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这个外国人,留下乾隆的真实相貌,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

奋发小史书 2024-11-14 10:07:04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留下乾隆的真实相貌,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

世人都知道乾隆是一代明君,在他统治期间,清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电视剧里的乾隆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英明神武,风度翩翩。但是,真实的乾隆到底长什么样子?清宫里有一位来自遥远意大利的画师,用他独特的西洋画法,为我们留下了最真实的乾隆容貌。这位画师不仅在清宫里待了几十年,还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他用东西方结合的绘画技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影视剧中完全不同的乾隆形象。那么,这位神秘的画师是谁?他又是如何用画笔记录下真实的乾隆呢?

一、郎世宁的传奇经历

世人皆知郎世宁是清朝著名的宫廷画师,却不知他原名叫朱塞佩·卡斯蒂格里奥内,1688年出生在意大利米兰的一个艺术世家。1715年,这位27岁的年轻画家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旅程,谁能想到这一去就是半个世纪。

那一年,康熙皇帝正在紫禁城中为自己的七十大寿做准备。当郎世宁带着自己的画作步入皇宫时,康熙一眼就相中了这位年轻的意大利画师。"此人画技精湛,不可多得!"康熙当即就破例留下了这位外国人。

要说郎世宁在宫中的地位,那可真是与众不同。康熙时期的宫廷画师不下百人,可郎世宁却成了"御前红人"。1722年的一天,康熙突然召见郎世宁,要他画一幅西洋风格的人物肖像。郎世宁不负圣望,几天后就呈上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看得康熙龙颜大悦,当即赏赐白银百两、锦缎十匹。

不料好景不长,康熙驾崩后,新帝雍正登基。众所周知,雍正对西方传教士颇有微词,朝中不少洋人纷纷被逐出宫。郎世宁本以为自己也难逃此劫,却不想雍正非但没有赶他走,反而对他另眼相看。原来雍正早就注意到郎世宁那独特的西洋画法,觉得新奇有趣。

雍正十三年,皇宫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这位学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年轻的弘历对郎世宁的画作产生了浓厚兴趣,时常向他请教绘画技法。有一次,弘历对郎世宁说:"朕要学习西洋画法中的透视技巧。"郎世宁便用心教导,从此与这位未来的皇帝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1735年,雍正驾崩,弘历继位,这时的郎世宁已经在宫中待了整整二十年。新皇登基后,郎世宁的地位不降反升,被封为"供奉",这个头衔在清代宫廷画师中可谓独一无二。乾隆常说:"西洋画法有独到之处,郎世宁更是此中翘楚。"

就这样,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画师,在紫禁城里亲眼见证了清朝最鼎盛时期的三位帝王。他不仅是一位画师,更是一位文化使者,将西方的绘画技法带入中国宫廷,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时代。每当乾隆举办大型庆典,郎世宁总是被安排在最佳位置,记录下这些历史性的时刻。

二、中西绘画的完美融合

郎世宁的画作在清代宫廷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1736年,乾隆下令重修圆明园,特命郎世宁负责西洋楼的设计与绘制。这项工程让郎世宁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他在这里首次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技法与西方透视法相结合。

这种独特的融合手法在宫廷画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时的画院总管张诚看到郎世宁的作品后,立即向乾隆汇报:"臣见郎世宁所绘,远近分明,明暗有度,实为前所未见。"乾隆随即下令,要求宫廷画师们向郎世宁学习西洋画法。

郎世宁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法上,更体现在画作主题的选择上。1738年,他创作了一幅《百骏图》,这幅画打破了传统中国画只重写意的局限。画中的骏马不仅形态各异,而且每一匹马的肌理、毛发都清晰可见,就连马蹄扬起的尘土都栩栩如生。这幅作品成为了中西绘画融合的典范之作。

1740年,郎世宁又创作了《皇帝射猎图》。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西方的透视法,将狩猎场景的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前景中的树木枝叶清晰可辨,远处的山峦则渐次淡去,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层次感。但有趣的是,他在处理山水时仍保留了中国画的韵味,远山的轮廓用散锋勾勒,颇具水墨画的意境。

不仅如此,郎世宁还在宫中开设了画室,专门教授西洋绘画技法。他的学生中既有宫廷画师,也有皇室成员。1745年,年轻的永琪王子就在郎世宁的指导下掌握了明暗法和透视法的基本原理。这些技法很快在宫廷画坛流传开来,形成了一股新潮流。

郎世宁的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了宫廷之外。1750年,他的一些画作被制成版画流传民间,引起了文人画家的关注。著名画家郑板桥就曾评价说:"西洋画法虽异于中土,然其精微处,实有可取之处。"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郎世宁不断尝试新的融合方式。他在《清宫团扇图》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技法,却又巧妙地加入了西方的光影效果。这幅作品成为了当时宫廷画师争相临摹的对象。到了1760年代,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已经成为了清宫绘画的一大特色。

郎世宁的创新不仅改变了清代宫廷绘画的面貌,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他所开创的这种融合风格,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三、真实的乾隆长相

1736年,郎世宁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新登基的乾隆皇帝绘制肖像。这幅画与此前的皇帝画像有着显著的不同。郎世宁采用了写实的西洋画法,将乾隆的容貌描绘得极为细致。

根据这幅传世画像可见,年轻时期的乾隆面部轮廓方正,鼻梁较高,眼睛细长。与民间流传的"龙目凤眉"大不相同,画中的乾隆眉毛并不浓密,反而略显单薄。颧骨略高,嘴唇偏薄,下巴轮廓分明。整体看来,二十多岁的乾隆容貌端正,但称不上俊美。

1746年,郎世宁又为三十六岁的乾隆作画。这幅画像显示,十年间乾隆的相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面部略显圆润,双颊略微丰满,但仍保持着年轻时的基本轮廓。值得注意的是,画中的乾隆已经蓄起了短须,这与他力图展现成熟君王形象有关。

到了1756年,五十岁左右的乾隆又一次让郎世宁为自己画像。这次的画像展现了一个更为威严的形象。面部轮廓变得更加饱满,双眼周围出现了细纹,胡须也变得浓密。但与传统的宫廷画像不同,郎世宁并未刻意美化这些衰老的痕迹,而是如实记录下来。

1766年的一次画像创作让郎世宁颇费周折。当时六十岁的乾隆要求画师淡化自己面部的皱纹。郎世宁婉转地表示:"若要记录圣容,当求真实。"乾隆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这幅画像展现了一个身着常服的乾隆,面部皱纹清晰可见,但举止依然矫健。

最引人注目的是1776年的那幅画像。年过七旬的乾隆虽然体态仍然挺拔,但面部特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脸部轮廓变得更加宽阔,下巴处出现了明显的双层,眼袋也较为明显。但郎世宁仍然保持了他一贯的写实风格,既不过分美化,也不刻意丑化。

郎世宁的这些画像还记录下了乾隆服饰的变化。从早期的蟒袍、补服,到后期的便装、戎装,都被细致地描绘下来。甚至连服饰上的纹样、配饰的材质都可以清晰辨认。这些细节为研究清代宫廷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画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乾隆容貌的演变过程。这些画像打破了后世影视作品中将乾隆形象过分理想化的惯例,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帝王形象。郎世宁的画笔,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历史见证。

四、乾隆对画像的态度

乾隆对于自己的画像始终保持着极为严格的态度。1737年,刚即位不久的乾隆就下令设立专门的画像库,用于收藏历代帝王画像和自己的肖像。这个决定显示出他对于形象记录的重视程度。

在众多画师中,乾隆特别青睐郎世宁的写实画法。1738年春,乾隆在养心殿召见郎世宁,当场要求他作画。郎世宁提出需要充足的光线才能准确捕捉容貌特征,乾隆立即下令将殿内摆设重新布置,确保画师能获得最佳的创作条件。

1742年发生的一件事充分体现了乾隆对画像真实性的要求。当时另一位宫廷画师完成了一幅乾隆像,过分美化了皇帝的容貌。乾隆看后立即下令销毁,并言道:"帝王之像,当留真。"这个举动让郎世宁的写实画法在宫廷中获得了更多认可。

乾隆不仅关注画像的真实性,还十分重视画像的收藏和保管。1750年,他专门颁布了《养心殿画像库收藏规制》,详细规定了画像的保存方法。规定中特别提到,郎世宁所绘的肖像要单独存放,且必须配备专人看管。

有趣的是,乾隆对于画像的展示也有严格规定。1756年,他下令将自己不同时期的画像分别陈列在各个宫殿中。其中,郎世宁所绘的正面像被悬挂在养心殿,这个位置在宫廷等级中具有特殊意义。

1762年,乾隆更是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他命令郎世宁创作一系列展现日常生活场景的画像,包括读书、批阅奏折、习字等情景。这些画像不同于传统的威严庄重的帝王像,而是呈现出一个更为生动的统治者形象。

到了1770年代,年事已高的郎世宁每次为乾隆作画时间都会延长。乾隆却表现出了难得的耐心,经常一坐就是几个时辰。他解释说:"留得真则传得久",这句话后来被记入《清宫画像录》。

乾隆晚年时期,对画像的要求更加严格。1780年,他专门制定了《御容图像修补则例》,详细规定了画像的修复标准。其中特别强调,郎世宁所绘画像的修复必须经过御前大臣审核,这种规格在清代画史上都是罕见的。

这种对画像的重视一直持续到乾隆晚年。即便在位六十年后,他仍然保持着对画像真实性的坚持。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对郎世宁画作的珍视上,更反映在他对整个宫廷画像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上。

五、画像背后的故事

郎世宁为乾隆所绘的画像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1737年,郎世宁在第一次为乾隆作画时,曾遇到一个特殊的技术难题。当时的宫廷画师们习惯使用传统颜料,但这些颜料无法准确表现人物肤色的细微变化。郎世宁特地向欧洲订购了一批特制颜料,这批颜料在四个月后才运抵北京。

1744年的一幅画像记录了一个独特的场景。当年秋天,乾隆在围猎归来后,身着戎装要求郎世宁即刻作画。这幅画像的特别之处在于,乾隆的衣服上还沾着草屑,面颊因疾驰而泛红。这些细节都被郎世宁如实记录下来。这幅画后来被乾隆称为"猎归图",专门收藏在乾清宫。

1752年,郎世宁创作了一幅著名的"雪景御容图"。这幅画的背景是乾隆在御花园赏雪的情景。为了准确捕捉雪景的光线效果,郎世宁在寒冷的冬日里,在室外架设画架工作了整整七天。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得到了乾隆的高度赞赏。

在1760年的一幅画像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画中乾隆手持一卷西洋画册,这本画册正是郎世宁带来的欧洲艺术图录。这个细节反映出乾隆对西方艺术的兴趣,也暗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1768年,郎世宁完成了一幅规格特殊的画像。这幅画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立轴形式,但运用了西方的透视法和明暗法。画中的乾隆端坐在宝座上,身后的屏风上绘有山水,这种中西合璧的构图在当时颇为新颖。

到了1775年,年迈的郎世宁在创作乾隆画像时,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技法。他将中国传统的工笔和西方的油画技法结合起来,使用特制的颜料在绢布上作画。这种创新使得画像既保持了东方的韵味,又具备了西方画作的立体感。

1780年的最后一幅御容图凝聚了郎世宁毕生的绘画技艺。画中不仅细致地描绘了乾隆的容貌特征,还在背景中加入了象征性的物件:御用的笔墨、典籍和玉器。这些器物的排列既符合西方透视法则,又暗合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

这些画像的创作过程也记录了一些特殊的制度。比如,每次作画前都要经过特定的仪式,画具要经过专门的太监检查。作画时,除了几位贴身太监外,其他人都不得在场。完成的画作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然后由专人装裱,最后存入特制的锦盒。

这些严格的规制和独特的创作过程,使得每幅画像都成为了独特的历史见证。郎世宁的画笔不仅记录了乾隆的容貌变化,更记录下了一段特殊的文化交融史。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