发现等其他更致命的问题。

而悬崖环境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比较险峻,不容易有人发现,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前去探索。

这种艰难险恶环境下成长起来植物基本上都是比较珍稀的,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都存活下来已经是十分出色了,自然不容易再繁殖成长。

然而悬崖环境条件又非常适合某些植物生长,非常矛盾的是虽然条件非常适合,但这并不是结局。

困扰繁殖研究。

现在想要发展一项事业就要有自己的目标指向,不能盲目的行动,否则就容易走入误区或者无所事事。

之所以说不能盲目的行动是因为需要提前规划好一步一步行动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落地计划等,跟随目标再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扩展,这样才能快速找寻到有利于事业发展建设点。

同样研究人员想要繁育出更多数量的崖柏也需要一个很好的目标阶段计划,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能够确定好行事原则,然后根据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在植物进行繁殖的时候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种子的成活率太低。

主要原因就是环境问题,因为悬崖环境太高了,使得很多动物爬不上去。

众所周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动物都会不自觉地将水果吃掉,吃掉后会将不能消化部分排出来,这就是自然环境下植物种子的播撒方法,没有动物也就不能繁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冬季季节非常恶劣,而且夏季容易发生雷电天气,这些天气都会给种子带来巨大影响,所以现在科研工作者必须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难到他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他们决定进行扦插繁殖,这是一项古老的方法,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在50年代的时候,当时一片景区内还长有大量野生的崖柏,科研工作者凭借经验取了一小段桩进行扦插繁殖。

结果局部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这算是特殊情况,因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成功过一次,但是面对失败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迎难而上,继续攻克这一难题。

随着科研技术的发展成熟,也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科研成果,其中就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是一项新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在各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于崖柏繁育工作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80年代成功培育出100余个幼芽以及几十个植株,为后续的大量扦插繁殖奠定了基础,并且还将这一技术推广。

除此之外,为了给这种强烈喜爱阳光喜光照植物提供更宜居环境,科研人员还研制出了人工改造悬崖诞生崖柏的新技术。

保护种群成果显著。

由于悬崖环境创建条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将崖柏种群迁至更适宜成长环境则是保护其种群不被破坏的一条道路,因此出现了迁地保护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并且我国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迁地保护基地,同时还按照不同地区的适宜条件将其分为南方基地以及北方基地等,多方面进行迁地研究和保护工作。

后来又在全国多个地方建立起了多个崖柏繁育基地,并且随着时间推进慢慢重现自然发展态势,这些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对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研究贡献巨大。

从此之后,我国又建立起多个治体保护基地,同时还有多处园林绿化中心,在繁育工作不断推进之下,我国的繁育成果也是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繁育成功174万株,并且这些繁育出来成果不仅促进我国野生崖柏种群恢复,也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更对我国医疗养生方面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选择。

2013年的时候云南省也计划齐齐发掘当地所蕴藏丰富知识资源,其中就包括破碎异域异常丰富的一些植物资源,其中当然也包括异国野生山茶科植物以及未发表的新物种,还有10多个新属及30多新种,这些都极其珍贵,有可能成为影响世界植物发展的一份资料贡献。

在此次研究中,以野生山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科学考察中先行对其进行分子数据评估,这些新数据将为今后的命名打下基础,为植物分类学研究提供全新知识信息,以及它们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今后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0 阅读:5

随性的漂流者

简介:每天带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