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终于支持通话录音了。确实是个好事儿,但这事儿可能跟你想的有点不太一样。
7月30日,苹果推送了新的系统更新——iOS 18.1和iPadOS 18.1开发者预览版Beta更新。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带来了“苹果AI”——Apple Intelligence的预览。不过,目前的相关功能还没完全开放。
在已开放的功能中,“通话录音”功能引发了网友大量的关注和讨论。和安卓手机的通话录音功能略有不同,当你用苹果手机进行通话录音的时候,你和对方都会在通话中听到来自苹果的提醒——“此通话将录音”。
网友看到这个消息,直呼好家伙,吐槽道:这意思是说“我开始录音了,你说话注意点”。因为在很多场景下,使用通话录音,都是在悄悄取证,这么大张旗鼓地告诉对方我正在录音,还怎么取证?
不过,也有网友支持苹果的做法,表示这是尊重隐私。相反,未经对方同意偷偷录音则是违法行为,并搬出了相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5年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中指出,“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
咦?照这么说,安卓手机用了这么久的通话录音功能,都是不合法的?
其实不然。
早在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提字第212号中,就对“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做出了解释,表示应当将其理解为:系对涉及对方当事人的隐私场所进行的偷录并侵犯对方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才是不合法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私自录音只要没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严重违背公序良俗,都可以是合法的。当然,这其中具体的适用标准就得靠法律专业人士来判断了。
也有网友说了,大家都别盯着合不合法。说到底,通过手机通话录音来取证,只是通话录音的一个小场景。
其实,我们使用这个功能更常见的场景,正是安卓手机所宣传的:录音并转文本、总结摘要,只是为了记录通话中的重要信息,避免遗漏,提高效率。比如,通话中提到的地址、电话;电话会议中领导布置的重点工作事项,帮助生成会议纪要等等。
但即便如此,我们的通话录音也是单方面知情的。从产品体验的角度来看,在日常通话中,如果你知道对方正在对通话进行录音,即便没什么顾忌,心里也难免会有所别扭,心生抵触。
客观来讲,苹果手机在通话录音开始前提醒双方,在法律上可以说是没有瑕疵的,但其实用价值却要大打折扣,有网友表示用起来有压力,不太敢用。
当你第一次体验苹果手机的通话录音功能时,可能会被“此通话将录音”吓一跳,担心给通话的另一方带来不适。于是又赶紧取消录音,这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听筒里还会传来“此通话已不再录音”的语音提示。
最后,你会介意打电话时对方录音吗?留言唠唠吧。
一个安卓多少年前用烂的功能,现在才残缺上线。
习惯开着通话录音的人,我是不太敢和他聊太多的
垃圾苹果nfc 都还用不上,花那破钱去卖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