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云南永胜县方言民歌《油茶罐装不下的梦想》中有句歌词“爹要到月亮上面种生姜”,一语道出了永胜三川人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丽江林杰公司成功仿生培育鸡枞菌便是一个最好的事例,创造了一个“鸡枞都种得出”的人间神话。
2021年,丽江林杰公司积极响应永胜县委、县政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十四五“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号召,遵循“先行试验,循序渐进”发展原则,在永胜县城西北部的芮官山顶启动了千亩林下食用菌基地建设,建成鸡枞菌仿生种植基地100亩,2022年8月,先期试验的3亩仿生培育鸡枞菌地初获成功,2023年已小规模出菌。
近日,笔者在基地负责人李俊才的引领下,走进丽江林杰公司鸡枞菌种植基地,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鸡枞菌正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对鸡枞菌进行采摘、分拣、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鸡枞菌俗称伞把菇、鸡肉丝菇、鸡肉菌、鸡脚蘑菇、蚁棕、斗鸡公、三塔菌、白蚁菌等,是一种与白蚁共生的菌类。它的肉质肥美,成白色的丝状,味道清香,口感鲜嫩、甜脆,可与鸡肉媲美,故称之为鸡枞。
李俊才说:“这段时间他们都是早上六点便起来采菌,直到晚上六七点,每天采菌很忙很辛苦,鸡枞菌采摘将分三批次持续到国庆前后才结束,可每天生长出来的鸡枞总是采不完!”
由于鸡枞菌生长的特殊性,使得市面上鸡枞菌的市场价格常年保持在100元/斤左右,虽然鸡枞价格不菲,但因其味道鲜、香、甜,仍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再加上云南丽江广袤的山区由于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很符合鸡枞菌生长需求,鸡枞菌仿生种植技术开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据李俊才介绍,丽江林杰公司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大力推广玉米套种鸡枞菌等种植技术,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努力搭建一条生态好、产业兴、农民富的路子,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作者简介:杨向红,永胜县三川镇人,研究生学历,党员。一生酷爱红色文物收藏、徒步摄影及写作,现收藏红色藏品万余件,分别在学习强国、云南省委通信和云南省纪委网站等网络媒体刊登作品2500余篇次。
没蚂蚊窝的鸡枞都是假鸡枞
宣传一下无可厚非,但是你说早上六点起来开始采菌,一直忙到晚上,每天生长的采也采不完,,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如果真是有那么多,它还值钱吗?
他这个是仿野生的,终于有人真正做成功了,前几年出的那个不是真正鸡枞,只是用的鸡枞菌丝长出来的,和他这样利用白蚁种的完全两码事,这个已经无限接近天然的了,说白了就是这种林下白蚁的生活条件对环境要求太高了,成都周边30年前很多地方都可以采到鸡枞,现在看不见了,松茸和它比就是渣渣,松茸只不过是鬼子炒起来的,09年四川松茸做假灌铅,鬼子不要,结果小金县松茸卖5块没人要,鸡枞还是15一斤。
俗称草鸡枞,不好吃,现在连火把鸡枞都是压化肥的,吃不成咯[吃瓜][吃瓜][吃瓜][吃瓜]
这个是三塔菇,鸡丝菇一次只有一两朵,比这个香多了
先养好白蚁,就能出鸡棕。可惜非洲美洲有大量的白蚁巢,就是不知那的人会不会吃,怎么吃才好吃。[吐舌头笑]
人工松茸跟野生松茸什么价格了解一下!
鸡枞顶部是灰色的![呲牙笑][笑着哭]
云南这次立大功了 实现蘑菇自由就看你了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笑着哭]
十多年前我就看过人工成功培育出鸡枞的文章了,还吸引了央视的记者来采访,结果嘛,呵呵
你这个挨街子10块出2斤的蘑菇包一样。。。喊什么鸡枞真是,鸡枞要是可以人工我也用不着天不亮的就到处跑了克找窝看给出了。。
这种不好吃
我们是爱吃野生菌么?不 我们只爱捡[笑着哭]
只能说比平菇(人工菌)好吃
三天时间,
渠道呢
这个不是地里面的?培育个鬼。
没白蚁,他怎么培育?
杨向红,永胜县人,又肚壮了这篇好文章
发财啦!
难怪现在的鸡枞菌没香味了
鸡枞菌,在贵州,卖200一斤,用来煮汤或者油炸,美味无比[得瑟]
我还是'喜欢野鸡枞
人工牛肝菌有不
现在的米没有以前香咯
不是真鸡枞,确切的说是鸡枞的一个分支,我们云南人叫斗蓬
开公司发展
再怎么培育也无法跟野生的鸡枞比[流鼻涕][无奈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