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拿下荆州大部,这时候相当于他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基本完成。这时候他面临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他本意就是一鼓作气,拿下刘备,但他有一个担忧,东吴孙权早已对荆州虎视眈眈,如果这时候他不管不顾攻刘备,他怕孙权偷袭,并且,他刚收服的荆州兵,还可能反复,作为内应,到那时老曹想不死都难。
所以,他在确定下一步计划之前先派人“招降”孙权,而后再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所以,细读三国后你会发现,他不是突然停止攻击刘备,而是经过全局战略分析之后进行的调整。我们也年轻过,不是现代年轻人思维活跃,而是他们没认真看书。你语塞是因为你也没认真读书。
但是什么叫互为犄角之势?刘备花那么多精力搞这联盟难道是摆设?曹若举兵攻刘,孙权责出兵攻曹,曹就成了两线作战,这压力不小吧?对于联盟,对于联盟双方都不是特别强大的情况,往往是首先攻强的一方,这样弱的联盟一方就失去了倚仗,往往不攻自破。
而联盟的势力中如果有实力强大到光攻取他一家都未必能保证胜利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先攻弱小一方以剪出其羽翼,逐步消减敌方实力。
曹操攻荆州的时候刘备已经被打成了光杆司令,所属部从将领只剩20多人。刘备派关羽突围去联络投奔刘琦,刘琦立马封关羽为水军都督,却没有给刘备任何实权,只是委任刘备为使者出使东吴…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孙刘联盟实际上是指刘琦与东吴联盟,并不是刘备…
况且刘备在夏口,孙权在南徐,夏口在南徐的上游。都在长江以南。如果曹操跨江攻击刘备成功,正好占据南北两岸的上游,长江天险对孙权来说就不复存在了。孙权可以倚仗的无非也就两张底牌,江东人心和长江天险。两张底牌是互相依存的,没有江东人心守不住长江防线,没有长江防线拢不住江东人心。
从利益上来说,孙刘联盟的实质,孙对刘的需求比刘对孙的需求大。刘的集团更像个游侠集团,能依附当时好些势力,甚至能再次依附曹操。如果刘放开上游,孙则天险不能守,人心不能固。唯有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