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无数家庭团圆的日子。而对于我来说,“回娘家”三个字,却像一个沉重的枷锁。
大年初二,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亲。我也早早地开始准备,心里却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今年还像往年一样吗?”我一边整理后备箱,一边漫不经心地问身边的丈夫。
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我的意思,握住我的手说:“放心,今年不一样了。”
不一样?我心里苦笑。每年的大年初二,我都像一个陀螺,被娘家的事情牵绊着,无法停歇。
记得刚结婚那几年,我对“回娘家”充满了期待。总觉得那里是我的港湾,是我的避风塘。我天真地以为,父母会像小时候一样,对我嘘寒问暖,疼爱有加。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
每次回到娘家,我看到的不是温馨的画面,而是一堆需要处理的家务和一张张等待填饱的肚子。
“小雅,你可算回来了!赶紧去厨房看看,中午吃什么,你来安排。”刚进门,母亲就热情地招呼着我,仿佛我不是女儿,而是一个随叫随到的“阿姨”。
我走进厨房,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堆积如山的蔬菜,散落在地的调味料,还有油腻腻的灶台。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我的姐姐,坐在客厅里和姐夫聊着生意经,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的弟弟,则抱着手机,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对厨房的喧嚣充耳不闻。
只有我,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在厨房里忙碌着,洗菜、切菜、炒菜,一刻也不敢停歇。
我的丈夫,看着我忙碌的身影,心疼地说:“要不,我来帮你吧?”
我摇摇头,苦笑着说:“不用了,你还是去陪他们聊聊天吧。”
我知道,他心里也不好受。他原本可以和姐夫弟弟一起打牌聊天,享受难得的假期,却只能默默地陪在我身边,看着我受累。
那顿午饭,我做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我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端上桌时,一家人纷纷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仿佛我做的是什么山珍海味。
没有人问我累不累,没有人关心我是否吃饱,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我的劳动成果。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委屈。
难道,我回娘家就是为了当一个免费的厨师?难道,我在娘家的价值,就只体现在做饭上?
我开始反思,这些年来,我为娘家付出了多少?我为姐姐的生意出谋划策,我为弟弟的婚事操碎了心,我甚至还偷偷地给父母塞钱。
可是,我得到了什么?是感谢?是理解?还是尊重?
并没有。我得到的,只是无休止的索取和理所当然的使唤。
我开始明白,在某些人眼里,我不是他们的亲人,而是一个可以随意利用的工具。
今年,我决定改变。我不再委曲求全,不再默默忍受。
初二那天,我故意晚到了一些。当我走进娘家时,发现厨房里空无一人。
“你们今天中午吃什么啊?”我装作若无其事地问道。
我的母亲脸色有些难看,支支吾吾地说:“我们……我们还没想好呢。”
我的姐姐和弟弟也有些尴尬,谁也没有主动站出来。
我笑了笑,说:“既然这样,那我就随便做点吧。”
说完,我径直走到客厅,拿起一本杂志,悠闲地翻阅起来。
我的丈夫,则默默地坐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看书。
我的母亲终于忍不住了,走到我身边,小声地说:“小雅,你今天怎么了?怎么不去做饭啊?”
我抬起头,看着她,平静地说:“妈,我今天不想做饭。我也想休息一下。”
我的母亲愣住了,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是……”她还想说什么,却被我打断了。
“妈,我已经结婚了,我有自己的家。我不是你们家的保姆,也不是你们家的扶贫对象。我希望你们能尊重我,也能理解我。”
说完,我站起身,拉着丈夫的手,走出了娘家的大门。
我的丈夫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笑着说:“你做得对,以后想什么时候回娘家,想做什么,都由你自己决定。”
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我终于摆脱了娘家的枷锁,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记住,女人无论结婚与否,都要学会爱自己。只有当你真正懂得爱自己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不要让任何人把你当成理所当然的工具,更不要让任何人剥夺你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