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退役米格-21改成巡航导弹?乌克兰媒体都认为,这个主意很蠢

陶慕剑地球观察 2024-12-10 21:34:04

近日,克罗地亚退役了最后一架米格-21战斗机,宣告了米格-21在欧洲全部退役。这个不起眼的消息,在乌克兰舆论界却引发了一些波澜。

其中有人大开脑洞,建议乌克兰外购这些退役的米格-21,效仿所谓“无人版歼-6”的经验,改造成自杀性无人机攻击俄军。但是,这个不靠谱的建议很快遭到了驳斥。

乌克兰《国防快报》撰文指出,罗马尼亚退役了米格-21,以换成法国“阵风”战斗机,让一些人看到了“废物利用”的机会。这些人认为,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可以将这些退役的米格-21转换为遥控无人机,甚至是巡航导弹,用来打击敌方目标,类似想法在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出现过。但是乌媒作者却认为,这个想法是很蠢的。

此文作者列举分析了几个考量因素,首先参考了历史上曾将米格-21改为无人机的例子。例如苏联在冷战时期就尝试将米格-21改为遥控靶机,称为米格-21Ye,又称M-21(M代表靶机)。改为靶机后,拆除了多数有价值的机载设备(大约一吨多),包括雷达和天线,替换为远程遥控装置,实现了靶机的无人驾驶起飞能力。

米格-21Ye无人靶机

按照米格-21的规格,机身长度为14.1米,翼展为7.15米,空重为5.3吨,起飞重量约为8.7吨,低空最大速度1300公里/小时,高空最大速度2230公里/小时,内油航程约为1200公里,可携带1300千克有效载荷。拆掉一吨多机载设备后,这些数据也许能提高一些,大致可以做成一种“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大型高速无人机”,类似图-141无人机这种产品。

8吨级别(带油带战斗部)的自杀无人机,或称超大型巡航导弹(战斗部重量也许超过一吨),对于俄军的心理威慑性肯定是很大的。但优点也仅此而已,一系列重大缺点也随之而来。

首先,将战斗机改为巡航导弹的精度令人怀疑,最好的例子就是乌克兰将图-141靶机改成巡航导弹后,即使安装了GPS制导系统,由于操控性差,命中精度非常低,只适合攻击大型固定目标,至今没创造过任何像样战果。

第二,将几吨的战斗机改为超大型巡航导弹,耗费的资源也相当可观,成本甚至超过带来的好处。

笔者认为,其中第二个理由更为关键。与几十公斤的“天竺葵-2”相比,几吨重的米格-21改成类似的自杀无人机,操控系统的成本要贵上几十倍,但是射程却几乎差不多,命中精度和使用灵活性却远远不如“天竺葵-2”。

虽然米格-21改装的自杀机威力更大(弹头1吨以上),但是改装至少要花费几十万美元(还算便宜的),而全新的“天竺葵-2”却只有2万美元。也就是说,一架米格-21的改装费足够换成几十架“天竺葵-2”,即使前者威力再大,也只能打一个目标,远不如几十架“天竺葵-2”的收益更大。笔者记得还有人曾经声称,可以改装上千架歼-6无人机打过海峡,那么同样花费可换成几十万架新型远程自杀无人机,效果将高出几十倍,不是更好吗?

更何况,米格-21或者歼-6改成大型自杀飞机,目标大而且飞行路线死板,很容易被发现,1-2马赫的速度也不算快,在任何防空系统看来,击落都不是什么问题,被拦截概率超过90%都是可能的。

相反,相同的花费换成几十倍数量的“天竺葵-2”,后者由于目标小,而且飞行高度和路线变幻莫测,防空系统拦截难度很大。虽然乌克兰号称拦截了60%的“天竺葵”或“见证者-136”,但也意味着40%没能拦截住。如果再考虑到几十倍的数量优势,选择哪个合算,即使是乌克兰媒体都分得清楚。

最后,米格-21无人机的命中精度在100米内就算不错了,可是“天竺葵-2”可以做到几米以内。当然,你要给米格-21装上“战斧”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也行,那么价格就不是几十万美元能限制的了,而且即使制导精度上去了,米格-21或歼-6的升降舵、方向舵也做不到那个操控精度,要改改也可以,还是要加钱。

事实上,乌克兰当前已经开始量产类似“见证者”或“天竺葵”的自杀无人机(上图),西方国家也在开发和生产类似产品,这些才是主流发展方向。基本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的去干这个蠢事——用战斗机改成自杀无人机。(作者:陶慕剑)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