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视频,3万观众沉默!刘晓燕:对别人再好,都不如对别人有用

玻璃罐 2025-02-15 10:32:16

刘晓燕:​你对别人再好,都不如对别人有用是扎心了,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躺尸在微信里好友平时连个招呼都懒得打,突然有事了就热情似火地冒出来,搞得人心里怪怪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人们总是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什么学历高低、家庭背景、工作职位,仿佛这些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似的。可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怎么能用几个简单的标准就把人分三六九等呢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很多人第一次见面就开始打量你的穿着打扮,询问你的家庭情况和工作状况,好像在心里盘算着你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这种功利主义的态度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成年人世界的生存法则。

有时候真觉得这个社会太现实了,连亲戚朋友之间都要精打细算。有个网友说她家亲戚都没加她的微信,倒是争先恐后地加她老公的,就因为人家是个医生。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导向真是让人心寒,难道亲情友情就一点都不值钱了吗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生病了,有个医生亲戚确实挺方便的,这么想想又觉得人家也没错。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倾向,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谁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圈里都是有用的人呢问题是,怎么定难道只有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关系才算有用吗一个能让你开怀大笑的损友,一个能在你低谷时给你鼓励的闺蜜,难道就因为不能给你带来实际利益就是没用的吗

有人说成年人的交往就是利益交换,这话听着刺耳,但好像又有那么点道理。想想看,我们平时跟同事、客户打交道,不就是为了工作顺利、业绩提升吗就连跟朋友聚会,有时候也会考虑能不能拓展人脉、获取信息。这种功利化的思维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本能反应,不知不觉中就把人际关系也变成了一场利益交换游戏。

但是,如果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利益之上,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太冷漠了难道真的没有纯粹的友谊和感情吗其实不然,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个概念。一个能给你情感支持的朋友,一个能带给你快乐的伙伴,难道不是很有用吗我们不狭隘地理解为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为了避免被人利用,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很普通,生怕看起来对别人有用。这种做法虽然有点极端,但也反映了一些人对这种功利化社交的抵触情绪。他们宁可失去一些潜在的机会,也不愿意陷入这种尔虞我诈的关系网中。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可能带来利益的浅层关系,还是少数几个真心相待的朋友

与其抱怨这个世界太现实,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毕竟,当你足够优秀、足够有价值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愿意与你交往,而且是真心实意地尊重你、欣赏你。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变成一个功利主义者,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还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真正的王者都是自己制定汇率的人。这话虽然有点霸气,但也不无道理。当你足够优秀时,你就有了选择的权力,可以决定与谁交往,如何交往。你不再需要讨好别人,而是会吸引那些真正欣赏你、理解你的人。这种基于mutual respect的关系才是最稳固、最有价值的。

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提升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也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迷茫。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终究会看到努力的回报。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逐渐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样的关系才是值得珍惜的。

说起社交,不得不提到现在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各种平台让我们似乎与世界紧密相连。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好像越来越不会面对面交流了动不动就发个表情包,有事就发条语音,连打个电话都嫌麻烦。这种虚拟的亲密感,是不是反而加剧了现实中的疏离感

有时候刷朋友圈,看着别人晒的美食、旅游照片,心里会不由自主地羡慕嫉妒恨。但仔细想想,这些精心修饰过的照片真的代表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吗我们是不是太容易被这些表面的东西迷惑了或许,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去经营真实的关系,而不是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点赞和评论。

社交媒体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戴面具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只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把所有的不如意都藏起来。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能会失去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久而久之,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了。

说到底,很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教育。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注重分数和技能,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如果从小就教育孩子要互相尊重、要有同理心,长大后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功利了但现实是,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个好工作,高收入,在这种压力下,学校和老师又能做什么呢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成应该只看一个人的收入和地位,而应该看他是否快乐,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是否善良正直。如果教育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那么社会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美好一些当然,这需要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没有一技之长确实很难立足。关键是要找到平衡,既要培养孩子的专业能力,又要注重他们的品格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不仅有能力,还有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个压力山大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总是在追求外在的成功,却忘了关注内心的感受。有多少人表面光鲜亮丽,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花些时间来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会与自己和解

其实,真正的自信和价值感是来自内心的,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当我们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时,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学会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真正活出自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进步,而是说我们应该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不断成长。

心理健康和自我认同感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有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给自己一些放松和反思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成功。

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我们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温度呢是随波逐流,变得世故圆滑,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哪怕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需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用更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人,也用更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不要轻易给别人贴标签,也不要被他人的评价所定义。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为生活努力。如果我们能多一些理解和同理心,这个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温暖一些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设立界限,不要为了讨好他人而委屈自己。真诚地对待每一段关系,但也要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是值得投入的,什么是应该放手的。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本真,不迷失自我。

最后,让我们记住,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现实,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珍惜和追求。也许是一份真挚的友谊,也许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又或者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仅对自己有用,也对他人有益,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0 阅读:0

玻璃罐

简介:玻璃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