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在饭桌前站24年,儿子及第后才有了座位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2-11 18:04:21

旧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

在湖南茶陵的大户谭家中,这种封建等级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室,在正室跟前端茶递水二十四年,儿子及第之后才有了入座的资格。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晚清时期的传奇女士-谭李氏。

一,妾与奴才无异

李氏本是官宦之女,无奈家道中落,只得卖身成为奴仆。

不过好在她姿色秀丽又精通诗书,被谭家老太太收为贴身丫鬟。

谭家乃是书香世家,当家家主谭钟麟是光绪帝的心腹,官运亨通。

谭家老太太为儿子寻了一门的好亲事,对方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门当户对的,但就是身子骨有点弱。

老太太担心她嫁进来,无法给谭家延续香火,就把李氏也塞给儿子做通房丫头。

通房丫头与妾室不同,顾名思义就是给主子暖床,提前体验周公之礼的“玩伴”。

按照谭家如今的身份地位,妾室必然也得是出身较好的官宦小姐,李氏这样的身份自然是无法高攀的,如果生下子嗣,也许还有望能“晋升”。

李氏抱着这样的念头,来到了谭钟麟的书房,随时听候差遣。

没错,通房丫头还得照顾主子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

谭钟麟对这个新鲜面孔十分感兴趣,李氏又略懂诗书,两人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终于迎来了新生命。

谭家家风严谨,极其讲究嫡庶尊卑,所以哪怕李氏怀着谭家唯一的孩子时,还得天天在正室颜夫人跟前端茶递水。

颜夫人身子弱,子嗣艰难,又忌恨李氏得丈夫宠爱,经常拿李氏做规矩。

大雨滂沱之时,颜夫人经常命李氏站在屋檐之外等候传菜。

烈日高照的时候,李氏还要去谭家书堂里翻晒古书。

这一切谭钟麟都是知道的,也就意味着他默许了自己正妻的行径。

毕竟,通房就是正室的奴才,通房的孩子也是正室的奴才,他们这样的人很难有出头之日。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李氏生下谭钟麟的长子,才有所好转。

那年谭钟麟已经58岁了,可谓是老年得子,他为这个孩子取名为谭延闿,并对其寄予厚望。

李氏在谭家的地位也因此提高了不少,起码那些低等下人的活不需要她亲自去做了。

后来,李氏又生下了恩闿和泽闿两个儿子,一跃成为谭家子嗣最多的女儿,可这除了让她遭致更多的忌恨,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就连同她的三个儿子,也因为她通房的身份而饱受冷眼。

谭延闿在上书塾的时候,就经常听见别人喊他“小老三”,他明白那是小老婆的意思,可他却不敢反抗。

因为书塾里很多同龄人都出身大家,他们大多数也都是正室的孩子,跟谭延闿不一样。

小小的谭延闿深深地感受到如果要改变他和母亲的命运,除非他头顶上的地位不同了,不然他们永远无法走出别人的冷眼。

看人眼色的生活

谭延闿跟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李氏也表示十分的支持。

她本就出身不俗,对儿子想走科举之路的想法,自然是一百个赞成的。而且谭家的继任家主,也必得是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

李氏开始将心思放在儿子的教育上,她为儿子请名师学书法,其天赋就连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都赞不绝口。

谭延闿五岁就主动进了书房,李氏求谭钟麟请来了名师教学,谭延闿也相当刻苦,寒暑酷热都不曾停下。

1893年,谭延闿考中秀才。谭钟麟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庶子拥有着他过人的才华,于是开始悉心培养。

1904年,谭延闿高中会元,成为了湖南近两百多年来出的唯一一个会元。他的名字传遍湖南的大街小巷,众人皆知湖南谭家出了一个天才!

李氏听闻消息后,哭了好几夜,儿子终于出息了!她和底下两个小儿子的日子也就好过多了。

谭延闿回家后,明显地感觉到谭家人看他的目光都不同了,以前嫡母根本都不正眼看他,现在却主动给他让出了上座。

“祖庵,快来用膳!我们等你好久了!”嫡母颜氏向他招手。

谭延闿看着立侍在旁的母亲,却感觉怎看怎么不舒服。

谭钟麟看着儿子的眼神,顿时心领神会。

“祖庵,这回你高中会元,给咱们全家都长了脸。我就破格将你母亲抬为侧室,以后你在外面行走也少些风言风语。”

李氏闻言感激地跪谢谭钟麟,谭延闿站得笔直地等她行完礼,就扶着她一起入座。

李氏在嫁入谭家二十四年后,终于可以上主桌吃饭,她感觉每一口饭里都带着酸咸的眼泪。

但谭延闿的仕途并没有延续太久,第二年父亲谭钟麟就生病过世了,二儿子接管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而谭延闿也报了丁忧,回家给父亲守孝,同时投身在湖南的新式教育中。

31岁那年,谭延闿当上了湖南省的咨议局局长,而李氏却因为重病缠身被送往上海救治。

谭延闿的事务非常繁忙,他只得将母亲的身体交给妻子照顾。

妻子方榕卿亲赴上海在李氏身边贴身照顾,每隔几天就能收到谭延闿寄来的问安信件。

谭家已经没人敢随意欺辱她了,就连称呼都从“姨太太”变成了“李夫人”,李氏终于得到应有的尊重。

李氏的心愿已了,几个儿子也都有了出息,自己这一生的郁郁不得志也因为他们而散去,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1916年春,她坐在谭延闿为她购置的西洋别墅中,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传奇的一生

得知母亲的死讯,谭延闿痛心疾首。彼时的他正处于第二次督湘的关键时刻,一旦离开,谭延闿便与湘督一职永远失之交臂!

但谭延闿似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便赶去了上海。

见到母亲的遗体后,谭延闿泪流满面,发誓要将母亲风光大葬,让母亲走的体面。

可就在母亲的棺材被抬着出殡时,族中人却拦下了他。

“按规矩来说,你母亲为妾,不能走正门!”

说着,族中长辈甚至差人挡在了大门口,说什么也不让母亲的遗体从正门经过,本就悲痛的谭延闿顿时怒火中烧,竟直接躺在了棺材之上。

“死的是我谭延闿,快把我从这正门抬出去!”

众人见此举动,皆不知所措,就连族中长辈也没见过此等架势,只得让人抬着棺材从正门走出。

从此之后,众人也都被谭延闿折服,族中再无人敢对他不敬。

本以为这次回家奔丧,会让自己从此官途暗淡。

但命运仿佛十分偏爱谭延闿,不久之后,便又给了他一次大运。

有次,谭延闿回到老家探望亲友,在长沙逗留数日。

正逢此时黄兴率领众人起义,想要刺杀湖南巡抚。

但黄兴却没料到,自己的起义军之中,竟出现了一个告密者。此人将计划全部告知了官府,行动还未开始便已失败。

眼看着官府派人抓捕黄兴,平日对其印象不错的谭延闿便帮了他一把,没想到自己只是随手相助,却让黄兴铭记在心。

随后,因为黄兴的原因,谭延闿与革命党有了交集。

之后选举湖南大都督时,黄兴更是鼎力推荐,谭延闿也没有拒绝。

然而面对这位靠着“人情”上位的大都督,他的部下们起初并不服。

有一次广西军阀王芝祥与赵恒惕来到长沙,二人为了立威,在观摩靶场当即展示了一把枪法。

王芝祥十枪打出,竟有八枪命中,底下军士皆为其欢呼。

而王芝祥也顺便将枪递给了谭延闿,问他要不要表现一下。

王芝祥这一句本是客套话,没想到谭延闿竟接过枪,迅速朝着靶子上打去。十枪过后,弹无虚发,枪枪命中把心。

自此之后,军中将士也都对谭延闿心服口服。

谭延闿的传奇经历,远远不止如此,就连毛主席也曾与谭延闿有过一段往事。

五四运动后,毛主席曾想找谭延闿为自己的文化书社题写匾额。

但不凑巧的是,他不久前才在大公报上,将谭延闿的“湖南自治”怒批一通。

正在毛主席不抱希望之时,谭延闿却带着笔出现在了文化书社的门口,不仅题了字,更是送上了一份礼物祝贺开业。

在场众人都不由地感慨,此等气度,非常人所不能及也。

结语

谭延闿作为中国近代的重要人物,对推动历史进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他本人睿智、优秀、卓越的品质,都与他的母亲李氏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深受旧社会迫害的女子,李氏的前半生无疑是悲惨的。

但她的儿子重新给了她自信,也身体力行地为新社会、新制度付出努力,所以李氏的后半生又是幸运的。

谭延闿用自己的孝心,为母亲李氏在历史长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真是可敬可叹呀!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