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宝地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大象新闻 2024-01-27 17:30:20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荥阳的道观与古刹都有龙

飞龙顶位于荥阳市北18公里高村乡,北距黄河3公里。因居广武山奇伟地势,周边山峦交错,中间一峰突起,有冲天之姿,故名。

荥阳飞龙顶

此处原有依山而建的道观遗迹,创建于明永乐年间,至嘉靖和万历年陆续增建。清顺治、同治、光绪年间经过重建和修缮,形成规模壮观的建筑群。主要分布在祖师顶、泰山东顶、华岳西顶3座山峰上下。建筑为南北与东西互为犄角对应,整体如巨龙腾空,故名“飞龙顶”。其中尤以清虚府金顶为绝,其通体为上中下三层九脊庑殿重檐亭阁,绝胜巍峨,蔚为壮观。清时民间曾有“北飞龙,南武当”之说。惜古迹多于文革时被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开始对飞龙顶进行重建,陆续落成金顶、东顶、西顶、南崖阁。涅槃重生的飞龙顶面貌全新、彩饰华美,昔日的道教圣地,如今再放异彩。

龙泉寺位于荥阳城区东北8公里城关乡北周村东,与兴国寺、洞林寺、大海寺,并称“荥阳四大名寺”。

学者曾依据龙泉寺内保存的一通北朝造像碑,推断该寺初建于1400年前。传说该寺门前曾有一眼泉水,貌似龙眼,故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龙泉寺一带水质和土质特别优秀,这里种的水稻,米粒煮熟后在锅中不是“躺平”,而是“立正”。龙泉寺曾于唐、清两代扩建修缮,为历代颂礼胜地,颇负盛名。惜后世遭毁,仅存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大殿和东配殿各一所。自2011年开始,龙泉古不断修缮重建。2012年农历正月,龙泉寺恢复了古庙会,盘鼓、腰鼓、花棍、舞狮、玩龙灯等文化活动热闹非凡 。

自然景观龙溪宫溶洞,位于荥阳刘河镇环翠峪天堂山附近,已探明长度5500米,对游客开放1600余米,游览面积12000多平方米。洞内流光溢彩,飞瀑抛珠,钟乳倒悬,冰笋立节,碧波荡漾,玉幔剔透,活脱脱现实版的地下龙王殿。同在环翠峪内的双龙峡景区,有远近两处“三叠瀑布”。所谓三叠,即瀑布下落时,中间被两道山石台阶阻挡,以致瀑布不得飞流直下,须激荡两回,分身三段飞泻潭中。

新密白龙庙曾为“古八景”

新密境内的白龙庙村,得名于村中有一座白龙庙。该庙始建于五代时期,至经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有成。经历代修建,极盛于明清,距今800余年。白龙庙有着典型的传统古庙宇结构,内有龙王殿、关帝庙、药王庙、老奶奶庙、清官祠、戏台等。

新密白龙庙

《密县志》所载“古密八景”:云岩讲武、天仙白松、大隗晴岚、兰岩偶鹤、开旸雪霁、柏岩龙潭、溱洧观鱼、青屏叠翠。其中的“柏岩龙潭”,便位于此。新密市与“龙”有关的山名,有位于袁庄乡槐荫寺村的龙岩山,位于牛店镇南龙村的二龙山和位于白寨镇翟沟村的二龙山。

袁庄乡槐荫寺村有龙岩山,清顺治十六年《密县志》有载:龙岩山,县西北二十五里,起伏相连延,其势如龙,故名。龙岩山位于新密和荥阳交界处,偏新密一侧。山下的槐荫寺,原名就叫龙岩寺。后来因为寺内的大槐树浓荫蔽日,又得名槐荫。

武则天为登封龙潭寺题过诗

龙潭寺位于登封市东张庄村,史载唐时武则天常携太平公主游览嵩山。因舟车劳顿后无处休憩,遂命工匠在此修建行宫。至唐开元年间建成,由于行宫位于嵩山东麓九龙潭瀑布(今称八龙潭)下,便以此将行宫命名“龙潭寺”。又因在东侧山涧平地另建有别院,龙潭寺也分为上龙潭寺和下龙潭寺。据明代《付梅嵩书》记载,武则天曾有诗作吟咏此寺:“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欲骄山家尝,唯有风如松。”后历经修葺损毁,现存佛殿一座,清代碑刻三通。1965年,郑州市政府公布龙潭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开始以其原貌进行修复重建。2021年底,龙潭寺大殿入选河南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登封八龙潭

龙泉寺位于登封石道乡西南2.5公里处,因寺西一眼四季不涸的龙泉而名。该寺始建于北朝,经历代修缮,1999年复建。其中的千佛殿,因殿内东西南三壁嵌有443尊砖雕佛像而得名,是寺院的主体建筑。

说到自然景观,这里最有名气的“龙字科”,当数“八龙潭”“九龙潭”两个景区。

现在的“八龙潭”,以前叫“九龙潭”,位于东张庄村附近,为嵩山太室山东侧,与著名的卢崖瀑布风景区仅一峰之隔。这里山高峻奇,峡谷幽深,雨季到来时,瀑连瀑,瀑泻瀑。现在的“九龙潭”,位于太室山的北麓的庐店镇郭庄村附近,因位置偏僻,目前属于半开发状态。也因为不收门票,这里深得驴友青睐。九龙潭山水险妙,溪潭灵动。半山腰有两座市庙,一座名为九龙庙,一座名为九龙圣母庙。

一会儿8、一会儿9,完全没啥逻辑,只是为了区别。历史为啥考证起来比较麻烦,仅仅一两个数字,就够烧脑。

青龙山被称为“巩义的脊梁”

青龙山位于巩义市中部偏南,古称霍山、天陵山。《太平环宇记》中称为“天渡山”,旧时民间另有桃花山、万佛山等俗称。清乾隆五十四年《巩县志》曰: “巩山无大于霍山者,即天陵也”。《河南府志》称: “浮戏北有双峰高峙,俗呼‘盘龙双尖’。西北为西青龙,与东青龙异山合体,中有慈云寺,寺前龙潭北流,为石子河。西青龙有石人峰,登峰见山脊环绕如高墉,中列数十峰,皆攒秀献奇于足下。”青龙山沿后寺河一线蜿蜒地段,有龙字的地名和景点景区颇多。其中还有一个原因,这里乃是宋时建陵的所在。

巩义青龙山

作为嵩山支脉,远观此脉确实似龙。蟠龙尖、马头崖、鸡冠山是龙头和龙须,东青龙山和西青龙山是龙身,后寺河是龙的神经和消化道,孝义岭、龙尾岭、仓西岭是龙尾,婴梁山、凤凰山、磨盘山、青狮山等是张扬的龙爪和伴随的祥云。它头向东南,身向西北,转而又将尾巴甩向了东北的洛水边,可谓天造地设,蓄势待发,凭着这股子精气神,青龙山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巩义的脊梁”。

(后记)

其实郑州区域内的地名,带龙字的还有很多,而且多有重名,尤以“五龙”“九龙”“龙泉”“龙潭”“青龙”“黑龙”“龙王庙”为甚。

在电脑上打开地图,就会不断有带龙字的地名出现。就拿新密市来说,与“龙”有关的自然村级地名就有24个。袁庄乡和平陌镇都有“龙泉”,超化镇和新华路办事处都有“龙潭”。再拿“五龙口”来说,郑州和荥阳都有五龙口村。而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同名都叫“龙王庙村”的,就有78个。足见龙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早已经演化为民间风俗,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郑州区域许多乡镇村庄和景点带龙字的地名,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也足见后来者对龙文化精神崇拜的一脉相承。奋髯张麟腾渊起,乘风直上九万里。发奋图强,锐意进取,也正是新时代郑州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写照。

本专题图片为大象新闻记者沈翔、郑州市中原区城管局、郑州市辖县市宣传部提供,专题仅对郑州辖区内的典型地名粗做考证。

0 阅读:19