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限制半导体设备的出货,将中国半导体彻底锁死在14nm,美国已经联合日本、荷兰达成了“三方协议”,要对包括光刻机、刻蚀机在内的相关半导体设备进行出口管制。不过,这三方都有着各自的算盘和心思,荷兰、美国虽然一边叫嚣着要对中国半导体进行围追堵截,一边自家的企业又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货,在中国市场赚更多的钱。
而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小弟”,从来想的都是配合美国的行动,不仅跟着美国的脚步对中国半导体进行打压,而且还率先履约,好获得美国的支持。
可这三方国家没想到的是,中国已经正式下达“逐客令”了,持续减少对于进口芯片的需求,所以,该和美芯说再见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方围绕着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半导体起步较晚,在竞争中并不没有明显优势,想要加速国产芯片的突破,就不得不寻求合作。
美国正是抓住了中国半导体的软肋,为了全面遏制中国科技的崛起,美国于是联合日荷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展开了制裁和打压,因为美国、荷兰和日本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
美国自然不必多说,作为半导体的发源地,不仅拥有英特尔、高通、英伟达、苹果等世界顶尖的半导体企业,同时在芯片的制造、设计、封装及测试等环节都拥有了技术优势,全球大部分的半导体企业都难以绕开美国技术。
而日本同样拥有大量国际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如东芝、日立、尼康、佳能等。如果日不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曾经被美国打压过,甚至有可能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存在。
至于荷兰,一个ASML就足以让荷兰屹立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第一梯队,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量产EUV光刻机的厂商,ASML凭借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在半导体生产环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可为了限制中国半导体的崛起,这三方国家在美国的唆使下组成了“三边同盟”,要对中国断供先进的光刻机等设备。对于中企来说,如果不能正常获取ASML的光刻机,确实会带来严重的打击。
不过像高通、英特尔等美企和ASML并不想彻底失去中国市场,前者用“中国特供版”向中国市场出口芯片,后者表示1980Di及以上型号光刻机向中国市场供货不受影响。
可是,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即使美企想要将芯片卖给我们,也得看我们要不要了。
据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份,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2701亿颗左右,同比减少了16.8%,进口所耗费的资金为1913亿美元左右,同比减少了21.6%。
可见在华为事件发生之后,大量中企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还是很有效果的,目前成熟芯片国内已经基本可以量产,中芯国际先后在上海、天津、北京、深圳等地建设了4座成熟芯片晶圆厂,一旦全面投入量产,预计月产能将达到34万颗左右。
中国市场对于成熟芯片自给率的提升,说明对于国外芯片的依赖程度大幅度降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通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3%,AMD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8%,日本尼康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8%。
除了荷兰的ASML凭借着光刻机的出口稳住了营收之外,其他包括美芯企业、日芯企业在内的大部分半导体企业的营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可见,美日荷的“三边同盟”正在被不攻自破,中国市场已经下达了“逐客令”,正在逐步摆脱对美芯和日芯的依赖。
对此很多美芯巨头其实早有预料,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表示芯片禁令在短期内或许会有所成效,可是从长期上来看只会导致技术封锁反效果出现。
而英伟达的CEO黄仁勋也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别无选择,一旦无法和中国进行交易,英伟达将会受到巨大的伤害!
不过美国不撞南墙不回头,即便是多家美芯巨头联合情愿,拜登团队也没有放弃针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措施。不过,如今不是美国不卖芯片给中国,而是中国想不想买了,一旦我们在先进光刻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先进工艺芯片的制造,就可以彻底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