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顶一万个孔子?北大教授一句话炸翻全网!"


张颐武教授那句"一个章子怡顶一万本孔子"刚甩出来,微博热搜直接爆了。吃瓜群众瞬间分成两派,有人拍桌骂街说这是辱没先贤,也有人琢磨这话里是不是藏着深意。

看看章子怡的硬核履历:98年《我的父亲母亲》出道即封后,00年《卧虎藏龙》杀进好莱坞,05年《艺伎回忆录》入围金球奖。四次登上《时代周刊》,当上奥斯卡终身评委,这战绩放在国际影坛都是炸裂的存在。

更绝的是她每次走红毯的骚操作——不是青花瓷礼服就是苏绣旗袍,活脱脱行走的中国文化广告牌。《卧虎藏龙》让老外见识了真功夫,《英雄》里的红衣打戏至今还是B站镇站之宝。就连拍日本艺伎故事,都能让西方观众品出东方女性的韧劲儿。

反观孔老夫子,虽然全球开了500多所孔子学院,但00后们背《论语》的痛苦程度堪比上数学课。韩国人把儒家思想写进教科书,日本人把忠义精神刻进骨子里,可咱们年轻人刷短视频的时间比看《论语》多十倍。

不是孔子不够牛,实在是时代变了节奏。现在谁还捧着竹简之乎者也?大家更愿意看章子怡在戛纳红毯甩裙摆,顺带种草中国设计师。就像韩国靠防弹少年团带货泡菜,咱们影后娘娘穿着龙纹礼服往那一站,比十节文化课都管用。

但这事儿真能这么比吗?山东网友第一个不答应:"咱孔圣人可是文化祖师爷!"00后追星族却怼回去:"要不是章子怡的电影,我连春秋战国是啥都不知道!"

张教授被喷到连夜发声明,可细品这话还真有点道理。故宫找流量明星拍vlog,三星堆联名游戏出皮肤,河南卫视把《洛神赋》搞成水下舞蹈——老文化不用新瓶子装,年轻人真不买账。

话说回来,章子怡这两年确实不怎么带中国元素玩了。上次戛纳穿的是法国高定,ins上晒的都是西餐红酒。倒是李冰冰开始捣鼓汉服直播,吴京成了军大衣推广大使。

所以问题来了:咱是要死守老祖宗的牌坊,还是让明星当文化贩子?是把《论语》编成说唱,还是让爱豆穿着汉服打歌?这事儿您怎么看?评论区等您开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