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风口上起舞的“爆款工厂”

齐鲁晚报 2025-04-17 09:31: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刘腾

微短剧近年来发展迅速,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并通过“微短剧+”模式,向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等多元领域延伸。站在微短剧风口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在2024年4月启动运营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正式跻身国内微短剧产业链。截至目前,这里共拍摄微短剧131部,其中出海短剧21部、精品短剧14部,爆款率30%,成为一个迎风起舞的“爆款工厂”。

抢滩布局

微短剧“爆款工厂”频出精品力作

如今,微短剧已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快速崛起的“新赛道”。乘着微短剧爆火的东风,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人气飙升,131部微短剧从这里诞生走进观众视野。

“例如在基地取景拍摄的作品《大过节的》全网有效播放量超过3.3亿次,上线时霸榜热播剧榜首。近期由基地作为主场景拍摄的《继承风暴》,有效播放量已破亿,上星湖南卫视,并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运营负责人逄伟介绍,基地先后获得国家广电总局评选颁发的“全国微短剧基地排行TOP10”、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评选颁发的“年度摄制基地”等荣誉。

据悉,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山东海看网络科技和融创青岛公司三方合作,致力于共同探索微短剧精品化发展新路径,深度赋能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创、投、制、审、宣、发”为一体的中国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

以多样化场景为突出特色,基地内场景类型丰富,现代与古典交相辉映,室内与室外无缝衔接,可为各类微短剧拍摄提供丰富选择。基地总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拥有100多个拍摄场景,能同时容纳多个剧组拍摄。此外,藏马镇主动配合基地协调辖区学校、镇村办公室、田园风光等场景,充分挖掘美丽乡村的影视资源潜力。其他合作资源还包括火车车厢、游船轮渡、游艇、码头、机场航站楼等场景,以满足剧组多样化需求。目前,基地仍在不断开发新场景,包括星光岛片场投入建设2栋别墅,别墅内部包含20余个豪华房间,提供办公、娱乐等现代室内拍摄场景。

青岛古麦嘉禾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拍摄多部微短剧,制片人刘佳称赞这里场景多、环境安静,还有好的政策支持,今年计划拍摄超10部新作。

“基地成立初衷之一是为丰富青岛影视‘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的发展格局,以满足不同体量、各种题材影视项目的取景拍摄需求。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弥补了青岛在短剧、中剧及微短剧等领域的空白。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优势,争取更多优质微短剧在这里诞生。”逄伟介绍。

双向赋能

打造“影视+文旅”创新融合样板

与传统影视城不同,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并非单纯为影视创作而建,而是以文旅为核心,打造以旅游度假区为主体的国家级引擎项目。将“投入小、见效快”的微短剧业态与“投入大、周期长”的文旅产业相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正着力探索“影视+文旅”创新融合样板。

据悉,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成立的另一大初衷,就是以藏马山影视外景地为核心,以微短剧为切口,盘活文旅业态,赋能文旅发展,通过影视IP的延展,推动地方经济与文旅产业增长。

“我们在原有文旅资源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影视化改造,赋予其影视基地的功能,这种模式实现了文旅与影视的深度融合。随着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启动运营,越来越多的剧组来到这里取景拍摄,不仅为当地带来人气,还有效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基地显著提升了当地日常及淡季整体人气。”逄伟介绍,“目前来看,基地对文旅发展的推动作用初见成效,例如剧组在基地拍摄期间,因吃、住、行需求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业态发展。影视拍摄带来的推广效应十分显著,多部爆款微短剧为景区带来高关注度,也为文旅品牌提供高效宣传渠道。”

去年10月,影视制作人蓝法凯带领团队走进藏马山,完成了一部微短剧的拍摄。在他看来,微短剧是文旅推广的重要手段,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与藏马山的结合有着突出优势,结合文旅项目优势拍摄定制剧,非常适合当地的文旅推广。

丰富的拍摄场景是藏马山的一大亮点。这里生活、办公、休闲、室外、古装等场景一应俱全。滑雪场、马场等游乐区,花海草甸、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区是绝佳的室外拍摄场地。藏马镇还积极协调辖区学校、镇村办公室、村庄田园等免费供剧组使用,让宁静村落增添“人气”与“名气”,盘活当地资源,让田园风光转化为影视生产力。

通过“内容+场景+传播”的创新模式,微短剧有效推介了文旅资源、激活了文旅消费,成为拉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此外,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拥有丰富场景资源,包括《封神三部曲》拍摄场景西岐城墙、西伯侯大殿等。这些场景不仅具备影视拍摄条件,还兼具旅游观光功能。

“我们正在策划将这些资源打造为大型体验乐园,以封神主题IP提炼旅游体验主线,贯穿游乐、康养、农业、住宿、餐饮等业态。”逄伟说。

双轮驱动

“政策+服务”构筑产业发展高地

随着网络微短剧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一系列支持政策陆续出台。

2024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与广电行业协同发展。随后,青岛市制定并印发《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扶持“青岛出品”精品网络微短剧项目实施细则》。这些政策从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内容创作生产、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完善合作机制等多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青岛出品”网络微短剧制作。

此外,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支持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的若干政策》,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拍摄的优秀微短剧(包括小程序剧)给予单部作品最高100万元奖励,吸引更多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鼓励微短剧创作生产,青岛西海岸新区正逐步构建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新高地。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依托青岛影视基地成熟完善的影视制作供应链,整合周边丰富优质的文旅资源、剧服资源,以及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正着力打造中国微短剧影视基地的标杆。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负责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相关政策奖励;海看负责将旗下微短剧板块落地新区,开展微短剧全链条业务,并利用自身资质及优势,提供审核及技术平台、推广分发服务;融创负责依托阿朵小镇、藏马山外景地等,根据微短剧拍摄需求,对现有场地进行场景改造,并会同海看联合运营基地。

不少来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拍摄的制片人认为,基地不仅政策支持有力度,还提供优质的拍摄场景和协拍服务,一些合作场景收费合理,总结下来就是服务好、费用低。

目前,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在持续开发新场景的同时,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从吃住行到服化道、群演、器械等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下一步,基地将进一步提升制作、剧组服务、演员配套等各项服务能力,为全国微短剧影视机构提供系统配套服务和支持,打造微短剧影视文化产业中心、影视文旅新地标。

为吸引更多剧组前来拍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持续推出各类扶持政策。例如,开展限时场景优惠活动,对基地自有场景实行免费开放;在项目合作中,为合作微短剧平台遴选本地优质承制公司,释放短剧承制资源;推出服化道优惠及补贴政策,为剧组提供有力支持。

针对微短剧行业发展的资金痛点,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从“政策推动”和“资金对接”两个方面提供支持。一方面,基地协助剧组与政府部门沟通,了解并推动补贴政策落实,尽力为剧组争取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基地充分发挥平台桥梁作用,连接资方与剧组。正是这样强有力的支持,许多投资方通过基地寻找合作机会,基地则为其与剧组搭建沟通桥梁,让资金高效注入优质短剧项目,在帮助剧组解决资金困境的同时,为行业输出更多优质内容。

一年时间,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新硎初试。展望未来,基地将完善基础配套、优化服务保障,从单一场景支持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参与剧本开发,打造完善的影视生态体系,并向高规格内容制作迈进,在脚踏实地中寻找突破,在专注精品中成就未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