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隐形战机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歼-20和歼-35A的问世,让不少人思考:歼-20对F-22、歼-35A对F-35。到底是硬刚?还是跟随?
歼-20对比F-22
歼-20和F-22的研制目标都定位为制空优势战斗机,两者在性能设计上有相似的追求,但侧重点存在差异。
F-22是全球第一款投入实战部署的第五代隐形战机,以隐身、超音速巡航和高机动性为核心卖点,强调短距离内的空中格斗能力,以确保美军在空战中的优势地位;歼-20则着眼于更广泛的战略需求,重点提升中远程作战的能力,并力求在隐身性能和武器携带量上取得平衡。
歼-20在设计上更注重长航时和大航程,以适应中国空军维护周边地区空域安全的需求。其机身结构较长,机腹设计允许容纳更大油箱,增加作战半径,并能携带较多武器。
相较于F-22的短距超音速空战优势,歼-20则显得更具“重剑”属性,倾向于在中远程发起先制攻击,提升突防和撤离的能力。
此外,歼-20在隐身设计方面的策略与F-22有所不同。F-22专注于全方位隐身,使用内置武器舱和特有的尾喷管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红外辐射。而歼-20的隐身策略则在保有正面隐身优势的同时兼顾长航程和武器挂载能力。
尽管,歼-20和F-22在技术实现上各有侧重,但在空战中两者的主要对抗形式,并未偏离同样的核心目标:追求空中制霸。
歼-35A对比F-35
歼-35A和F-35则代表中美在多用途隐形战机领域的较量。
F-35系列强调多用途作战能力,兼具空中格斗、对地打击、电子战等多重任务,旨在成为“空中系统平台”,并在全球范围内与盟国共享部署。相较之下,歼-35A仍在发展中,其性能、战场适应性和多任务能力虽然在逐步完善,但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仍与F-35存在差异。
在设计方面,F-35的理念围绕低成本、模块化设计和兼容多国作战需求展开。其垂直起降、海上舰载等型号,实现不同领域的战术覆盖,具备较强的协同作战能力。
歼-35A的出现,不夸张的说,是为填补中国在轻型隐形战机上的空白,并满足航母舰载需求。歼-35A的设计与歼-20的高空高速空优定位不同,其更倾向于承担多任务角色,具备隐身性能并能够灵活执行对地打击任务,与中国未来的航母编队形成协同。
另外,F-35内置先进的传感器融合系统,使其能与其他战机、地面设施共享数据,具备强大的态势感知和战场指挥能力。相比之下,歼-35A目前的电子系统虽在逐步追赶,但在态势融合和协同能力上,尚处在摸索阶段。
尽管,歼-35A在性能和多任务能力上,不及F-35全面,但在其服役后将极大提高中国航母编队的远程打击和隐身作战能力。
对于中国隐形战机的发展思路,到底是硬刚?还是跟随?
从技术和定位上来看,歼-20和歼-35A与F-22和F-35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模仿和跟随,中国的隐形战机发展路径更像是在“借鉴”中追求“创新”。
早期的中国军机研发确实存在“跟随”的现象,通过吸收他国的设计理念提升,本国航空技术水平。而随着歼-20和歼-35A的问世,中国的隐形战机设计已展现出较为独特的特点,这种独特性,既表现出“硬刚”美军机型的自信,也体现对本国防御需求的考量。
歼-20的“先制突防、远程打击”策略和歼-35A的“舰载多用途作战”定位,表明:中国隐形战机的研制思路,并非仅是跟随F-22和F-35。
因为歼-20的性能在不断优化,并逐步完善机载武器和航电系统,力图在空中格斗和远程作战上取得平衡;歼-35A则是在满足多任务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其协同作战和电子战能力。这些设计体现出:中国在隐形战机发展中对技术路线的灵活选择,既参考F-22和F-35的成功之处,也在不断拓展出符合中国作战需求的差异化特征。
中国隐形战机的发展,表明:硬刚与跟随,并非矛盾的概念。
因为中国通过技术借鉴、合作交流和自主创新,在隐形战机领域逐步建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F-22和F-35的“代际领先”策略不同,中国的隐形战机更多是为了形成符合国防战略的整体作战体系,结合制空、护航、打击等多功能任务。
可以说歼-20和歼-35A的装备,不仅增强中国的空军力量,也标志着: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迈向更高水平的探索和自我超越。
歼-20和歼-35A的问世,代表中国隐形战机从跟随到创新的演变,在空优和多用途战机领域与F-22和F-35展开较为接近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是作战理念和军事战略上的深刻转变。
歼20的发动机圆形喷口雷达隐形极差,红外线不隐形,所以歼20属半隐形。使用涡扇15发动机后,可改用二元矢量方形喷口和取消尾部的两片腹鳍,不但增加了机动性,尾部雷达隐形大副提高,更重要的是它的扁平方型喷口具有呈扇面左右分流分散红外线和温度的重大作用,实现了红外线隐形,虽会损失一些动力,但更重量的是换来实现和提高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隐形战机,完全是超值的!成为真正的当代空中霸王!各种发动机喷口的优缺点和区别:1、普通圆形喷口(含锯齿状处理过的圆形喷口):因为圆形会产生大量的雷达漫反射,雷达隐形极差,如锯齿状处理过的雷达隐形会改善一些,所以它很简单、零部件很少、重量很轻、维修容易、雷达隐形较差、不能红外线隐形、不能增加机动性。2、多元矢量圆形喷口:因为必须18片小调节片同时转动才能实现喷口偏转,所以它很复杂、零部件很多、重量比较重些、维修困难、雷达隐形较差、不能红外线隐形、增加了机动性。3、二元矢量方型喷口:只需2片大调节片同时转动就能实现喷口上下偏转,只有4个雷达反射方向,所以它很简单、零部件很少、重量很轻、维修容易、雷达隐形很好、实现了红外线隐形、增加了机动性。[拍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