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称将在联合国推动取消对叙制裁
叙临时政府涉恐问题
中方表态的关键在于叙利亚临时政府内部的复杂背景及其与恐怖组织的紧密联系。
叙临时政府领导人朱拉尼与被联合国列为恐怖组织的“沙姆解放组织”(HTS)关系密切。此外,叙临时政府和军队中有至少6名成员来自“东伊运”恐怖组织,包括重要头目胡达贝尔迪,他担任叙临时政府军事顾问并控制部分武装力量。
中国坚决反对恐怖主义,特别是对“东伊运”这种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组织。因此,中方多次敦促叙临时政府履行反恐义务,但未见实质性进展。
中国在国际反恐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主张反恐不应有双重标准。若放任叙临时政府与恐怖组织勾结却仍解除制裁,则会纵容恐怖主义,影响全球反恐大局。
俄调整中东政策非为挑战中国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俄方承诺解除对叙制裁,被西方媒体解读为挑战中国立场,但实际上是试探叙利亚临时政府并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利益,而非与中方对立。
首先,俄罗斯试图拉拢叙利亚临时政府,保持其在中东的影响力。阿萨德下台后,俄罗斯的影响力减弱,需寻找新途径维持存在感。
其次,俄罗斯近年积极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特别是在能源和军事领域。拉夫罗夫的声明也表明俄罗斯仍是中东关键角色,并愿为阿拉伯国家争取利益。
中俄关系稳定性分析
拉夫罗夫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只是“外交姿态”,类似俄罗斯多次表示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尽管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不同,但这不会显著影响两国关系。中俄的战略合作涉及多个层面,不仅限于叙利亚问题,双方关系稳定基于更广泛的全球战略利益。
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依然很强。未来若叙利亚局势变化,两国可能协调立场,寻求折中方案。
俄罗斯支持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主要是口头承诺,不会显著影响中俄关系。叙利亚临时政府制裁何时解除取决于其自身,能否满足中方和国际社会的反恐要求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