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拉穗,小心有坑!
想象一下,周末去水果超市,琳琅满目的葡萄让你眼花缭乱。
你拿起一串克瑞森葡萄,紫红色的果实饱满诱人,但仔细一看,有些葡萄挤在一起,甚至出现了裂痕。
你心里嘀咕:“这葡萄卖相不太好啊,会不会味道也打折扣?
”
没错,这就是葡萄种植户最怕看到的情景。
葡萄长得太密,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减产。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拉穗”——一个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坑”的技术。
果穗太紧?
麻烦大了!
克瑞森葡萄,这种皮薄肉脆、甜度高的葡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
但它有个“先天不足”的缺点:果穗过于紧凑。
想象一下,一群孩子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肯定会磕磕碰碰,甚至有人会被挤伤。
克瑞森葡萄也是如此,果穗太密,果实之间相互挤压,通风透光性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导致果实发育不良,甚至出现烂果、空果。
更要命的是,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比如连续阴雨,紧密的果穗更容易滋生病菌,造成大面积损失。
要知道,克瑞森葡萄的经济价值很高,一旦受损,那可真是让种植户欲哭无泪。
所以,为了让克瑞森葡萄长得更好,卖得更贵,拉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简单来说,拉穗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疏松果穗,让果实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提高品质和产量。
具体操作是在初花序展露之时疏除一部分花穗,帮助其他花穗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从而使得果实间隔适中,也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降低破损风险,还能够节约采摘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葡萄拉穗工作应该在花序展露期至分离期之间进行,此时花序已经显展露出,但是花瓣还没有分离。
赤霉素,用错就废!
疏穗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一步是使用赤霉素进行拉穗。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细胞伸长,让果实快速膨大,就好比给葡萄“打激素”,让它们在短时间内变得又大又圆。
但是,赤霉素这东西,用好了是灵丹妙药,用不好就是毒药。
克瑞森葡萄对赤霉素的浓度非常敏感,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最常见的药害就是果粒不饱满,上面发硬,影响口感。
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幼果掉落,颗粒无收。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很多种植户都吃过这样的亏,辛辛苦苦一年,结果却因为赤霉素使用不当,导致血本无归。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赤霉素的药害呢?
要控制好浓度和次数。
记住,宁可少用,也不要多用。
可以尝试“少量多次”的方法,提高喷施次数并增加喷施浓度,让葡萄逐渐适应赤霉素的作用。
可以搭配细胞分裂素一起使用。
细胞分裂素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增强果实的抗逆能力。
它与赤霉素“强强联合”,可以有效抵消赤霉素过量带来的药害风险。
此外,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也很重要。
要尽量选择阴天或者早晚温度较低时段进行作业,避免在高温天气下使用赤霉素。
因为赤霉素喷施之后会结束光合作用,叶片枯萎从而影响正常发育,如果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作业,会加重这一现象,因此极易造成药害。
在天气条件适当时再进行作业,以保证作业后能有合适的环境让植物进行恢复和生长。
拉穗之后,还有事儿?
你以为拉穗就万事大吉了吗?
No No No,拉穗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病害防治是重中之重。
植株的花蕾刚疏除时新陈代谢仍处于急速阶段,此时若病害滋生将有可能波及到其他坐果良好的花蕾,从而影响整串果实的商品质量。
所以,要采用合理的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护好娇嫩的果实。
水肥管理也要跟上。
拉穗前后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肥控制,既不能让葡萄“吃不饱”,也不能让它们“撑着”。
要根据葡萄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保证它们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花穗整形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拉穗前后要进行花穗整形操作以提高坐果率与果穗标准化。
花穗整形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整形前修剪,主要是清理一些枯死的枝芽以及交叉重叠枝,保证通风透光。
第二步:整形时擦芽,这一步需要通过擦芽促使主蔓抽发新芽,并通过抹芽方法疏除一些影响整形的问题芽,让养分集中供应。
第三步:整理背心蔓,将背心蔓整理齐整,以保证主干生长平直美观,为葡萄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克瑞森葡萄拉穗是一项精细活,需要种植户们耐心细致地操作。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才能让葡萄长得更好,卖得更贵,最终实现丰收的喜悦。
与其抱怨葡萄难种,不如花点心思学习拉穗技术。
这不仅仅是一种种植方法,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品质的追求。
当你用心对待每一颗葡萄时,它们也会用丰硕的果实回报你的辛勤付出。
也许,这就是农业的魅力所在吧。
它让我们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才能最终绽放出光彩。
而当我们品尝着亲手栽培的葡萄时,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