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敏学去世后,被追赠正部级待遇,李立英:我不应享受的就不享受

史在没有弦 2024-09-06 02:50: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一个充满敬意与悼念的清晨,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一位在战火与和平时期都留下深刻印迹的老战士,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多彩的84岁人生。身为“上井冈山第一人”的他,留下了怎样的遗产和精神,继续激励着后来人?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贺敏学和他的两位妹妹贺子珍、贺怡被当地人敬称为“永新三贺”。他们家族虽然以书香著称,但贺敏学的性格却并未沾染文人的柔弱。相反,他的性格更像是江西永新那崇山峻岭般坚韧和不屈,他的果敢和坚毅是出了名的。

从小贺敏学就表现出对武艺的浓厚兴趣,对传统学业的兴趣则相对淡薄。尽管他的父亲贺焕文是位饱学之士,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学术衣钵,家中经济条件虽不宽裕,贺焕文仍旧力图为他聘请了私塾教师。然而,贺敏学对儒学经典提不起半点兴趣,经常逃课,私塾教师对此束手无策。

为了更好地教育他,贺焕文将贺敏学送至县城的一所较为正规的学校,希望严格的学校环境能让他定下心来。但贺敏学的叛逆精神并未因此磨灭,不久后他便牵头发起了一场学潮,结果被学校开除。这一行为让贺焕文极为失望,他一怒之下将贺敏学以及当时也在求学的两个妹妹一并禁闭,希望通过严格的管教让他们反省。

尽管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贺敏学却对武术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曾悄悄拜入当地一位武术师傅门下学艺。一次,因为师傅的严苛要求,他在饭桌上被要求忍受侮辱,愤怒之下他摔碗而起,这一行为让师傅对他刮目相看,也增加了他在同辈中的威望。

他的正义感十分强烈,有次见到几名闹事的士兵在茶馆骚扰民众,贺敏学毫不犹豫地拿起烧红的火钳反击,这种无畏的举动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

中学时期,贺敏学成为学生会领袖,并与后来一同加入井冈山革命的袁文才结下深厚友谊。他们俩曾在夜深人静时潜入地主家中,对其进行了惩罚性的打击,这一行为反映了他们早期的反抗精神。

作为永新县共产党的领导者,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贺敏学屡次带领部队取得战斗胜利,个人也多次受伤。这些经历进一步磨砺了他坚不可摧的意志,确立了他在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形象。

在1927年的夏季,随着永新暴动的尘埃落定,贺敏学被选举为永新县的领导者,担任县委书记以及永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的重任。在这一关键时期,他也成为了赣西农民组委军的副总指挥和党的代表,承担起了革命的重大责任。

到了9月19日,毛主席携带数千名工农革命军抵达永新三湾,对当地部队实施了重组与整顿。紧接着在10月17日,毛主席抵达井冈山,他立即写信给贺敏学,要求其前来井冈山,加强革命力量。

毛主席之所以召唤贺敏学前往井冈山,是为了组织一场涵盖永新、宁冈与莲花三县的重要联席会议,旨在加强党的组织和统一战线。这次会议成了贺敏学初次与毛主席的直接对话。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留下了贺敏学,进一步咨询关于井冈山的战略部署和地方情况。

在井冈山,毛主席暂住在袁文才的邻居家,而贺子珍也居住在袁家。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之间的相识渐渐转变为深入的了解。

贺敏学在此期间不遗余力地帮助袁文才和王佐的部队进行改组,使之成为一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他的努力为整个军队的转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

随着贺子珍与毛主席的结合,贺敏学的地位变得颇具特殊意义。尽管如此,贺敏学对此保持冷静和客观,他坚持声明:“子珍的婚姻是她的个人选择,我仍是那个普通的党员,和以往无异。

到了1933年3月,贺敏学被任命为红二十三军的参谋长。在这一职位上,他协助中央红军,领导了多场关键战役,成为了赣南战区的关键军事力量。

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博古的失策和混乱指挥,前线形势急转直下。贺敏学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他的直言不讳引发了高层的不快,结果被免去军职,并被调派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进行“思想整顿”。在那里他被迫离开了直接战斗的第一线,转而投身于军事教育和战术研究工作,尽管这是一个明显的降职,但他依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热情。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贺敏学在陈毅的领导下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毅不仅是他的直接上司,还在个人生活上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贺敏学之前的婚姻由于战乱和家庭压力已经结束,他在井冈山的岁月里成为了一位单身战士。

加入新四军后,贺敏学与一位名叫李立英的女学员发展出了浓厚的感情。了解到这段情感后,陈毅积极出面充当媒人,鼓励贺敏学不要因为自己的年龄感到自卑或犹豫。陈毅劝解他说:“你的前婚已经结束,现在应当重新开始。你在战场上的勇敢和坚定,同样应用于个人的幸福。年龄并不能阻碍与志同道合的人共结连理。

在陈毅的鼓励和帮助下,1941年5月4日,贺敏学与李立英在抗大分校举行了简朴而温馨的婚礼,陈毅作为媒人,还担任主婚人,见证了这对战士的结合。

在1949年的春风中,贺敏学被委以重任,担任三野二十七军的副军长兼参谋长。此时的形势急迫,他立刻承担了策划渡江作战的关键角色,并开始着手进行水上训练和筹备工作。他此前在抗战期间曾经历过多次渡江战斗,担任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处长和苏浙军区参谋处长,这些经验使他成为这一任务的理想人选。

面对即将展开的大规模渡江战役,贺敏学深知敌情探明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先派一支精英侦察小队秘密渡江,深入敌占区进行详细侦查。他认为,这样的行动能为即将到来的战役提供宝贵的情报,从而大幅提高作战的胜算。

在军党委的战略会议上,他的计划遭到了反对。一些委员认为派遣小队过江风险过高,若人数多则易于暴露,人数少则难以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反抗,一旦遭遇困境,后续救援将难以及时到达,可能导致严重损失。

尽管面临反对,贺敏学依旧坚持己见。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策略的可行性。经过一番精心筛选和布置,他最终选派了几名勇敢且细心的侦察兵,作为先遣队过江进行侦察。这一冒险的举动很快获得了回报,侦察兵们安全归来,还带回了具体而有价值的情报,并且还带回了几株新鲜的江南蔬菜作为物证。

这些实际的成果大大增强了贺敏学的论点。军长聂凤智听闻这一成功消息后,表情中满是兴奋和认可。在他的支持下贺敏学接下来几天继续派遣侦察兵过江,他们大多成功登岸并安全返回,每次都能带回更多关于敌人江防的详尽情报。

在1952年的春天,贺敏学领导着华东军区的三个师赴上海,肩负起重建这座战后城市的任务。尽管与毛主席有着特殊的历史联系,贺敏学从不在公开场合过多提及这段往事,始终默默地致力于自己的责任和工作。

尽管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婚姻最终解体,但在毛主席心中,贺子珍仍然是他尊重的战友,且两人有着共同的女儿李敏,毛主席对贺家始终持有家人般的关怀。

1954年,贺敏学因工作调动到北京参加会议,下榻于北京饭店。得知舅舅来访,李敏在周末专程前来探望。两人共度了愉快的时光,贺敏学还特意带她享用了一顿西餐。分别时李敏因购买书籍而资金不足,无法支付车费,这让陪同她的秘书孙海林感到心情复杂,同时对国家领袖的女儿的朴素生活表示惊讶。

李敏的困境让贺敏学心生感慨,他对毛主席对子女严格的生活教育有所感触,暗自觉得或许管教过严。接下来的那天,毛主席得知贺敏学在京,特邀他至中南海丰泽园作客。贺敏学抵达后,毛主席热情迎接,两人的会晤温馨而亲切,尽管多年未见,但彼此间的交谈依旧流畅自然。

在交谈中毛主席详细询问了贺敏学的工作和近况,对他在华东工程管理总局的表现给予肯定。当话题转至贺子珍时,毛主席的语气透露出深厚的关心。他了解到陈毅曾将贺子珍接至上海,并为她安排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对此表示感激。

毛主席还关心李敏的生活,鼓励贺敏学劝导贺子珍重拾生活的勇气。贺敏学虽然理解毛主席的好意,却也清楚贺子珍坚强的性格,对再婚持保留态度。最终会晤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毛主席亲自将贺敏学送上车,送别的场面温情脉脉。

贺敏学离京前,李敏来送行,他递给她一些钱,让她购买书籍,尽管李敏初时拒绝,但在贺敏学的坚持下,她最终接受了这份心意。贺敏学随后被派往陕西西安,担任华东工程管理总局的重要职务。在那里他不仅组建了一支高效的工程队伍,还因其和善和敬业赢得了同事的广泛尊敬。

贺敏学在调任福建不久后得知妹妹贺子珍已搬离上海,定居南昌。1959年,贺子珍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由于职务繁忙,贺敏学无法亲自前往看望,因此派遣其妻李立英前往南昌探望妹妹。然而意外接踵而至,李立英在途中突然发病,最终被诊断为偏瘫。

李立英向来坚韧不拔,长期随夫四处奔波,一直将个人健康置之度外。一天工作中她突然感到极度疲劳,虽然这种状态很快就消失了,李立英仍旧坚持继续劳作。几天之后,当她发现连走路都变得异常艰难时,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可能比想象中严重。

情况恶化,李立英被紧急送往上海的华东医院治疗。医生的诊断结果让贺敏学痛心:妻子罹患了偏瘫。此时他要担心妻子的健康,妹妹贺子珍也同样身患重疾,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1960年李立英的病情有所好转。贺敏学考虑将妻子接至福建,希望新环境能有助于她的康复。李立英则提议将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何小平也带到福建一起生活。但贺敏学考虑到妹妹贺子珍仍需在南昌与上海之间往返,担心未来若岳母和侄女不在上海,妹妹将无人照看,因此决定让他们留在上海。

李立英虽有些失望,但理解并尊重丈夫的决定。他们牺牲了小家的团聚,将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安宁置于个人欲望之上。随着时间推移,贺子珍的健康状况起伏不定,体力日益衰弱。出于对妹妹深厚的关爱,贺敏学决定将她接至福州进行长期调养。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对贺敏学夫妇的无私关怀表示感谢,并经常派其女儿李敏去看望贺子珍,以确保她得到最好的照顾。贺敏学虽忙于公务,但始终未忽视家人的健康和幸福,他的这种责任感和关爱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段艰难时期,贺敏学展示了作为一名家长和兄长的坚持和牺牲精神。

在1988年四月,贺敏学在福建的一所医院静静地离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事后追认他为正部级干部,正式在党内公文中表彰他为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此一消息传出那些长期对贺敏学境遇感到遗憾的老部下们的深情响应,他们感慨万分,流着泪将这个噩耗而又带有晚来的荣誉的消息传递开来,彼此安慰:“贺老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认可。

贺敏学一生充满坎坷,他投身革命行列超过六十年,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战斗。尽管生前鲜少获得应有的公开表彰,但他的不懈努力和牺牲,终于在他离世后获得了正义的评价,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到了1989年4月26日,迎来了贺敏学逝世的第一个周年纪念日。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由他的亲爱的妻子护送,被安置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片革命的圣地见证了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现在也将成为他永久的安息之地。

贺敏学这位默默无闻,坚持初心的老革命终于获得了与他的贡献相称的荣誉。生前他不曾追求名利,生后则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永久的纪念。在他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对信念的坚守,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热爱。

3 阅读: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