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职务他只能授少将,但这5位上将却说:他如果授少将我们有意见

平凡呱呱乐 2025-04-14 11:09:03

1955年那会儿,咱们解放军搞了个挺大的事儿,就是给海军、陆军、空军三个军种的战士们都发了军衔。

中南海里星星点点,怀仁堂内亮堂堂,这本该是让全军将士都乐呵的事,但管军衔评定的罗荣桓大元帅却一脸严肃,为啥呢?他收到了八位大将军一块儿写的信。

大家一致反映,沈阳军区公安军的头儿谭友林,在军衔评定这事儿上“不对劲”。

八位共同写信的人里头,包括了像王震、萧克这样的军事大腕。他们在信里头直截了当地说,觉得给谭友林少将定的军衔有点低了,想让罗荣桓元帅再好好考量考量,重新给评个级。

罗荣桓看到这事儿,心里头真是愣住了。他又把谭友林的资料翻出来,一字一句地琢磨,结果越看越惊讶。二话不说,他立马起身,直接就往谭友林家去了。

谭友林这人到底是咋回事?怎么就能让八位将军都上他?罗荣桓元帅还亲自去他家看望,这之后,他的军衔评定会不会有啥变动呢?

【出身贫寒的“娃娃政委”】

谭友林1916年在湖北江陵呱呱坠地,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谭友林家的情况也是半斤八两,好不到哪儿去。

他小时候特别爱学习,也很努力,14岁时,经过地方上的人推荐,进了红军办的学校念书。

谭友林九岁那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从那时起,他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这么多年来,他磨练出了特别顽强的性格。在学校,他学习特别用工,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所以,谭友林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被安排到军队的警卫通讯小组干活。没过多久,他又调到了新9师当起了宣传员,并且在那里有幸见到了贺龙元帅。

谭友林压根儿没想过,那位只匆匆见过一面的上司,没多久竟会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1932年的时候,17岁的谭友林不幸卷入了那场“肃反”的风波中。跟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有的已经被处决了,而他自己也命悬一线,眼看就要轮到他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谭友林瞅见一个认识的身影骑着马飞奔而来,那人竟是贺龙元帅。

就在谭友林快要喊出声求救的时候,贺龙元帅眼疾手快,立刻下令释放了谭友林。就因为这样,谭友林在超级危险的时刻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获救后,谭友林在村民家里头稍微歇了歇脚,没待多久。等身体缓过劲儿来,他立马就动身去找自己的部队了。

谭友林性格谦逊,打起仗来又特别勇猛,所以在部队里很快就出名了。到了1935年,上头看重他,就让他当了红军17团的政委,他算是全军里年纪较轻的政治领导之一。

谭友林虽然是负责政工的干部,但打起仗来,他那股冲劲儿,完全不亚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战士。

在塔卧那一带,跟反动派的陶广纵队干架时,谭友林可是个猛将,他带头往前冲,直接就往敌人堆里闯。冲的过程中,右臂不幸挨了一枪,但他愣是一点儿没退缩,心里头压根儿就没把生死当回事儿。

胜利到手后,他才去卫生所瞧伤口。那会儿,谭友林右臂的伤口糟糕透了,子弹和肉都搅一块儿了,战场上那点急救手段根本搞不定,只能简单包一下。包完后,谭友林立马又回前线,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11月份,谭友林被提拔成了红二军团第五师的政治委员,那时候的他才仅仅19岁,是整个军团里头年纪最小的政委。他的故事传到了周总理那里,周总理就亲切地喊他“年轻的小政委”。

在第五师,谭友林的搭档是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贺炳炎。就在那一年的一次掩护任务里,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子弹打中,伤得太重没法保住,只能在战场上紧急做了截肢手术。

1936年,谭友林过得特别艰难。那时候红军正在过草地,谭友林右边的老胳膊伤又犯了,肿得厉害还流脓,烧也一直退不下去。因为环境太差,根本没法及时看医生。再加上草地天气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谭友林遭了不少罪,好几次都差点晕过去。

为了挽救谭友林的性命,贺龙元帅特地指派专人去照料他。经过好几个月的精心治疗,喝了不少于几十剂的草药,谭友林的身子骨才慢慢恢复过来,随后他便跟着队伍一块儿到了陕北。

在长征的征途上,谭友林多次碰到险境,但他总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决不放弃的态度,一次次把困难变成没事。像这样出色的干部,在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场上,也是起到了别人替代不了的关键作用。

【屡立战功的沙场宿将】

1938年那会儿,谭友林跑到湖北去汇报工作,结果碰上个老革命同志。就是这位老兄,把谭友林领进了新四军的大门,让他革命的道路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位新四军留守处的头儿,名叫彭雪枫。他俩一见面就特别投缘,聊得非常开心。彭雪枫就劝谭友林,一块儿到河南去打游击战。

那时候,日本鬼子正嚣张地欺压咱们中国人,每个有骨气的中国男人心里都憋着股劲儿,想上战场杀敌,谭友林自然也不例外,他也琢磨着去前线干一票。

得到周总理点头后,谭友林就跟着彭雪枫跑到豫东的确山县去干工作了,他们为的是全民族的解放,跟日本鬼子干上了。

谭友林工作能力强,性格又谦逊,所以新四军里的领导都挺看重他。叶挺军长更是对这位年轻人赞不绝口,还特地送了他一份贵重的礼物,以示鼓励。

彭雪枫和谭友林一起工作了好几年,这段时间里,他们俩关系处得特别好,啥都能聊到一块儿去。说真的,谭友林这人真的很出色,大家都是有眼能看的。

1945年,抗战一结束,谭友林就到了东北。他就像个革命的老将,专挑硬骨头啃,哪儿形势严峻他就往哪儿冲。这么多年在部队里,他走遍了全国各个角落,这回跑到东北来,是为了摆平那边越来越嚣张的土匪问题。

看看中国这漫长的几千年历史,土匪一直都是挺重要的一股民间势力。他们躲在深山老林里,霸占山头,抢劫百姓。特别是近代中国那段乱糟糟的时候,土匪更是猖獗,特别是在东北地区,情况最为严重。

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中央下了决心要打击土匪,这时候,359旅的副旅长谭友林接过了这个重担,他来到了东北。

经过一番仔细琢磨和实地探查,谭友林把东北那帮土匪的行动套路给搞清楚了。根据土匪的情况,他制定了一套特别管用的剿灭办法。

士兵们不畏严寒,在风雪中大范围搜捕土匪,总是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刻现身,要么来个突然袭击,要么截断他们的给养线。经过好几个月的努力,东北地区的土匪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在老百姓的帮助下,几个主要的土匪头目都被抓住了,像是谢文东、李华堂这些大名鼎鼎的家伙,一个不落。

1949年,谭友林在战场上奔波多年之后,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能回湖北江陵老家的机会,但这次回去可不是为了炫耀成就,而是肩负着战斗使命。

三大战斗大头落地后,国民党那边的防线全给打垮了。不过,蒋介石他们哪会轻易认输,这些年攒下的地盘哪能拱手让人。于是,他们又拉了一帮残兵败将,硬着头皮继续抵抗,琢磨着能不能靠长江天险,跟咱们分庭抗礼。

谭友林那时候是39军的副军长,他跟着队伍一直往南走,参加了攻打他老家湖北江陵的战斗。

国家大局渐渐平稳下来后,大伙儿心心念念的好时光眼看就要来了。但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佬在咱们北边邻国朝鲜挑起了战事。

第四野战军镇守东北地区,美帝国主义一来侵犯,他们肯定是最先迎战的。说到四野里的尖兵,39军那可是当仁不让,必须打头阵,冲在最前面。

按照党中央的安排,1950年,39军率先奔赴朝鲜战场,他们一到那儿,头一仗就是在云山挡住南朝鲜军第一师的进攻。

按照志愿军的大头头彭德怀的安排,39军本该去收拾南朝鲜军的第一师。但战场上的事儿谁也说不准,敌人的阵脚突然乱了套,美军骑兵第一师居然跑到云山地区接了盘。这么一来,39军要面对的对手,就变成了之前压根儿没碰过面的美国大兵。

关于美国人的真实能耐,谁心里也没个准数,但咱们解放军一贯是遇上对手就毫不犹豫地出手。在军长吴信泉和副军长谭友林的带领下,39军直接朝着云山的美军第一骑兵师冲了过去,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美军的第一骑兵师,那可是从华盛顿打独立战争那会儿就有的老部队了,号称160年来一场败仗都没打过。岁月流转,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与时俱进,早就从以前的模样变成了现在的机械化大军,说它是张响当当的王牌,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39军在云山那场战斗中,硬扛住了重重困难,把敌人给打败了。打完仗后,他们得到了志愿军头儿彭德怀的大力称赞。

这位老将在战争岁月里战功赫赫,可到了1955年评定军衔那会儿,居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就连总政治部的罗荣桓元帅都亲自上门来表示歉意。

【饱受争议的军衔】

1955年那会儿,为了好好奖赏那些在28年革命斗争里拼死战斗的解放军英雄们,中央做了个决定,要给他们搞个授衔的大典。

谭友林因为投身革命并多次立下战功,名字自然也在表彰名单上。按照他的职位,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事儿传开后,竟然有八位将军表示了不满。

授衔的事情大体搞定后,有些人因为给的衔低了,心里不痛快,有的甚至火冒三丈;也有人觉得给的衔高了,自己主动要求降一级。但像谭友林这样,居然能让八位将军一块儿站出来为他抱不平,还真是头一遭碰到。

将军们都持有相同的看法,谭友林可是从红军时期就投身革命的老将了,长征那会儿,他还是全军里头最年轻的师政委呢,给他个中将军衔,那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罗荣桓一听这事儿,立马动手复核谭友林的资历背景,结果发现自己确实搞错了,光顾着看谭友林现在的职位,没考虑周全。

之后,罗荣桓亲自去找了谭友林,直接跟他说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失误,并且诚恳地道了歉。罗荣桓还提议,可以考虑让谭友林成为中将的一员。

不过,谭友林的反应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当提到要晋升他为中将时,谭友林直接婉拒了这个提议。

他觉得,自己投身革命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要当多大的官。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好几次都差点丢了命,现在能活着,而且家庭和睦幸福,他就已经感到非常知足了。

琢磨琢磨那些已经离世的战友,还有跟我挺熟的彭雪枫他们,早都长眠地下,与青山为伴了。如果他们还在,该给他们发啥军衔呢?

这番极其大度的话语,其实正是谭友林一辈子高尚品质的写照。在授完军衔之后,谭友林立刻就投入到中国西北的事务里去了。

谭友林虽然没提,但党中央还是看到了他的付出,给了他不少荣誉。土地革命那会儿,他干得好,就给了他一级八一勋章。到了抗日战争,他又立了大功,党中央就颁发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给他。还有全民族解放的时候,谭友林也是出了不少力,所以又拿了个一级解放勋章。这些都是党中央对他努力的认可。

【结语】

授勋典礼落幕之后,谭友林并未停下他的步伐。六十年代那会儿,他奔赴了大西北,顶着风沙搞开发,全心全意投入建设。

为了让咱中国人能昂首挺胸,国家悄悄启动了“596”计划,谭友林也是其中一员大将,尽管已过半百,他仍坚守在最前沿,跟那些年轻小伙子们并肩作战。

在茫茫戈壁滩上,他实地探访基层士兵的日子,留下了串串足迹。而在那颗历史性的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欢庆场面里,也能瞧见他参与其中。

2006年的时候,谭友林老将军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灿烂夺目。想想他走过的路,真的是把一切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个实实在在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办事的革命家。

1 阅读:49

平凡呱呱乐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