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命运多舛的俄罗斯海军来说,明年或终于将迎来一些好事情。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终于要回归俄海军的装备序列,时间就定在2024年。这其中,“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于2018年开始维修,到2024年时意味着其修了6年才重新服役。至于“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那就更夸张了,这艘核动力巨舰于1997年停航,1999年被拉入船厂接受维修,到明年回归就等于修了足足25年之久……
俄罗斯当前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好吧,6年也好,25年也罢,两项堪称“万里长征”的军舰维修工程总算快要结束,这两艘总吨位之和高达8.5万吨的巨舰的回归,将有力提升俄海军的远洋综合战力。尤其是“库兹涅佐夫”号,其回到俄海军装备序列后,俄罗斯就将重新拥有现役航空母舰,再也不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国家中唯一的“无航母国家”了。暂且不论修整一新后的“库兹涅佐夫”号能有多强的战力,对于一个世界级军事大国来说,起码在象征意义和军队士气方面,航空母舰仍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至于说俄罗斯造船厂和修船厂的效率,显然很难说是乐观的。即便是“仅花6年”结束修理的“库兹涅佐夫”号,也足以体现出俄造船业的产能低下了。与之相比,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于2013年开工,2018年就已经开始展开海试,2019年正式列装人民海军。也就是说,同样6年的时间,俄罗斯充其量只能修理一艘航母,而中国则基本可做到从0新造一艘,显示出两国在此领域堪称鸿沟般的差距。
船厂内的“库兹涅佐夫”号
当然了,平心而论,对于当前的俄罗斯来说,维护修理“库兹涅佐夫”号这样的6万吨级航母,或许已经是该国造船业的能力上限了。毕竟自苏联解体30多年来,俄罗斯元气大伤的造船工业始终未得到全面的恢复。如今,虽然俄罗斯国内设计局推出了多款新型航母方案和模型,仍显示出不凡的雄心和气魄,但该国羸弱的造船业产能和技术水平,显然无法有力地支撑起前者。
俄罗斯22390型两栖攻击舰方案图
正因如此,俄方倒是也很务实,尚未寻求建造新一代航空母舰,而是于3年前低调地开工了两艘2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即22390型准航母,首舰计划于2026年交付。不出意外的话,22390型舰将成为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打造过的最大吨位的作战类水面舰艇。
绍伊古面前摆放着075型舰的模型
有意思的是,在当前正在进行中的俄罗斯“军队-2023”防务论坛上,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参观中国参展团队的展台时,在我们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模型前驻足良久。或许他早已深知,即便22390型舰如期建成交付,以其单舰2万吨级的排水量,注定无法与4万吨级的075型舰相媲美,相当于是服役就比中国同类型装备落后,但这款准航母或已是俄造舰业所能拿出的最好产品了,不知绍伊古是否会在心中暗自感慨并生出羡慕之情……
昔日“库兹涅佐夫”号出海时的英姿
总之,“库兹涅佐夫”号将于明年重新服役一事,终归是俄海军收到的一大喜讯。如果俄方想在造舰方面向我们寻求某些帮助,相信中方大概率会表现得颇为慷慨,并乐于与俄罗斯分享某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