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可不是个简单人物。她就像在走钢丝,一边是她的德国身份,一边是她的“美国”家庭。七个兄弟姐妹,自己又生了七个娃,丈夫孩子还都是美国籍,这关系,想想都头大。她本人呢?德国人,欧盟的“一把手”。带领着欧盟,想要摆脱美国,自己说了算。这就好比,自家的孩子胳膊肘往外拐,当家长的能不着急吗?
冯德莱恩的成长经历,也是一路精彩。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妥妥的“欧洲范儿”。父亲是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母亲是博士,这家庭背景,杠杠的。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后来又学经济、学医,妥妥的“斜杠青年”。1992年,跟着老公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六年后,带着七个孩子回德国,开始从政。这效率,比火箭发射还快。在德国政坛,冯德莱恩也是一路开挂。默克尔对她很是欣赏,一路提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国防部长,都干过。最后,成了欧盟委员会主席,这可是欧盟的“头把交椅”。
当上欧盟“一把手”后,冯德莱恩也没闲着。又是搞经济复苏计划,又是推绿色新政,还要加强欧洲防务,忙得团团转。她想让欧洲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自己说了算。这想法,很大胆,也很有挑战性。毕竟,欧洲和美国,几十年来都是“好兄弟”,现在要“分家”,哪有那么容易?这就好像,两家公司合作了几十年,现在其中一家要单干,另一家能乐意吗?肯定要闹点小摩擦,小别扭。欧洲内部,对冯德莱恩的做法,也是有赞有弹。有人觉得她有魄力,敢想敢干;也有人觉得她太激进,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这就好比,走钢丝,步子太小,容易站不稳;步子太大,容易摔下来。所以,步子的大小,很重要。冯德莱恩的政治生涯,就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她在钢丝绳上行走,平衡着各种力量,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来。她的未来,欧洲的未来,都充满了变数。但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还是挺让人佩服的。在男人扎堆的政坛,冯德莱恩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她不仅要处理复杂的政治事务,还要照顾七个孩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平衡家庭和事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冯德莱恩的故事,或许能给很多人一些启发。欧洲和美国的关系,未来会走向何方?冯德莱恩又会如何带领欧盟前进?我们拭目以待。冯德莱恩,这位在钢丝绳上行走的女性,她的故事,还在继续。她,在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