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呱呱落地到迎娶新娘,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家的故事从刘建开始。
刘建六岁时,父母离婚了,他被判给了父亲。
母亲走得干脆,也没有再回头。
而我,两年后嫁给了他的父亲,成了他的后妈。
起初,小刘建对我有许多警惕,但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不是亲生的而怠慢过他。
大学毕业后,刘建考上了公务员,这让我和他爸都颇为欣慰。
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能进政府工作并不容易。
虽然他对我还是保持那种疏离的态度,但我心里也清楚,孩子没有亲妈在身边,心里总会有些疙瘩。
婚房之争:新房和旧房的选择刘建已经28了,把结婚提上了日程,女朋友是他初中同学,两人多年感情稳定。
我这个做后妈的真心为他高兴。
我们经营着一家批发站,收入算是中等水平。
早早就给两个儿子准备好了婚房。
可是,刘建突然提出,老房子不够好,要重新买一套。
这话一出,我老公就有了意见:“现在的房价这么不稳定,买新房不是明智之举。”
但刘建态度坚决,说是女朋友要求的。
而我老公平常精明能干,这个时候却只能叹气:“是个不错的小区,儿媳妇也看中了,没法拒绝。”
最终,老公还是妥协了,我们开始为这套新房子操心。
但买房只是开始,更大的花销还在后面。
刘建寻找高档装修公司,各种进口材料不在话下。
眼看着预算一步步超出,我尝试劝他:“你爸已经为你买房了,装修能省点就省点吧?”
可他一句“这是一辈子的事”把我堵得话也说不出来。
装修和婚礼上的不菲开销装修搞完了,接下来是各种进口家具,柜子、床,还有不少精致的小物件。
家底被花得几近见底,老公始终一声不吭,任凭儿子折腾。
我开始担心起自家儿子的未来:“这样下去,我们家设结婚还拿得出钱吗?”
刘建继续“准准地”花钱,大手大脚地为婚礼做准备。
从婚纱照到钻戒,每一笔都是大数目。
他跟老公平分月供,买了辆好车。
我心里那股无名火简直没处发泄,看老公那无奈的样子,我也只好沉默。
每次刘建张口要钱,老公总是默默开着钱包。
刘建好像觉得这些都是他应得的,从不亏欠道谢。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忍不住和他说:“这样的婚礼太铺张了。”
刘建那句“这是一辈子一回的事。”回荡在耳边,让我不知如何反驳。
老设察觉到我的烦恼,回来安慰我:“妈,我哥那样做我可以理解。
他从小就没有安全感,而我有你们看护着。
他需要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来找平衡,爸觉得亏欠他,也是有原因的。”
听完这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多年来的心结似乎悄然解开了。
小设的理解与释然婚礼当天,我穿着得体的衣裙,站在舞台上。
刘建和新娘小宁手牵手走来,脸上写满幸福。
“妈妈,请您喝茶。”这声“妈妈”叫得我泪眼婆娑。
想到这些年过去的种种,我终于如释重负,刘建喊我“妈妈”算是对我多年努力的认可。
其实,家庭之间的这些琐事,谁能说得清楚对与错呢?
刘建婚后的那段时间,他变得比以前亲近许多,也开始渐渐接受我这个后妈。
家庭和睦了,生活里多了很多温馨的瞬间。
老设那番话让我感动。
家庭生活里,总会有磕磕绊绊。
重要的是,彼此理解,互相包容。
我也明白,亲生母亲的缺失,是刘建心里难以愈合的伤口。
而老公对刘建的种种优待,是作为父亲的一种补偿,是一种默默的爱。
在生活的困难里,我们都在努力寻找平衡。
看着两个儿子有了自己的幸福,我和老公也算是心头一块大石落地了。
我想,家庭的温暖,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彼此的心意和爱。
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世界。
理解别人,是维持家庭和谐的真谛。
希望所有家庭都能温馨和睦,幸福长久。
结束语:人生路上,家庭是我们最初的港湾。
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浪,只要彼此理解,彼此关爱,就能化解一切难题。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希望你的故事也能如愿以偿,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