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回搏爱拼才会赢

湖北日报视频 2024-12-24 10:41:11

回望2024年的荆楚大地,总有一些奋力拼搏的身影、面孔和时刻,值得被时代铭记。

从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院院士李德仁,到为国而战的奥运冠军郑钦文、孙佳俊、昌雅妮和王宗源;从淳朴山区信义还情的远安兄弟,到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白车侠”杜志军和“灰车侠”沈鹏,这些拥有非凡勇气的拼搏者,用一个个向上、向善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荆楚儿女,也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力量。

世界赛场的传奇,在拼搏中成就;

科技创新的高峰,在拼搏中攀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郭晓明

科技高峰的攀登者:李德仁

他的拼搏,让中国卫星遥感走在世界前列

7月2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举行,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走上红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85岁高龄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2000年设立至今,获此殊荣的杰出科学家,仅37位。

作为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两院院士李德仁是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

他用毕生攀登科技高峰,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在核心元器件受欧美等国出口控制的情况下,将国产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从300多米提高到3米至5米。

他推动并共同主持“高分”重大专项,研制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实现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研发高精度机载和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解决了边境雷区、西部无人区、海岛礁等危险困难区域测图难题,引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的重大变革。

他领衔研制的“东方慧眼”项目,即高分01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卫星遥感技术方面走到世界前列。

在他的引领下,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学科连续7年全球排名第一。最早的“珞珈”系列卫星,正是由李德仁院士提出设想并发展的。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我国卫星数据的自给率,更推动我国从卫星数据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变,为我国军事与民用带来巨大价值。

在李德仁院士家中,有一幅80字的李氏家训。从小时候起,这则家训特别是“爱我中华 兴我家邦”8个字,为他指明努力方向。

“我这一生的工作,就是让测绘这一过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实时化。”回顾近60年测绘遥感科研和教学生涯,李德仁院士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他拼搏一生,只为“祖国需要”。

世界网坛的逐梦者:郑钦文

她的拼搏,让中国网球之光闪耀奥运赛场

8月3日,郑钦文在比赛后身披国旗庆祝夺冠。(新华社发)

2024年,郑钦文的名字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巴黎时间2024年8月3日,罗兰·加洛斯的球场升起五星红旗。年仅21岁的郑钦文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位夺得奥运会网球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

她说:“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奥运会一直比大满贯重要,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成为对郑钦文2024年最好的写照。

搏,在于咬紧牙关,为国而战。

奥运会网球女单四分之一决赛,郑钦文在先失一盘、决胜盘1比4落后的情况下,鏖战3小时,艰难淘汰德国老将科贝尔,挺进四强。

她说:“当我决胜局1比4落后的时候,我喘不过气来,双腿像灌铅一样,一直有股精神支撑着我,我看见了台上的国旗。”

半决赛中,她遭遇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尽管身体状况再达极限,郑钦文仍坚定表示:“即使现在让我为我的国家再打3个小时,我仍然愿意再来一次。”

搏,在于冲破国界,平视世界。

2011年,当李娜第一次拿到大满贯时,十堰姑娘郑钦文正跟随武汉网球教练余丽桥学习。她和小队友们一起在电视机前见证了历史,埋下了梦想:“好好打球,为国争光。”

她走出国门,拜阿根廷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为师。11岁勇闯美国,参加全球青少年网球选手公开赛。在西班牙训练期间,她凌晨4点半便抵达球场,在一次次挥拍中迎来晨光。

今年8月20日下午,郑钦文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郑钦文面对镜头自信说道:“我觉得年轻一代平视世界,就同时代表了中国的进步。只有去平视世界,你才能把真正的自己、完整的自己更强地发挥出来。”

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在2024年的中国体坛,奋力拼搏、为国而战的湖北籍优秀运动员,不只是郑钦文。

郑钦文、孙佳俊、昌雅妮、王宗源斩获的四块奥运金牌,创下奥运鄂军历史第二佳绩,也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奥运金牌榜追平美国立下战功。

人间侠义的守望者:远安兄弟、挡车“双侠”

他们的故事,让信义与侠情烙印在群众心中

2024年,“远安兄弟”跨越24年的感恩与回报故事,感人至深。

“一元、两元、十元……”20多年前,远安县嫘祖镇分水村,哥哥雷宋明意外烧伤。在村委会号召下,左邻右舍和外村好心人送来1000多元捐款。

“10元以内的按100元还,10元以上的按20倍还,一共31100元。”20多年后,在广州打工的弟弟宋来波,意外看到哥哥生前留下的“账本”,十倍、百倍偿还乡亲们当年的恩情。

中秋百家宴上,远安兄弟宋来波(右一)答谢乡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村民们的无私帮助和宋来波的感恩回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互助精神。

“我不能退,后面就是闹市区。”

10月7日中午,通城县城隽水镇湘汉路粮道街口,一辆黑色轿车的司机突发疾病,车辆失控,在街头横冲直撞。

千钧之际,51岁的咸宁“白车侠”杜志军开车死死顶住失控车辆,哪怕车轮飞转、白烟滚滚,也要将群众护在身后,将公共安全的威胁牢牢抵住。

他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他的车牌号是鄂LD06335。

10月20日下午,武汉光谷大道高架一处下桥匝道,一名司机突发疾病,所驾汽车径直撞向护栏,并顺势向匝道下方冲去。

危急关头,武汉“灰车侠”沈鹏果断驾车将失控汽车拦停,避免了一场意外事故的发生。

他是人民警察、共产党员,他的车牌号是鄂A6PZ19。

没有人生来勇敢。选择无畏,只因侠义善良,道义担当。从“白车侠”到“灰车侠”,我们看到的英雄,就在身边。

好样的宋来波!好样的“白车侠”!好样的“灰车侠”!

你们刷屏的瞬间,温暖了2024,也让信义与侠情,生动烙印在人民群众心中。

10月24日,“灰车侠”沈鹏到青山区社会福利院看望老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摄)

新闻回访孙佳俊:为国争光的荣誉感无可取代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明玉

8月4日,中国队选手孙佳俊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最近有点感冒,肩伤也要持续康复。”12月20日中午,刚刚结束训练便来到省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治疗室进行康复理疗的游泳奥运冠军孙佳俊,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巴黎奥运会上,孙佳俊以憋气8米极限冲刺的方式死死咬住对手,最终与队友勇夺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打破了美国队对该项目的40年垄断,创造中国游泳的历史,这也是湖北游泳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4个月来,每每回想夺冠瞬间都会激情澎湃,那种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实现梦想的成就感,无可比拟。”孙佳俊笑着说。

孙佳俊的2024年,是拼尽全力实现梦想的一年,也是不负韶华收获满满的一年。从巴黎回国后,孙佳俊继续刻苦训练,并在全国游泳短池锦标赛上打破两项亚洲纪录。

“在巴黎圆梦,我实现了为国争光的心愿。接下来,还要出战全运会,力争为湖北添彩。奥运会之后,大家对我的期待更高,自己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不过,经过奥运会的洗礼,孙佳俊有了足够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底气。

展望2025年,他一如既往地淡定:“2025年,只有一个目标,也必须完成,就是扎实备战,勇挑重担,圆满完成全运会任务。”

专家点评

每个领域都呼唤拼搏精神

叶青

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首席顾问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提及一种精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在安徽合肥,他引用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

武汉有一句城市口号: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就是拼,追求卓越需要搏。

过去的一年,湖北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不懈拼搏的典型,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从85岁的李德仁院士,到20多岁的新生代奥运冠军,这种奋斗和拼搏不分年龄,成为一种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总结提出“晋江经验”。“晋江经验”的关键精神就是“敢拼、爱拼、善拼”,是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

人要有精神,国才有精神。无论是办企业、体育竞技还是科技创新,每个领域都需要拼搏,年轻人更要拼搏。

历史上千年不息的奋斗拼搏,让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个人人生,都需要像那首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曲所口口传唱的“爱拼才会赢”。

(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大事记

(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制表:万璇)

详见12月24日湖北日报T12版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