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发现楚墓群,出土《老子》母本,直指学术造假?

友书闲读 2024-10-07 11:17:27

1994年,郭家岗一号墓惨遭盗掘,三名盗墓贼辱尸被枪毙。而在不久前,距离郭家岗不到一公里的郭店村也传来过噩耗,一件稀世竹简出土后,专家推测墓主是屈原!并由此引发了古代学术造假的讨论。

湖北荆门附近包括郭家岗一号墓,统共有二十多座楚墓,这座庞大的楚墓群自然也吸引了盗墓者的注意。前赴后继的盗墓者让附近的村民们不厌其烦,也给了考古专家们不少心理压力。尤其是内外勾结,对文物的保护极为不利。

郭店村一号墓和郭家岗墓都是不封不树。也就是说外表没有明显的封土堆,而且由于村民们耕种也大多都将地表翻平,若不是内外勾结,盗墓贼很难发现此地有古墓。

1993年8月份,荆门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接到了群众举报,24小时内赶到了案发现场。一个大约一米二左右的盗洞直接打穿了墓室的椁板。这是一座低等级的小墓,相比楚王的奢华墓葬,它看起来十分不起眼,但恰恰是这座楚墓群里两个小墓,发掘出了两件稀世国宝。

尤其是1994年后,郭家岗一号墓出土了第一具湿尸后,专家们认为对于郭店村一号墓的考古发掘也势在必行。因为郭店村一号墓在盗穿椁板后,很快又经历了二次盗掘,尽管村民们及时发现,可对墓室还是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性。

1994年9月,郭店村一号墓进入抢救性发掘。墓室的椁室和头箱都已经被打穿,专家们看到这心中已经一凉,原本规模就不大的墓室,还会有文物存在吗?心里有些失望,可这些人手上并没有停止探索的动作。

这是一座清水墓,所谓的“清水”是指墓室里特有的蒸馏水,专家们小心翼翼的将手伸进去触摸,水面经过搅动后,一枚竹简浮了上来。

我们之前介绍过许多古墓,大家应该也了解,墓室中最有价值的其实是文字。那些精美的具有艺术性价值的文物反而是考古中的次需求,我们的主需求是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段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墓主人的生平,去走进千年前的古文化,去穿越时光感受古人的生存智慧。

因此,这一枚竹简的出土不仅振奋了所有考古学者的心,也给了这座小墓赋予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要知道在1987年包山大冢里出土的一级文物中,号称楚国百科全书的包山竹简,一经出土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而眼前的郭店村一号墓,难道又要创造新记录吗? 经过清理和修复,一共出土了804枚竹简,其中730枚有书写文字,大约有13000多个楚国的文字,这些文物存在的年份应该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公元前3世纪初,距今2300多年。

这座墓带给了考古人员太多的惊喜。 经历了两次盗墓侵扰,但盗墓贼却两次在距离这些竹简一米左右的地方停手。更重要的时,在考古人员发掘时,轻而易举就主动浮上来的竹简,却在盗墓贼用力挥动搅乱水时,纹丝不动。似乎千年前的某个人,冥冥中在等待考古人员的到来,等待着2000多年后的人们,与竹简上的文字对话。

竹简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用来书写的重要工具。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平民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也不会在死后陪葬典籍竹简等,唯有少部分的贵族等级的知识分子会在墓中随葬竹简。

一般来说,这些人下葬时陪葬的竹简多数是用来记载自己的生平,或者一些法律、文书等宽泛的内容,尽管十分难得,可内容上却都相差无几。

可郭店村一号墓出土的竹简却大不相同。这700多枚竹简记录的都是道家和儒家的经典。

道家经典中只出土了《老子》和《太一生水》两篇,儒家中共有十四篇也并不完全。在这些著作中,大多数的篇幅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内容,为数不多的耳熟能详的篇幅,也和我们传世的版本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异化。

究竟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让这些文字乃至著作的思想都出现了偏差呢?

1998年郭店楚墓竹简内容正式对外发布,学术界高度重视。传世版一共有五千多字的老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道德经》,在郭店楚简中仅有2000多字,共甲乙丙三章。一个距离老子年代最近的出土版本,竟然和传世本有着天差地别的精神内核和文字表述。

这不由得让专家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比如,在传世版本中的第19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抛弃儒家虚伪的仁义,才能恢复到人的天性,才能达到和谐。而在郭店版《老子》中,记载的是“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对仗相似,意义却完全不同,传世版的老子在这一句上有很强烈的对抗儒家学说的意图,而郭店版的老子更为融合一些。

除了内核上的差异,内容上也带来了新的疑问,传世版中最著名的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涵盖了我国最早的宇宙观,道家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先生气,气而生天地,最后衍生出万物。

而对于水是生命的起源学说,后世中一般认为是来自西方哲学。而此前,管子曾经有一篇文章论述过关于天地起源的问题,他反对气源说,直接提出水才是源头的理论。 而文史学家们始终没有找到支撑管子这样论点的依据,简而言之,不知道管子是受什么启发而来,又或者是东西方交流的产物吗? 而这一次的郭店竹简出土,似乎要颠覆这种认知。

在郭店竹简中并没有道生一这样的句子,反而在《太一生水》中,明确的记载了我国古人的宇宙观。这一篇也是道家学说,它提出“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意思就是宇宙中生成了水,而水又滋养了宇宙,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天空......

《天一生水》证明了我国早期最科学最先进的宇宙观,与现代的西方哲学不谋而合,也恰恰证明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要早于西方。

郭店竹简让专家们意识到一个问题,道家学说在传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学术造假”的现象。而大多数学者认为郭店出土的竹简可能就是《道德经》的母本。

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抄阅人思想的转变,还包括当时的政治倾向等,都影响着老子著作的传播。后人对原文进行了删减和篡改,甚至在儒家和道家对立的时期,将《道德经》变成了攻击儒家的一种工具。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郭店竹简未必是母本,可能是节抄版本。就是有人在抄阅的过程中进行了删繁去简。

不过,这个争论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科学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要没有任何出土的明确指向,一切猜测都不能成为定论。

解决了竹简内容的问题,专家们又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拥有这些竹简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不少漆器,上面刻着四个字“东宫之师”。根据这些出土文物的年份推断,大概是公元前300年前后,楚怀王时期。而这一时期的东宫老师,就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难道说这座墓葬里葬的是屈原吗?

由于没有旁证,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成为了考古史上的又一未解之谜。

0 阅读: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