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的“嘴炮”火出了圈——这位从挂科学渣逆袭成机器人大王的“野生学霸”,直接开炮:“国内校园学的很多东西太老!
这番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无数腆着肚子念旧教材的教授们脸上火辣辣的。
某985高校自动化学院的《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教材,还在详解2010年ABB机械臂的操作系统,而现实中工业4.0已经迭代出会自己学习的协作机器人。
更绝的是,某高校《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扉页烫着2009年的金边,里面云计算还被称作“未来趋势”,神经网络章节只有3页——学生课后还得自学UE5引擎才能参加元宇宙竞赛。
难怪网友吐槽:“大学教材比我家老式缝纫机还怀旧!”这些教授们,难道是住在“知识养老院”里?连学生都开始用GPT-4写代码了,他们还在用20年前教Flash动画的PPT。
第二巴掌:教师知识结构比化石还僵化某高校教务处长透露,47个新课程方案在审批流程中“冬眠”,最久的躺了638天。
有教授死守自己当年写的过时算法章节,拒绝更新教材;还有督导组用“板书工整”标准否决项目制教学改革,仿佛在用马车时代的秒表考核高铁司机。
这些“知识守门人”,怕是连学生手里的机器人开发套件都没摸过,却敢堂而皇之传授“真理”。
第三巴掌:教育评价体系比清朝科举还迂腐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复现顶会论文时,发现导师坚持用三年前停更的框架,结果实验数据作废。
而某高校计算机老师仍在备课组争论是否允许学生使用GitHub,全然不顾深圳中学生已经用GPT-4开发垃圾分类系统。
可这些教授们,仍在用“唯分数论”批量生产“解题机器”,却培养不出能解决真实问题的“特种兵”。
虽然教育部门推出了STEM教育、新工科计划,但基层改革仍像蜗牛爬行。王兴兴的批评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那些抱守残缺、拒绝革新的教育从业者。
当ChatGPT、deepseek重构知识获取方式,当人形机器人颠覆生产力形态,当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依赖高质量的教育和高频次的技术创新,这些想要“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的讲师和教授们,准备好迎接被时代淘汰的命运了吗?
人家没说错。大量的陈旧无用的东西。
计算机原理也是讲老的,关键是你讲最新的本科生能不能懂。
说的没错,是该改改了
某闭CEO呀[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