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重点中学焦虑退学,被爸爸的一个秘密救了:父母对孩子真正的兜底,不是钱,不是资源,而是……

嗨猪的家庭 2024-10-03 13:52:49

“因为我爱你!因为我想救你!所以我决定‘杀’掉你的最爱!”

网友分享的一个案例,让人看得十分窒息:

抑郁症的儿子给自己养了一只猫。

爸爸担心养猫花钱,决定瞒着儿子偷偷把猫扔掉。

他说,把儿子的猫丢了,就能多省出一些钱,给儿子去治疗抑郁症。

有人站在猫的角度调侃:

“我都快把他治好了,你却把我这个主任医生丢了。”

玩笑归玩笑,猫也许治不了病,但它是孩子现阶段的精神寄托,当这位爸爸丢掉猫的那一刻,丢的其实是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有这样一种说法,孩子从儿童期到青春期,年龄增长,学习压力变大,会进入学生时代的“深水区”。

处于“深水区”的孩子,情绪压力增多,对来自父母的情感需求比以往更甚。

孩子的情绪出问题了,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就该起作用了。

当孩子出现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经常愤怒、总会恐惧、情绪低落……

父母如何应对,对孩子的情绪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成长,还有他们心理和人格的塑造都会有很深的影响。

别忽视孩子的“情感求助”

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回忆自己是如何把女儿一点点推远的过程时,忍不住一次次放声大哭。

她说,女儿小的时候,她工作很忙,在女儿一次次哭着求妈妈偶尔陪陪自己时,她每次都无情地推开了女儿。

她松了多少次手,女儿就绝望了多少次。

渐渐地,女儿和她的沟通越来越少,等她反应过来想要给女儿弥补陪伴时,女儿却说:

“你凭什么管我!你根本就不像是我妈!”

孩子在最需要情感陪伴的时候,不曾得到过妈妈的任何情感回应,又怎么能强求她长大后,再用爱回应妈妈?

如果这位妈妈,能在女儿小的时候,关注一些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让她感受到被冷落、被忽视,至少在女儿长大后,她也不会用同样冷漠的态度“报复”母亲。

李连杰也曾在自己的书中分享:

“长大后的女儿,她的世界就像装了一道道的门,她不出来,我们也走不进去。”

可是,看似是长大后出了问题的女儿,其实早在7岁时就已经有了抑郁倾向。

只是,那时候的李连杰忙于工作,从未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

而是直到女儿12岁有了自杀行为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女儿现在的问题,在7岁时就已埋下了伏笔。

长大后“沉默”的孩子,小时候都曾向父母“求助”过。

孩子早就向父母喊过无数遍“救救我吧”,但父母却一直在视而不见。

父母的不以为意和忽视,才是把孩子推向绝望的“真凶”。

没有无缘无故的拒绝,只有日积月累的失望。

有句网络上的热梗:“孩子是小,不是傻。”

即使再小的孩子,也能看清父母言行背后传递出的真实信息。

父母的忽视,从孩子的角度“看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够爱。

当孩子一次次向父母求助无果后,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他们会内化和深藏自己的情绪,直到某一天,父母再也叩不开他们的心门。

父母的爱,是孩子的精神力量

也是他们的唯一救赎

看到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妈妈用爱拯救抑郁、焦虑多年的青春期儿子:

她儿子刚上初中,身高就已经1米95,体育成绩优异,先是被一个知名赛艇教练挑中入队参加训练。

但去了没多久,儿子就说要回来,还说自己每次坐在课堂上,就像身上有蚂蚁在爬。

妈妈虽然不清楚原因,但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选择。

幸运的是,他儿子接下来又以体测第一名的成绩被一所高中录取,但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还是没有顺利进入这所高中就读。

那段时间,她儿子情绪有些消沉,但好在几年后,她儿子还是鼓起勇气决定去考大学,没想到腿部又意外受伤,整个十字韧带完全断裂,胫骨骨折。

当她儿子发现自己的体育梦想可能真的要破裂后,一个人躲进房间里嚎啕大哭,妈妈在门外也着急得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她儿子一脸平静地走出来让妈妈去买点早餐。

等妈妈买完早餐回来后发现,儿子把家里的电视机、电脑全都砸了。

从那之后,她儿子甚至连治病的药也不愿意再吃,最夸张的一次,甚至在家里放了一把火,引来了七辆消防车,这位妈妈也一度陷入绝望。

直到这位妈妈某天淋着雨回娘家,孩子的姥爷给她端了一碗藕汤,孩子的姥姥给她准备好了干净的衣服鞋袜。

姥姥、姥爷那一瞬间本能的爱,瞬间给了这个妈妈抚慰和启发。

从那刻开始,她决定开始改变,积极寻求老师和专家的帮助。

她也逐渐意识到,儿子其实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救。

当她放下自己的焦虑,用无条件的爱一点点拯救儿子后,儿子也在妈妈的情感陪伴下一点点走出了阴霾。

孩子的成长中,难免有挫折和伤痛,但父母的爱,一定是最好的解药。

一位育儿博主也曾分享过一个学霸的故事:

男孩在小学时几乎次次年级第一,可上了初中后,高手太多,他的成绩排名一落千丈。

最焦虑的时候,男孩甚至想要休学。

万幸的是,他的父母及时站了出来。

他们先是肯定孩子的落差情绪,让孩子意识到,到了更高的天地,自然会有更强的对手。他们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这是他成长之路上必然会遇到的挫折。

这种客观的方式,也让儿子的情绪暂时得到了平定。

可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儿子被分到了基础最差的班后,儿子的情绪彻底崩溃了,甚至严重到第二天要去上学,前一天就开始肚子痛。

意识到孩子暂时可能很难扛过这一关,爸爸安慰儿子:

“如果你真的觉得不行,咱们就先退出,别担心,爸妈会站在前面保护你,我们去和你的老师谈。”

也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足了,男孩的内心反而平静下来了。

当男孩决定再试一个月后,爸妈开始继续给足他情感支持,陪着他一起“糊弄”作业,像小时候一样陪着他睡觉,还会跟他分享:

“儿子,你可能不知道,你爸我当年也是个学渣,爸爸当年考过很多100分,不过是三科总分100分。”

听完爸爸的“秘密”后,儿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兜底,不是溺爱,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力量。

孩子精神力量够了,安全感就足了,向前走时,自然就无后顾之忧了。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兜底

从来不是金钱,也不是资源,而是……

李玫瑾教授曾说:“不是孩子无药可救,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一个在父母的持续情感忽视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用反抗、叛逆、对立来逃避父母迟到的爱。

父母不自省,所有的管教都会徒劳无功。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

1、给孩子的“负面情绪”一点空间

心理专家黄仕明曾说过,孩子的每一个错误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正面需求。

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时,不要简单粗暴地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而是把这当成察觉孩子正面需求的契机。

正如儿童心理学中提出的,孩子掌控情绪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太平常的情绪表达时,先不要着急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可以抱一抱孩子,再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看见”自己的真实需求。

父母的情绪支持,一定是给予孩子无声呼唤的最好回应。

2、最好的“情感成长”,是让孩子自己成长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当孩子处于低能量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仅仅是站在孩子身后陪伴和支持孩子。

孩子有能力自愈,但前提是需要父母稳定和足够的情感支持。

就像前文中那位体测第一名的男孩,他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妈妈,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我要一直陷入到情绪中,这辈子都走不出来。

她可能不是每一刻都懂我,但她给我的爱和陪伴却让我战胜了心里的恐惧。”

最好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最好的成长是让孩子自我成长。

给足孩子自我疗愈的空间,你会发现,当那段黑暗时光度过后,孩子有能力重新给自己建立起情绪力量。

3、不让父母的情绪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说到这里,想起之前刷到的一个视频,一个男孩在练习滑板动作时,因为动作没有符合爸爸的期待,被爸爸连续几脚踹在头上、身上。

而爸爸对此的回应是,儿子练动作有些冲动,要让儿子冷静一下。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说:

“这世上有一种父母,他们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就会把情绪宣泄给孩子,还要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

父母无意识中表现出的负面情绪,会成为孩子认知成长中最大的情绪垃圾。

一个经常无端责骂、批评、指责孩子的父母,孩子长大后也会变得易怒、易躁,情绪不稳定。

有网友曾分享过一个有趣的视频:

他说爬山最好的方法,是用气球吊着背包。

而父母的情感支持,就是那个帮助孩子“爬山”的气球。

为人父母,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正向的情感链接了,我们说的话孩子才愿意听,我们做的事孩子才愿意学。

好父母,都是不断在成长自我的。

养育的路上,总会有各种的问题出现。

但只要我们时刻成长自我,时时修正、迭代自己的养育方法,我们就能做好孩子的心理陪伴者,陪伴他们走向更健康、灿烂的人生。

0 阅读:4

嗨猪的家庭

简介:本号主要以分享亲子教育、育儿、家庭关系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