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那可是新中国刚刚站稳脚跟,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时候。老百姓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为新中国的明天拼命往前冲。可您知道吗?就在这个时候,北京菜市场里头,发生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儿。
话说这天,章士钊这位曾经在紫禁城里头混过的老江湖,穿着旧棉袄,戴着毛线帽,溜达进了热闹非凡的菜市场。这菜市场里头啊,人声鼎沸,砍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跟过年似的热闹。章士钊挤在人堆里头,东瞅瞅西望望,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啥都觉得新鲜。
突然,他的眼珠子被一个人影给吸引住了。人堆里头,有个岁数不小的妇女,正坐在小摊前头,面前摆着几包卷烟。章士钊走过去跟她聊了几句,这一聊不要紧,差点儿没把他的眼珠子给惊掉。您猜怎么着?这位妇女啊,居然是爱新觉罗·韫颖,清朝最后一个皇上溥仪的妹妹,大伙儿都叫她“三格格”!
章士钊一听这话,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想当年,这三格格在紫禁城里头,那可是金枝玉叶,要啥有啥。可如今呢?却在这儿摆小摊卖烟卷,跟老百姓抢饭碗。章士钊心里头那个感慨啊,就跟吃了黄连似的,苦得要命。
他好奇地问韫颖怎么干起这活了,韫颖轻轻一笑,无所谓地说:“没办法,得找点营生不是。” 这话听起来轻松,可背后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呢?章士钊一看韫颖这股子淡定和硬气,心里头那个佩服啊,简直就像看到了沙漠里的仙人掌,生命力顽强得很。
当天晚上,章士钊就拿起笔,嗖嗖地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他把韫颖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个遍,还附了两张照片:一张是韫颖结婚时候的美照,那叫一个如花似玉;另一张是她全家穿着清朝大袍子的合照,那叫一个显赫一时。
毛主席收到这封信后,那是相当重视。他盯着那两张照片,心里头也是各种滋味翻腾。想当年,他自己也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深知人生的不易。他琢磨了一会儿,就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说:“这姑娘有志气,给她找个活儿干!”
这话一出,周总理那是二话不说,立马给相关部门下了命令。没多久,韫颖就摇身一变成了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这事儿一传出去,整个北京城都炸了锅了。大家伙儿都议论纷纷,说这三格格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居然能得到毛主席的青睐。
韫颖呢?她自个儿心里头也是感慨万千。她没想到自己一个卖烟卷的,居然能有今天。她天天在社区里忙活,谁的难处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实心实意地为大家伙儿办事,赢得了老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现在的韫颖啊,那可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她不再是菜市场上卖烟卷的大婶了,而是个让人竖大拇指的政协委员。她和孩子们终于过上了安稳幸福的小日子。她时不时回想起以前的苦日子,感慨万分地说:“多亏了这新时代,多亏了那些帮我的人。要不,我还在菜市场跟烟卷较劲儿呢。”
瞧瞧,这新时代的力量就是这么大。它能让一个落魄的皇族格格重新站起来,成为受人尊敬的政协委员。这事儿啊,不光是三格格一个人的幸运,更是新中国“有情有义”的真实写照。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话啊,真是说到咱们心坎儿里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