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美国军队最高荣誉,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真的很厉害?

烟斗来了 2024-10-24 17:27:43

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名将,绝对绕不过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有人说他是纯靠营销名气大于实力的绣花枕头,有人则认为他奠定了二战之后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的政治格局,是当之无愧的“五星天皇”。那么拿到了美国军队最高荣誉,又在朝鲜战场上狼狈败北的麦克阿瑟,究竟是不死老兵还是营销大王呢?

1951年4月19日,在美国白宫前的退役告别演讲中,即将卸任军职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面对人山人海的听众,发表了那篇名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讲,宣告了自己军事生涯的结束,那时国内声望达到了顶点的麦克阿瑟正野心勃勃的俯视着人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负。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这场演讲将是他政治生涯最后的辉煌,之后直到病逝,他再未有机会迈入美国的政府高层...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于199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身为英国苏格兰移民后代,他的祖父老麦克阿瑟历任美国州长和巡回法院大法官,父亲更是参加过美国内战等大型战争,曾任美国驻菲律宾总督,在美国军政两届麦克阿瑟家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

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来,麦克阿瑟不仅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这柄汤匙上还镶满了钻石,一出生就达到了无数人终生都难以仰望的起点。

幼时成绩平平的麦克阿瑟在父亲的安排下,转而进入了军校学习,很快就在体育能力上展现出了才华,之后更是于1899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最为著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即西点军校。在西点军校就读期间,麦克阿瑟的成绩一直保持着令人惊叹的水平,四年后毕业时更是以98.43分的高分名列全校第一,这个成绩也是当时西点军校建校25年以来的最高成绩。

当然就像你此刻心中怀疑的那样,在美国关于麦克阿瑟军校时的成绩表现,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由于当时西点军校的校长就是麦克阿瑟父亲的下属,加上进入军校后立刻便判若两人的优异成绩,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其中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但不管怎么说毕业之后,西点军校建校以来最出色的毕业学员这顶帽子,终归是牢牢戴在了麦克阿瑟的头上,至此也正式开启了这位五星上将的军事生涯。

毕业后的麦克阿瑟先是被安排到了,他父亲曾经担任过总督的东南亚服役,不过很快他就因为患病而回国修养,之后又担任自己父亲的随从参谋遍历东亚及东南亚各地区,这段经历成为了麦克阿瑟最重要的军事启蒙。

一年后回国的麦克阿瑟如坐火箭般飞速晋升,历任各部门的参谋之职,到了194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期间,外派到墨西哥的他已经晋升为少校了。三年后美国政府决定正式参战后,麦克阿瑟终于等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放异彩的机会。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彰显军事实力,从全美各地抽调优秀军官和士兵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步兵师,也就是后来被麦克阿瑟称为“彩虹师”的第42步兵师因为部队连战连捷,麦克阿瑟很快便积累了大量军功,并在次年得授临时准将军衔,成为了这只精英部队的正式首长。

到第一次世界结束,麦克阿瑟和他的第42步兵师已然成为了美军当中,功勋最为卓著的部队。作为指挥官麦克阿瑟本人也成为了,获得勋章最多的将领,甚至被当时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称赞为“我们所有的最伟大的将领”。

然而有趣的是,就和麦克阿瑟的军校成绩一样,当我们翻开他的授勋详情的时候,就会惊讶的发现所有关于麦克阿瑟军功的记录,绝大多数都是诸如“身先士卒”“作战勇猛”等描述模糊的词语,根本找不出什么具体的战绩。

很难说是因为第42步兵师本身豪华的配置和优异的表现,让他这位指挥官得以轻松的捞取功勋,还是说他的指挥真对这支部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毕竟唯一有关麦克阿瑟在战场上具体战绩记载的,还是他在眼睛沾染毒气后,冒着失明危险拒绝到后方医院坚持指挥作战的记录。尽管战报上将这次受伤描绘的十分危机,可从麦克阿瑟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很快就痊愈了这点看,恐怕也是和危险沾不上多少关系的。

事实上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一直给人的就是这种表面花团锦簇,但细究却乏善可陈空洞无物的状况,相比其难辨高低的军事水平,在营销宣传方面麦克阿瑟则是当之无愧的顶尖大师。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己的个人形象,麦克阿瑟拒绝穿着美军的制式军装,亲自操刀设计了自己专属的软军帽,翻皮大衣,玉米烟斗加马鞭的经典造型,他甚至签约了一家营销公司负责自己日常的形象维护和宣传。得益于此,麦克阿瑟的国内民众心中,有着远超同时代各大名将的“伟岸形象”,即便没人说得清他在战场上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光辉事迹。

一战结束后满载荣誉回国的麦克阿瑟,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担任校长,不得不说相比争议极大的军事指挥能力,麦克阿瑟的行政能力向来都很出色,依靠其家族积累的广泛人脉和资源,他在政治生活中一直都能够如鱼得水。

至此麦克阿瑟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就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美国军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对于麦克阿瑟本人来说,这才仅仅是他那充满争议的军事生涯的序幕而已。

1930年麦克阿瑟应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的邀请,出任了美国陆军总参谋长。提到总统胡佛,就绕不开那次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危机。当时大量领不到津贴的美国退伍军人和残疾老兵,齐聚首都华盛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讨薪抗议活动。

为了平息这次骚动,领命出马的麦克阿瑟不顾下属的反对,公然向这些曾为保护美国而浴血奋战的老兵们挥起了屠刀。他先是宣布这些老兵都是受到红色思想影响的“叛国者”,接着便命令军队开着坦克架起机枪,对这些将他视为偶像的老兵们展开了血腥的屠杀,纵火烧毁了住着老兵家属们的营地,造成了大量妇女儿童的伤亡,这次事件后来又被称之为“血腥星期四大屠杀”。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来,麦克阿瑟过往精心包装的种种爱国名将形象,其实都不过是编造的假面具罢了。

在参谋长任期满后,麦克阿瑟再次回到了自己家族政治资源最为丰厚的菲律宾,开始以军事顾问的身份担任菲律宾元帅和陆军总司令,组建能够帮助美军扩大东南亚影响力的军事力量。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和日本全面开战,重新回到美军现役担任远东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终于有机会,在二战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舞台上,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了。

然后不出意外的是,麦克阿瑟在战争初期就在与日军的交锋中,华丽丽的惨败了。和美国人不同,“野蛮”的日本军队显然并不把他那份包装华丽的履历放在心上。

由于缺乏指挥作战的才能,战争前期东南亚的美军就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再也顾不上包装形象的麦克阿瑟整日躲灾防空洞中不敢露头,一度想要用手枪自杀。之后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委婉建议下,抛弃数十万美菲联军狼狈的逃到了澳大利亚,美名其曰“远程指挥”美菲联军抵抗。

实际上因为麦克阿瑟毫不负责任的举动,大量美军士兵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抛弃俘虏,遭受了日军惨无人道的虐待。同时也正是因为日军在东南亚地区人神共愤的兽性,致使占领区涌现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抵抗组织,凭借着美国投送的物资支持,坚决的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抗争。

与此同时太平洋战争的形势,也在美国碾压级别的工业实力和名将尼米兹的努力下开始发生逆转,东南亚的抵抗组织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最后甚至能够与日军侵略者分庭抗礼。如果不是麦克阿瑟担心被抵抗组织抢走风头,故意在补给线上动手脚,早已日薄西山的日军根本支撑不下来。

于是等到二战后期凭借着下属和地方抵抗组织的努力,麦克阿瑟这个名义上的远征军总司令反而轻松的摘取了最大的功绩,成为了美国人民口中前所未有的“名将”。诚然依靠家族多年的积累和声望,他在统筹东南亚美菲等军队资源势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名将头衔对于无数惨死在日军暴行下的美菲士兵和东南亚人民来说,未免就太过地狱笑话了。

当然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像他前半生一直做的那样,对于营销自己他向来是不遗余力的。凭借着二战结束后“获得”的巨大功绩和声望,麦克阿瑟成功晋升为美国军队最高级别的五星上将,并担任日本受降和民主改造工作。

抵达日本后麦克阿瑟很快便发现,由于二战的惨败日本民众普遍厌恶右翼政府,致使社会主义的左派思想迅速抬头。为了将日本打造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忠仆,对抗苏联红色阵营的桥头堡,麦克阿瑟一改最初的计划,向华盛顿提议保留日本二战最大战犯日本天皇,为大量右翼战犯脱罪,帮助他们回国继续执掌日本政权,全力打压偏向苏联阵营的左派势力。

于是本是战败国的日本在二战后,反而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同时麦克阿瑟也亲自参与起草了著名的日本“和平宪法”,将带刺的链条牢牢的栓在了日本政府的脖子上,让日本成为唯美国马首是瞻的附庸。可以说如今东亚乃至亚洲的政治格局,都是麦克阿瑟一手缔造出来的,将整个日本政坛如玩偶般肆意操弄在手掌中的他,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五星天皇”。

不过麦克阿瑟辉煌逍遥的人生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他便遭遇了他人生中最惨重的打击,而送给他这份意外“大礼”的正是刚建国不久的新中国。

由于朝鲜半岛战争的爆发,身在日本的麦克阿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在开始与朝鲜军队的作战中,一路势如破竹的麦克阿瑟在连续的胜利中开始得意忘形,不仅在媒体上公开挑衅中国政府,还放出了“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豪言壮语。

至于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由彭大元帅指挥的志愿军给了狂妄的麦克阿瑟迎头痛击,打的美韩联军抱头鼠窜。麦克阿瑟也在此上演了之前太平洋战争初期发疯的戏码,急匆匆的逃到日本后,便不顾战争规模扩大的风险,开始不断催促华盛顿使用核弹攻击新中国。再也忍受不了他的杜鲁门毫不客气的公开撤销了他的全部军职,由于事发突然就连麦克阿瑟本人,都是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得知了自己被撤职的消息。

重回美国后麦克阿瑟很快便振奋了起来,想要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声望进军政坛竞选美国总统,但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直到晚年病逝他都再也没有得到重回政坛的机会。

最终就像麦克阿瑟那场著名的演讲一样,这名备受争议的老兵并未战死沙场,而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彻底凋零。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