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节度使版图变迁:百年遗汉风,西北有孤忠

由版图说历史 2023-10-28 16:22:02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安西、河西走廊和陇右的唐军被抽调内地平叛。763-790年,吐蕃趁机攻占了陇右、河西诸州和安西四镇等地,还攻破过长安。到820年,唐朝的西部疆域已全部控制在吐蕃手里,版图大缩。

可是,唐朝在西北仍有忠义之士存在,面对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他们不甘屈服于吐蕃。张氏为沙州敦煌的名门望族,世任沙州守将。840年,沙州豪门首富张议潮散尽家财,秘密招兵,组建“归义军”,蓄积力量,时刻准备起事。

8世纪末9世纪初,吐蕃王朝盛极而衰,发生内乱,分裂成许多部落,彼此互争不已。此时,唐朝对吐蕃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大破吐蕃军阀尚恐热之军。面对唐军的军事胜利,河西人民大受鼓舞。848年,张议潮认为天赐良机已到,果断率汉人归义军发动起义,驱逐吐蕃,收复了沙州、瓜州等地。

由于准备充分,又得到了当地的豪门望族索氏、李氏的支持,张议潮迅速在沙州占稳了脚跟,并引发一场燎原之势。849年,张议潮率归义军接连打败吐蕃军,收复肃州、甘州。850年,张议潮派人向唐廷报捷,唐宣宗大喜,擢升其为沙州防御使。从此,沦陷67年之久的沙州,重新竖起了大唐的旗帜。

然而,沙瓜光复只是开始。850年,归义军收复伊州。851年,归义军又接连收复原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和陇西军阀论恐热控制的鄯州、廓州、河州、兰州、岷州等陇右五州之地。至此,河西和陇右大部分都控制在张议潮所率的归义军手里。

同年,张议潮再次派出使团前往长安,献上沙州、瓜州等十一州图籍,唐廷正式在沙州设归义军,由张义潮任节度使。至此,除凉州外,陷于吐蕃之手近百年的河西、陇右之地重新归唐。

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张议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团结各族人民,发展生产,改善他们的生活;一方面对潜在的威胁实施军事打击。856年,张议潮亲自率归义军对盘踞在伊州以西的吐蕃和回鹘残部展开打击,解除了西部后患。857年,归义军又对吐蕃将领论恐热用兵,扩大和巩固了岷州周边的地盘。

但是,军事重镇凉州仍然控制当地的温末政权手里。凉州是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如果不收复,丝绸之路就无法完全打通,而且归义军也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威胁。温末政权民族构成复杂,由河西节度使及部将后裔、凉州鲜卑后裔、内迁吐谷浑和吐蕃等构成。858年,张议潮派其侄张淮深率归义军番汉兵7000余人东征。经过三年浴血奋战,861年,归义军收复凉州,并向唐廷报捷。至此,沦陷百余年的河、湟故地全部光复。

863年,唐朝重设凉州节度,由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兼领凉州节度使。从此,河西走廊畅通无阻,西北与中原中断百余年的联系终于恢复。河西人民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当中,盛赞张议潮将军的丰功伟绩: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

赖得将军开归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之后,吐蕃将领论恐热不甘心失败,多次进攻河湟之地,夺取廓州,但是最终被归义军打败,864年又收复了廓州。866年,张议潮又派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庭州等地,并大败论恐热,斩首送于长安。至此,归义军节度使的版图达到极盛,约为80万平方公里,与后来极盛时期的西夏差不多。正如史书记载: “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张议潮行军图

可以说,张议潮将军受任于山河破碎之际,卧薪尝胆,力挽狂澜,收复国土,使河西之地成为唐朝后期版图上最富生命力的一块地方。

可是,归义军节度使的控制区过大,张议潮将军为了打消唐廷的顾虑,让其兄长张议谭留于长安作为人质。867年,其兄长张议潭去世后,张议潮又亲赴长安作为人质,让其侄子张淮深留守河西,统管归义军节度使的事务。可以说,张议潮对大唐的忠心天地可鉴。

可是,唐廷居然怀疑归义军,千方百计想削弱归义军节度使的势力。然而,归义军势大,唐廷又不好直接硬杠。于是,唐廷开始搞小动作,扶持回鹘首领仆固俊。在唐廷的庇护下,仆固俊很快建立了仍奉唐为正朔的高昌回鹘王国,使西州、庭州等地脱离了归义军的控制。由此,归义军节度使极盛版图昙花一现。

其实,如果唐朝朝廷不从中作梗,大力支持归义军,完全可以在西北打出一片新局面,甚至收复西域故地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唐懿宗利令智昏,自毁长城。

张议潮

872年,一代英雄张议潮在长安溘然长逝,其侄张淮深沿用他制定的政策,使河西一度繁荣。可是,归义军节度辖地内民情复杂,汉人、回鹘、龙部落、吐蕃、温末等等都有。唐朝的分化政策,使少数民族的力量日趋壮大,归义军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

876年,仆固俊建立的高昌回鹘,攻破伊州。黄巢之乱爆发后,唐朝本身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880年前后,吐蕃六谷部崛起,控制了廓、河、岷等州。高昌回鹘与吐蕃六谷部的两面夹击,使归义军的控制版图大幅缩水。

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之后,河西之地更是陷入一片大分裂局面,原先归义军旗下的各族纷纷自立。龙氏部落占据肃州,甘州回鹘占据甘州,温末河西节度使据凉州,吐蕃六谷部势力最为强大,占据鄯、廓、兰、河、岷五州之地,后来又兼并凉州。此时,归义军节度使所能控制的地方仅剩下沙、瓜两州之地。张淮深多次击败甘州回鹘,但也只能是保全沙、瓜之地,无法进一步扩地。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890年,归义军发生内乱,张淮深身死。892年,在李氏家族的支持下,张议潮之孙张承奉被拥立为归义军节度使,并得到唐朝的承认。906年,在唐朝即将灭亡之际,张承奉不再奉唐朝为正朔,自称白衣天子,建立“西汉金山国”。

张承奉在位时多次与甘州回鹘发生战争,使得国力大耗,惹得民怨沸腾。但是,张承奉跟自己的爷爷没法比,打不过甘州回鹘,只好被迫于911年向甘州回鹘求和、认父、称臣,金山国成为甘州回鹘的附庸。

914年,张承奉死后无嗣,所以张议潮的外孙女婿曹议金掌权,被推举为归义军节度使,并废除“金山国”国号。从此,归义军进入曹氏执政时期。曹议金吸取张承奉教训,罢兵息战,通过联姻的方式与周边的强邻比如甘州回鹘搞好关系,为沙、瓜二州赢得了百余年的和平。

宋朝建立后,归义军分别向北宋和辽国遣使入贡,但是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帮助。1002年,正当党项首领李继迁攻占北宋的灵州之时,归义军内部也发生兵变,曹宗寿成为归义军节度使。曹宗寿之子曹贤顺后来被辽国封了一个不咸不淡的炖煌郡王。

归义军节度使的势力在不断的萎缩,而河西新星党项人的势力却在不断扩大,对甘州回鹘、吐蕃六谷部、归义军构成威胁。1007-1027年,李德明在位期间,党项与甘州回鹘数次发生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028年,在少主李元昊的攻击下,甘州回鹘大败,首领夜落纥逃走,甘州被党项人占领。1032年,李元浩又消灭了甘州回鹘的残余势力。

甘州回鹘灭亡之际,末代归义军节度使、瓜州王曹贤顺惴惴不安,知道下一个肯定会轮到自己。于是,曹贤顺上表党项首领、夏国王李德明请求归顺。但是,李德明考虑到战线太长,没有答应,但是允许归义军成为自己的附庸。

1035年,李元昊继位为夏国王之后攻打沙、瓜二州,曹贤顺四处求援无果,只得率1000余骑投降西夏。至此,孤身在外奋斗近200年的归义军终于画上了历史的句号。归义军灭亡之后,其极盛时期的大部分辖地被西夏所继承。

归义军的历史虽然结束了,但是其勇于抗争的忠义之心,保全中原文明的事迹与精神却永远长存,值得颂扬。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