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信息都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皆在文章尾末,请悉知。
据网上很多资料显示,三毛生曾研究过通灵术、还看过“生死簿”!
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爱好自由,明明前途一片光明,可最终却选择了自缢。
双手合十,丝袜缠在她的脖子上,安详的死了。
至今她的死因都是个谜,直到去世的17年后,遗书的公布网友们才真正的懂了她的绝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1991年1月4日的早晨,台北士林区荣民总医院一位护士妹子像往常一样,带着例行公事的心情去查房。
她轻车熟路地走到了医院里头的一间病房,随手推开了浴室的玻璃门,结果眼前的景象差点没让她心脏病发,那位知名的病人三毛,她就这么坐在马桶上,双手合十,仿佛在默默地祈祷着什么。
但真正让人心惊肉跳的是,她脖子上缠着的一条褐色丝袜,而她已经完全没有了呼吸的迹象。
三毛,这个从撒哈拉沙漠里头走出来的女作家,她的名字和她的故事早就传遍了海峡两岸,她的文笔独特,经历传奇,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少男少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女神。
可是,谁能想到,她竟然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才48岁正是人生中经验和智慧交融的黄金时期,为什么就这么走了?
这个消息瞬间在世界上炸开了锅,所有人都被震得目瞪口呆,心里头翻江倒海似的不是滋味。
她的离去,不仅让人感到无尽的惋惜,更留下了一堆解不开的疑问和困惑。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让这个曾经笑对生活的女人,选择了如此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三毛的死真是够悬乎的,成了一个让人抓耳挠腮的谜团。
她家人们回忆起来,都说那天发现她的时候,她那身子就那么挂在病房浴室的马桶上,双手还合十着,像是在做最后的祷告,脸上倒是一点痛苦的样子都没有,显得挺安详的。
但问题来了,她是用丝袜上吊自杀的,可那点滴架子矮得连她身子都没超过,再加上丝袜那点长度,你说一个这么大的人要想在这种高度上吊自杀,那就跟开玩笑一样难上加难。
换个角度看,就是三毛自己亲手把自己给勒死的。
她本来是可以不用死的,但凡她想活,她直接就可以摸到旁边马桶的扶手,但她没有这样做。
她就像是演活了那个角色,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这场生命的戏码,就跟琼瑶一样。
这得是多深的痛多重的苦,才能让一个人狠下心来,毫不犹豫地按下生命的终止键?
警方给出了结论是“因病厌世”,这怎么可能呢?人家又没得啥不治之症。
况且她的主治医生也说了,人家没什么病,估计还是情绪心理的问题。
你就想吧得多深的绝望,才能让一个在文字世界里那么鲜活的生命,在现实生活里却选择了这样的结局。
她的痛苦挣扎外人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
她走的时候,连个字条都没留下来,这就让她的死成了个天大的谜团。
就在她去世前的那天半夜,她还好朋友小熊打了个电话出去,可惜电话那头根本没人接。
这个小熊大名眭澔平,是三毛的好哥们儿。
三毛挂之前留了本《滚滚红尘》给他,直到她走了,他在西伯利亚的火车上闲翻这本书的时候,才猛地发现她偷偷夹在书里的一张纸条,这纸条就成了她的遗书。
上面写着:
“小熊我走了,这回是真的,澔平,你要记得想我……我要走了……爱人三毛。”
这封信,跟她生前那通没人接的电话一样,透着股子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孤独和绝望。
在三毛离世17年之后,她的好友眭澔平终于把三毛的遗书公之于众。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让人心酸的话:
“你们知道吗,三毛这一辈子,最最忌讳的就是数字6,为啥呢?因为她和她老公荷西,磨磨蹭蹭了6年才结婚,结果他们俩的好日子又过了6年,荷西就撒手人寰了。再往后,又过了两个6年,三毛她也跟着去了。”
你说,三毛选择这条路,可能从荷西离开的那天起,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三毛她是个为爱而生的女人,荷西的突然离世,不光是带走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留恋,连她所有关于生活美好的想象一块儿给带走了。
她的心,从那天起,就再也没暖和过来。
三毛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大戏,从小她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不仅话不多,行为举止也透着点“古怪”。
因为这,她在学校里没少受欺负,同学们嘲笑她,老师们也不待见她,有时候还对她动手动脚的,进行那种侮辱性的体罚。
这日子没法过了,她干脆休学了,这一休学,她更是得了自闭症,每次想起那些老师和同学对她的恶行,她都自卑得要命,甚至一度想不开差点就自杀成功了。
可能她小时候这些糟心的经历,早早地就在她心里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但就在那黑暗的日子里,她妈妈为了打开三毛封闭的心,不停地给她买书看。没想到,这一买书,竟然让三毛爱上了文字,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慢慢地,三毛开始变得开朗,那扇一直紧闭的“心门”终于透进了一束光,让她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机。
三毛的第一个“小秘密”就是荷西这小子。
1967年,她刚从一段让她心碎的初恋里爬出来,就跑到了西班牙的马德里去求学。
在这儿,她碰上了荷西,一个比她小8岁的西班牙帅小伙,长得英俊不凡,才华横溢,跟三毛一样,骨子里都是自由和浪漫。
荷西对三毛一见钟情,死心塌地,还对她说:“你等我六年,我学业一完成,立马娶你!”
面对这个热血的小青年,她冷冷地回了句:“行,我等你。”话是这么说,没过多久,三毛就一个人跑去欧洲逍遥了,从那以后俩人就没再联系。
到了1971年,三毛家里给她介绍了个德国教书先生,这就是她自缢的第二个“秘密”。
那时候都说,嫁人得嫁个疼自己的,至于自己爱不爱,那都是次要的。
她就这么想的,这位德国老师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对她是真心实意,可最后没想到的是他突然心脏病发就挂了。
她抑郁得不行,瘦得皮包骨头,整个人都垮了,甚至还差点因为吃多了安眠药没命,幸好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她这颗不愿停泊的心,又背起了行囊,回到了她心爱的撒哈拉。
这一去,就见到了六年没见的荷西,没过多久,两人就手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和荷西在一起的日子,她每天都灵感爆棚,一会就能写出来一篇文章。
1979年10月,三毛正开着车送她爸妈回台湾,没想到半路上就收到了荷西潜水出事的消息。
这一家子赶紧掉头往回赶,一路上,她简直是心碎了一地,几次差点崩溃。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是四肢僵硬连一丝生气都没了。
她对着荷西的遗体哭喊着:“你等等我,总有一天我会来找你,等我照顾好爸妈。”
荷西走了,三毛在爸妈的安慰下回了台湾,结束了她长达14年的流浪生涯。
接下来的十年,只要一提起荷西的名字,她就痛得不行。
为了活下去,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写作上,她的心已经跟着荷西一起走了,留下的只有那些文字,记录着她的痛,她的爱。
荷西走了以后,那十年里,三毛虽然笔耕不辍,作品一个接一个,但她的心却是越来越孤单。
她的文字,还是能戳中人心,但那些撒哈拉的沙尘暴,和跟荷西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都成了她够不着的回忆。
她的心,跟着荷西一起埋在了那片沙漠里。
1991年1月4日,这个世界跟三毛说了再见,但她的文字她的故事,却刻在了大家心里。
她的离开,虽然是带着一串问号和遗憾,但也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她生命中的那份纯粹和坚持。
她的一生就是一本情节跌宕的小说,她自己就是主角,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章节。
她的离去可能是因为她实在受不了没了荷西的痛,可能是因为她在人间转了一圈也没找到自己的坑儿,也可能是因为她对这个世界,已经没啥好挂念的了。
但不管是因为啥,她的这个决定,都让人心里头不是滋味,惋惜得不行。
这点真的跟琼瑶一模一样,都是为了爱情执着了一辈子,爱人离世,自己也没有了活下去的欲望,最终都选择了安详自缢。
但是生前的经历真的是让人感到心疼无奈,这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她们的绝望。
这个从撒哈拉大沙漠里走出来的女人,虽然她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但她的魂儿,就像她写下的那些字儿一样,永远青春,永远自在。
她的故事,会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她的名字,会永远被记住。
三毛,就是一个不受束缚的魂儿,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