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堪称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女性之一。她原是宋国公主,嫁到卫国后,不仅干预朝政,还因与宋国公子朝的私通引发轩然大波。更令人咋舌的是,卫灵公对此竟不加阻拦,甚至特意安排两人在洮地相会。太子蒯聩得知后羞愤交加,策划刺杀南子,却因家臣临阵反悔而失败,最终被迫流亡宋国。
南子的权势在卫灵公去世后达到顶峰。她试图按灵公遗愿立公子郢为君,但公子郢推辞,转而拥立蒯聩之子辄,即卫出公。这一决定埋下了更大的祸根。前480年,蒯聩卷土重来夺取君位,南子的结局成谜——《列女传》称她被卫庄公所杀,而《左传》却未再提及她的下落。
孔子与南子的会面更是千古谜题。当时孔子周游列国至卫,南子执意相见。隔着帷帐,南子佩玉叮当作响,孔子行礼后,弟子子路却满脸不悦。面对质疑,孔子罕见地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这句话背后究竟是无奈还是自证清白?不久后,孔子因卫灵公“好色胜于好德”而离开,南子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南子的一生充满权力与欲望的纠葛。她挑战礼法,却能在男权社会中屹立不倒;她被视为“淫乱”的象征,却也是政治博弈的高手。而孔子那句“天厌之”的誓言,或许正是对那个礼崩乐坏时代最深刻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