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末期都是乱世,明朝末年也不例外。朝廷内部有阉党和东林党祸国殃民;地方有大量腐败官员欺压百姓;北方有严重的干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关外崛起的女真部落建立金国(1636年改称清),常年攻打大明。但乱世出英雄,明朝末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战将,虽然他们没能力挽狂澜,挽救明朝的灭亡,但仍凭借一己之力使明朝续命多年。
1、孙承宗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明末爱国将领。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运筹帷幄将清军击退。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辞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大举进攻,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都战死。弘光元年(1644年),获南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
2、满桂
满桂(?—1630年),汉族,宣府(今河北宣化)人(也有说是从关外来的蒙古人),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今枣庄市),明末抵抗后金的著名将领。满桂从小练习骑射,入伍后以军功先后任总旗、百户、守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逐渐崭露头角,历任游击、参将等职,天启四年(1624年)署总兵衔,是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明军主要统帅,功勋卓著。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630年1月28日),满桂在保卫北京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3、曹文诏
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4、卢象升
卢象升(1600年4月16日-1639年1月15日[1] ),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明末抗清名将。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1634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1635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1639年1月),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 著有《卢忠肃公集》、《卢象升疏牍》。
5、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末年大臣。
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崇祯八年(1635年)还京任职,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擒获“闯王”高迎祥,消灭十五股义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清兵入塞,赴京勤王,在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翌年升任保定总督,不久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遭到崇祯帝怀疑而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年)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潼关进剿李自成,在郏县之战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战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五十一岁。
孙传庭死后仅五个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清乾隆朝赠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省罪录》等作品传世,后人辑为《孙忠靖公全集》。
6、刘綎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男,汉族,字省吾,江西新建人,祖籍南昌高田龚村。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都督刘显的儿子,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万历年间,考中武状元,随父讨伐九丝蛮,凭借军功,出任南京小教场坐营,迎娶兵部尚书张鏊之女。万历十年,抗击缅甸有功,升任云南副总兵,因事去职。万历十三年,平定罗雄之乱。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抗倭援朝,大败日军。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加播州之役,平定杨应龙之乱,授临洮总兵官。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授左都督府佥书,抗击后金军队。参加萨尔浒之战,以身殉国,获赠少保。崇祯元年(1628),葬于新建县。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
7、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
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清廷闻讯大惊,增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云南人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明末千疮百孔 不是几个忠君爱国的将军能解决的
阎应泰,王化贞让大明彻底失去辽东,袁崇焕让建奴在无后顾之忧,晋商大量走私物资情报让建奴强大
南明最后最有可能翻盘的人 李晋王 两阙名王
说个笑话,明朝有900多万平方公里[鼓掌]
带头的不行,不是没人。
算是有点干货
熊延弼 王化贞
没有圆嘟嘟就该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